这无疑是极大地降低了户里阵地的防守压力,在河对岸陷入一片混乱的同时,已经渡河的克钦军也陷入了迷茫。 那些原本在天上乱飞的子弹现在都已经压低了高度,他们按照预定计划组织起来的第一轮冲锋,居然被轻而易举地打退了! 那些像是蝗虫一样的子弹紧紧地咬住他们的后背,将十多名克钦民兵永远地留在了河滩上。 危险的气息瞬间便弥漫开来,他们猛然发现,这里绝对不是安全的地方。 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他声嘶力竭地喊着撤退,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在他发现问题的同时,始终占据制高点的侦查组,也早就已经发现了问题。 “发现战机,敌方渡河步兵聚集在河滩位置,可以使用榴弹、迫击炮进行打击。” 透过树林间的缝隙,陈沉看到河滩上迅速炸开了一连串的火花,很显然,是李帮的-1开火了。 所有人开始四散逃命,这一刻,真正应该属于克钦军的战斗素质终于展露出来了。 那些士兵盲目地、基于本能地向有掩体的河边树林跑去,但他们逃窜的方向,跟他们真正应该前进的进攻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原本已经被压得退出阵地的同盟军在李帮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堑壕里,依靠着人数的优势,他们对还没来得及撤退的少量克钦士兵完成了一轮清扫,李帮手里的aa-12再一次发挥了奇效,他身穿重甲、手里端着连发霰弹枪,像是一个装甲战士一样顶在前面,将试图抵抗的克钦军士兵全部扫倒在地。 李帮在无线电里大喊,但此时,陈沉已经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个“小问题”了。 “敌机飞回!注意隐蔽!” 来不及多想,陈沉迅速装好了冷却单元,扔掉了发射筒封盖。 展开瞄具、45度角瞄准天空、朝着侦察组指明的方向、安静等待。 至少在东风兵团这边,战场确实是停滞的。 堑壕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拥挤在战壕里,只会给天上的飞机白白送人头。 然而,与东风兵团没有建立无线电联系的同盟军却完全没来得及反应,他们同样收到了李帮的警告,可他们却选择了原地隐蔽。 两架野马低空掠过,4挺127毫米重机枪、2挺20毫米机炮同时开火,将同盟军的阵地洗成了一片弥漫着血雾的地狱。 原因很简单,高低角不满足。 所以,电影里那种跟踪不了丢下,找到机会再拿起来跟踪的操作是基本不可能的,只要你扳动武器和推进器保险,电量就会被迅速消耗! 而这个角度,只有当野马向他飞来时才可能有。 那些同盟军已经完全沦为了诱饵,转移了两架p51飞行员的注意力。 因为导弹发射的位置,是开阔地。 但相对的,他身边那名来自北边的老兵却无比沉稳,当p51在远处的天空拉出一个惊人的弧线完成转弯掉头,再次向他们飞来时,陈沉的耳边传来了老兵平静的声音。 “明白。” “完成锁定,开火!” “砰!” 他们转向距离150米外的第二阵地,与此同时,他迅速卸下了发射具上的电池和冷却单元,在到达第二阵地后又换上了新的电池。 p51发现了陈沉原本所在的一号阵地,并且毫不犹豫地在超远距离上开始向阵地倾斜炮弹。 陈沉的动作非常快,他知道,这个绝佳的机会转瞬即逝。 可当他瞄准正在不断靠近的飞机时,瞄准系统却没有像他预期的一样正常工作。 37度以上,追踪模块号称至多需要5秒冷却。 他的呼吸都已经凝固了,而与此同时,一旁的老兵已经打出了他的第二发毒刺。 它的速度还是太高了,而毒刺的特点 但,就算是这样,四发毒刺,难道连一架飞机都打不下来? 没有任何犹豫,陈沉扣下扳机,丢下发射具,随后跟随已经撤离的老兵向丛林中隐蔽。 当他回头看时,正好看到一只火鸟,正在从天空坠落…… “撤退!撤退!” “不要恋战!飞机走了!我们先撤!” 所有人都已经被刚才飞机从天空坠落的那一幕惊呆了,那一架拖拽着火焰坠落的战机完全碾碎了克钦军快速渡河的计划,当它最终坠落在距离户里不到2公里的田地之中时,克钦的攻势也完全停滞下来。 理论上说,克钦手里掌握的螺旋桨战斗机至少在5架以上,哪怕损失了这一架,后续在空中火力支援方面仍旧占有绝对的优势。 从那边飞到清水河能要多久?半个小时就足够了吧? ——然而,这只是在全知视角下才能做出的判断。 在克钦军的指挥官看来,东风兵团才刚刚赶到战场、加入战斗不超过二十分钟,就已经打出了两发对地的反坦克导弹、4发防空导弹! 而且,他们还不仅仅有便携式导弹,甚至在他们刚刚组织起来的阵地上,还打出了超过20枚火箭弹。 硬冲是不行的,丢了两艘突击艇还好,如果继续冲下去,连另一架飞机、连两辆2都交代在这里的话,那后续的战斗先不说难度要提高多少,至少在对上级交代的“压力”上,都是一个巨大问题! 先撤,在重新对敌火力和装备情况进行侦察之后,再重新制定策略、重新组织进攻!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的就是在第一场战斗中一次性地打出东风兵团的威慑力、吓退对方、从而为同盟军、为联军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