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次城的早晨 天刚蒙蒙亮,榆次县城门口就热闹起来了。几个八路军战士踩着梯子,正吭哧吭哧地往下摘那块写着"维持会"的破木牌子。老孙头今年五十有八,是县里有名的倔脾气,这会儿正拿着铲子,跟墙上的"大XXX荣圈"标语较劲。 "狗日的小鬼子,写的字都歪歪扭扭的..."老孙头一边骂,一边使劲刮着墙皮,"就跟他们那罗圈腿似的,没个正形!" 铲子刮在青砖上,发出刺耳的"刺啦"声。旁边站岗的小战士王二柱捂着耳朵直咧嘴:"老孙叔,您轻点儿,我这耳朵都要被您刮聋喽!" "你懂个屁!"老孙头抹了把汗,"这墙上的字就跟鬼子一样,不刮干净了,指不定哪天又冒出来祸害人!" 正说着,王二柱突然瞪圆了眼睛:"老孙!快看那边!" 只见城外的黄土路上,扬起一片烟尘。一队穿灰布军装的士兵正朝城门开来,少说也得有一个连。领头的是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那马膘肥体壮的,一看就是喂足了精饲料。马屁股后面挂着面青天白日旗,被风吹得哗啦啦直响。 老孙头把铲子往地上一杵,眯起老花眼仔细瞧了瞧:"他娘的,这不是晋绥军那帮龟孙子吗?" 队伍转眼就到了城门前。马背上的军官三十来岁,脸盘方正,腰杆挺得笔直,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晋绥军第三团,奉阎长官命令接管榆次城防。"说着从怀里掏出张公文,随手一抖,"自己看。" 老孙接过公文,上面盖着红彤彤的大印。他识字不多,就认得"阎锡山"三个字,还有底下那个比铜钱还大的红印章。 "等着!我去报告!"老孙转身就往城里跑,结果一脚绊在门槛上,差点摔个狗吃屎。王二柱想扶他,被老孙一把推开:"看你的门!别让这群王八蛋进来!" 县政府大院里,陈长安正带着几个干部烧文件。铁皮桶里堆满了日伪时期的户籍册,火苗蹿得老高,把周围人的脸都映得通红。 "县长!不好了!"老孙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来,帽子都跑歪了,"阎、阎老西的人来了!说要接管县城!" "哐当"一声,周明远手里的搪瓷茶杯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裤腿:"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咱们收复榆次还不到三天..." 陈长安慢条斯理地把最后一份档案扔进火堆,拍了拍手上的纸灰:"走,会会他们。" 周明远赶紧拉住他:"老陈,这事儿得慎重。阎锡山这是明摆着要抢地盘,咱们..." "怕什么?"陈长安整了整军帽,"榆次城是咱们用两百多条人命换来的,他阎老西想摘现成的桃子?门儿都没有!" 城门口已经剑拔弩张。十几个八路军战士和晋绥军的人隔着五米远对峙,两边枪都上了膛,大眼瞪小眼,气氛紧张得能点着火。 "都把枪放下!"陈长安大步走来,声音跟打雷似的,"都是抗日军人,像什么话!" 晋绥军队伍里走出个佩中校衔的军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陈县长,兄弟奉命前来交接防务。" 陈长安盯着他肩章看了会儿,突然笑了:"我当是谁,原来是楚团长。怎么,358团改行当接收大员了?不在前线打鬼子,跑这儿耍威风来了?" 楚云飞脸上有点挂不住,但还是保持着职业军人的风度:"陈县长说笑了。阎长官考虑到贵部连续作战需要休整,特地..." "休整?"陈长安直接打断他,"楚团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鬼子在的时候你们在哪?榆次城被占了一年零八个月,你们晋绥军连个屁都不敢放!现在倒来摘桃子了?" 楚云飞身后的副官忍不住了:"陈县长,请注意你的言辞!我们..." "闭嘴!"楚云飞厉声喝止,转头对陈长安苦笑,"陈兄,借一步说话?" 二、茶馆密谈 傍晚时分,城西"一品香"茶馆二楼雅间。 楚云飞换了身藏青色长衫,看着像个教书先生。见陈长安推门进来,他立即起身关严了窗户,还特意检查了下门缝。 "陈兄,这次是兄弟对不住你。"楚云飞亲手倒了杯龙井推过去,茶叶在杯子里打着转儿。 陈长安没接茶杯,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楚团长,咱们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在中条山打过鬼子,是条汉子。今天这事儿,你给句痛快话。" 茶杯在桌上冒着热气,楚云飞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陈兄,实不相瞒,这次是阎长官亲自下的令。他已经给重庆发了三封电报..."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说你们八路军'抢占地盘',破坏统一战线。" "咔嚓"一声,陈长安手里的茶杯裂了道缝,茶水顺着指缝往下滴。 "放他娘的..."陈长安硬生生把脏话咽回去,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我们牺牲了两百多个弟兄打下的县城,倒成了抢地盘?楚云飞,你摸着良心说,这一年多,你们晋绥军在榆次周边放过几枪?"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楚云飞苦笑着摇头:"陈兄,政治上的事...你比我清楚。眼下日本人还没打完,有些人就想着战后的事了。"他指了指西边,"阎长官的算盘打得精啊。"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牛皮封面已经磨得发亮:"这是明天要来'甄别汉奸'的专员名单。第一个就是..."楚云飞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榆次县抗日民主政府全体委员"。 陈长安"腾"地站起来,椅子"咣当"一声倒在地上:"好个阎老西!这是要一锅端啊!" "陈兄息怒。"楚云飞连忙按住他,"我已经把名单上你们主要干部的名字都做了手脚,字迹模糊处理过。但是..."他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阎长官下了死命令,最迟后天必须完成交接。山城那边...已经默许了。"楚云飞叹了口气,"陈兄,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陈长安盯着窗外的夕阳看了半晌,突然笑了:"楚团长,多谢你通风报信。不过..."他一把抓过那个小本子,"我陈长安不是被吓大的!" 三、火烧良民证 第二天正午,县衙门前广场上人山人海。听说八路军要烧"良民证",半个县城的老百姓都来了。 十几个晋绥军军官坐在临时搭的主席台上,如坐针毡。为首的专员是个秃顶胖子,正拿着铁皮喇叭念"接收条例":"...即日起恢复保甲制度,所有居民需重新登记,缴纳户籍税..." 台下老百姓议论纷纷: "又要收钱?" "保甲制?那不是跟鬼子在时一个样?" "嘘...小点声..." 突然,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陈长安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手里捧着个红木匣子,大步走上主席台。 "各位父老乡亲,"他的声音不大,但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今天我要做件事。" 他打开匣子,里面是厚厚一叠发黄的"良民证"。 "这是鬼子逼大家办的'良民证'。"陈长安举起一张,纸张在风中哗啦作响,"上面写着'大xxx国顺民',还按着你们的手印。我听说..."他故意顿了顿,看向那个秃顶专员,"有人还想继续用这个来管咱们?" 专员的胖脸一下子涨得通红:"陈县长!你这是公然抗命!阎长官..." 陈长安已经划着了火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红了他的脸:"从今天起,榆次县废除保甲制!抗日民主政府给大家发新的居民证,不收一分钱!" 第一张"良民证"被点燃时,全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老孙头带头喊:"烧得好!八路军万岁!"人群像潮水一样往前涌,有人把帽子扔上了天。 晋绥军的士兵想维持秩序,却被老百姓挤得东倒西歪。有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抡起拐棍就往专员屁股上戳:"滚回太原去!我们要八路军!" 楚云飞站在远处屋檐下,看着冲天火光叹了口气。副官小声问:"团座,咱们还接管吗?" "接个屁!"楚云飞把烟头狠狠摔在地上,用皮鞋碾得粉碎,"民心都让人家烧到手心里了,还接什么管!回去报告阎长官,就说...八路军煽动民众暴动,接管条件尚不成熟。" 副官目瞪口呆:"这...这不是谎报军情吗?" 楚云飞冷笑一声:"你跟阎长官那些勾当比起来,我这算实话实说!"说完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走了。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