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景,艳阳高照。 林宇蹲在河边玩泥巴。 他先将收集来的泥土洗净,再沉淀泥水得到细腻泥土,捏成泥胚。 在他手指的细微控制之下,一个精致模具就出现了。 荒岛上没有蜜蜂,更没有石油,很难得到蜡,失蜡法用不了。 好在林宇也算心灵手巧,而且这些模具图纸考虑到这点,制作方法简单,也不复杂。 时间流逝,一个个泥胚模具完工,放置在阴凉的雨棚下。 比之前制作的模具用心很多。 林宇平时种地、砍树,效率也略有提升。 原因其实就是,李前让他在沙滩上写下的‘传火’二字。 这两个字,不仅蜃景可以看到,林宇自然也看到。 而且认得出是两个汉字。 身为穿越者的李前,怀念曾经的故乡,尤其一重重责任出现在自己身上之后。 那种流离在外,对家的思念强烈十倍。 换位思考,林宇孤身流落荒岛,艰难的生存环境,也曾让他绝望。 如果让他知道,其实背后还有人。 操控他的神秘力量,还会写汉字,林宇会怎样猜想呢? 他原本已经平静,接受现实的心境,再次被打破,生出新的希望,对于回归人类群体的希望。 这种希望会推动林宇积极的生活下去。 配合李前的种种行动。 但是,李前却一直避免让林宇知道这些。 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蓝星人类目前的处境,短时间肯定没法找到他,营救他,连文明本身都前途未卜。 当几十、百年过去,他留在蓝星上的亲人早已离世。 可还看不到回家的希望,心中牵挂消失。 林宇慢慢就会明白,没人能接他回家。 或许就此沉沦。 从没有过希望到还好。 最怕有过希望,满腔希望与等待却最终化为乌有,他怕是更极端,不知道做出些什么呢。 网络上有许多人觉得让林宇在沙滩上写字,就能和人类交流,间接让官方、林宇和玩家建立更紧密顺畅的联系,更好的处理蜃景危机。 可他们并没把林宇当人看,视为了玩家、官方手中的一件工具。 不过后来李前还是让他写下‘传火’二字,则是因为得到了永恒之火。 永恒之火可以强化人的精神意志,而这种强化的前提是,心中必须有一个信念。 对于林宇来说,活下去的信念不够强,这货自己找死过。 那么就只有回到故乡这一信念了。 同时,只让他知道一点点,自己胡乱去猜就可以,正好提升一下工作积极性。 即使最后希望破灭,永恒之火加持,也能承受得住。 “这批工件精度很高啊!” 蜃景服务中心办公室,一众参与‘百亩良田’计划的专家们惊叹道。 蜃景中,林宇已经完成工件浇筑。 将它们打磨,搬运到开采石灰石的地方组装,所有工件都合格,组合起来试运行,也十分顺畅。 遥想当初十几枚粗糙箭头,差别确实大太多了。 “应该跟属性有关,或者是林宇的积极性提升了。” 专家们嘀嘀咕咕讨论。 之前开荒、种田看不出来, 不久前制作模具,林宇花的时间却长些,更加的专心。 一众领导不约而同笑起来。 但是也有几位心理、社会学专家蹙眉,他们考虑到和玩家一样的问题。 林宇的心理状态。 蜃景里,林宇牵来两头长角羊,给它们挂上鞍具,然后放进一处圆形空地。 空地中间立着一根竖轴,一根长杆从竖轴横着延伸出来,长角羊在前拉动长杆,长杆带动中心竖轴转动。 再由底部齿轮组导向,带动紧贴地面的传动杆,将动能传递至研磨机。 研磨机由两个圆柱形硬木包铁滚筒组成,它们相向转动,并伴随抖动,石灰石料和精挑细选的黏土填入其中,碾碎成小块。 只烧石灰石,得到的是白色的生石灰,粘性不足。 加入黏土,得到的就是水泥灰了。 碾碎的石块再填入竖窑,800度高温烧制,最后冷却,在填入研磨机。 烧两到三遍。 然后调整滚筒间距,抖动中把生石灰碾成粉末。 于是得到了常见的石灰。 林宇在这儿生产了三天石灰,第四天的时候开始在小河上游高处挖搅拌池。 这个池子距离鹰嘴崖不远。 只用了一天时间,搅拌池就做好了,底部与四周皆用水泥砂浆抹匀,方方正正,看起来像个蓄水池。 把蓄水池放着晾干,林宇转头开挖分水闸。 开垦田地的河谷在两座山之间,地势比较低,小河才流入其中,风水闸则是在小河入谷前,把河道分流进旁边山谷。 至于暴雨时旁边山谷爆发洪水,李前和人类才不考虑。 分水闸七米宽、五米深,与原本的河道组成人字型,长约140余米,后半段多是大蜘蛛掏出来的。 分水的关键则在‘人’字型的尖角处,林宇把更上游的河道挖开,又堵住河道减少水量,然后搬来巨石放置在尖角处防冲击,再用砂浆浇筑。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涨水时至少七成洪水会被分流出去。 再用原木磊出堤坝导流,估计九成水会被分出去。 除了分水闸的设计方案,其实还有彻底断流,修建多个蓄水池灌溉的方案。 但考虑到荒岛降雨有时一两月,有时却三四月的习性,到时候可能缺水灌溉,就放弃了。 100亩田地,不再是之前东几十平,西几百平的零星土地。 那种地方浇灌困难,李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点火,然后吸引荒岛降雨。 而100亩地面积太大,点火操作起来过于繁琐。 分水闸修建完毕几天后,荒岛上就下起了暴雨。 河道迅速涨水,分水闸立即派上用场,巨量洪水灌入旁边山谷,乌洞洞让人眼晕,淹没无数山林树木。 反观林宇开垦过得山谷,河道涨水了,但距离淹没田地还差得远。 李前趁机测试分水闸的强度。 他把一根根圆木丢进河道,一端卡在‘人’字尖角,另一端则固定在另一边边河道预留的位置,层层码起来,很快水流就被堵住,几乎全部冲入分水闸。 三天后暴雨停歇,第四天洪水消退。 取出圆木检查分水闸,强大冲击下,新的河道宽阔了许多。 而‘人’字形尖嘴底部出现道道凹槽,原本浇筑的砂浆完整,下面的泥土被冲走了。 问题倒也不大,巨石都还在。 “鹰嘴崖只有4只石油怪,暴雨之后那个黑池子冒出了更多的黑泥。” 李前又去鹰嘴崖检查,让蜃景确定情况,随即转身登上不远的山坡。 这里有一亩左右的试验田,种植的自然是红薯,大片绿油油,长势喜人。 但也有两块田藤苗稀疏,甚至什么也没生长,红薯苗全死了。 试验田一共分为五块,全部种植红薯苗,唯一变量是浇灌的黑泥浓度。 右边1号试验田,泥土漆黑,什么也长不出来,跟黑池旁边的泥土差不多。 黑泥浓度太高任何植物都活不下去。 挖开泥土,土壤都是黑色的,红薯苗根须腐烂。 2号试验田,窸窸窣窣几根红薯苗,病恹恹,浓度稍低一点,可以看到正常的泥土颜色。 只有挖开泥土,土壤也流出黑色泥浆。 红薯苗只能苟活,长不出红薯。 3号试验田,黑泥浓度再稀疏些。 红薯苗基本全成活了,可惜长得红薯太少太小。 4号试验田,藤苗就很旺盛,挖开泥土,红薯长得最多,甚至还有一块变异了的。 5号土地,藤苗更为旺盛,红薯比4号还多,却没异变的。 林宇负责挖开泥土,自有人记录数据、写研究报告,最后李前只需知道往搅拌池倒几桶黑泥即可。喜欢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蓝星倾覆:我不玩游戏全球恐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