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死人啦!!” 惊叫声划破天际,随即,恐慌伴随人群涌动传递着。 正在学校办公室的夏有米手一抖,差点将墨水打翻。她与身旁翻看资料的吕珠对视一眼,四目凝重。 “怎么了。” “去看看。” 两人携手往人群的方向去,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这分明是顾老师出事的那口井。 顾老师遇害的事件发生后,这口井就被抽干了,周围还有一些围栏和禁止靠近的标识牌。 可随着时间变换。 此地无人打理渐渐荒草丛生,偶尔会有学生来这里“冒险”。 同时, 随着连绵不断的春雨,井里竟又浑浊地蓄了水。 今天,正巧被玩闹的学生发现尸体。 浑身光裸着,很白净,还尚未肿胀。 起初发现者嘻嘻哈哈,还以为有人恶作剧,故意抛些假的标本下去增添诡异气氛。 直到,覆盖面部的水草被拨开,有人认出了她。 是——胡晓丹。 夏有米到的时候公安已经将周围给控制住,她只匆匆瞥一眼面部,就被白布掩盖。 陶家众人也很快赶来,他们神色各有不同,但都统一挂满悲伤于表面。 尤其是陶老太抱着胡晓丹尚且懵懂的大儿,哭声震天。勾起来陶果儿怀里的二娃陶天宝,配合着为母亲哀戚。 陶向才神情麻木,不愿承认真相的念头占上风,他拼命挡住大家看向胡晓丹的视线。 还把露出的一节发白发青的小腿用衣服掩盖住。他左右张望着,似乎在寻找什么。 陶老头不见身影,倒是老大家派了他媳妇过来。 夏有米低头沉默。 在系统的画面中,每个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她想知道凶手在不在现场,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而且,作案之人,很可能与当年谋害顾老师的真凶是同一个。 也许,此时众人还未确定的将两名受害者关联起来。 但夏有米也算断案经验丰富。 回忆起顾老师的遗容与胡晓丹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被捆住口部留下的勒痕。 所以,极有可能被缚住手脚,粗暴缠住头,重点是嘴巴那一圈,然后推下去淹死。 干这种事情的人心里没有一丝恐惧和不忍。 他们痛快于受害者挣扎无力呼救只剩绝望。并且,位置如此醒目且丝毫不怕被发现。 说明,他们此举还带着警告。 可为何选胡晓丹下手,她虽然不讨人喜欢,但也没特别得罪哪家。 要说公认与她有矛盾的对象。 那就是她夏有米自己! 并且,在最近,矛盾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这一切若说有人推动,要追溯到老三送鱼。不对,是从陶蒲跳级那次开始,同期,发生在胡晓丹身上的还有一件事。 二娃要被送给陶老大。 这件事明明尽人皆知,却很快,被新的热点覆盖。 如果不是更深层次的,并不为夏有米所知的真相。 那么最有嫌疑的,就是陶家人。 “夏同志,请配合我们调查。”很快,公安找上了夏有米,据群众指认,夏有米是最近与胡晓丹吵过架的。 这时候,就不论是谁找谁的麻烦,死者为大。 并且,还被如此屈辱,带有报复性质的死去,人人都开始同情这个可怜的姑娘。 夏有米很配合地跟随着公安的步伐。 人群中,康婶的身影很醒目。 她脸上挂着担忧的神情,吕珠还在一旁解释着夏有米在学校的行动路线和她的职位与功绩。 希望对方能被优待。 她这样的不是个例,胡晓丹的亲属还有目击者,举证者,疑似有矛盾的统统被带走。 不过,法医推算的死亡时间出来后,配合夏有米的自辩和郦陉老师的作证。在康婶还有跟陶蒲干架的几个高年级学生等一溜人被传唤后,她的嫌疑被解除。 胡晓丹死亡时间是昨晚。 郦陉老师在她家,他的证词很有力。 虽然查验出一串从她家门直达水井的连续脚印,可那只是通用的胶鞋印。 另外,夏有米自己的鞋有一串脚印通向康婶家,泥土吻合。 证据严丝合缝无处可破。 最先去她家里搜索的人,已经带着结果回来了。 的确完全能对上。 夏有米被放出来的时候,身旁还有几名顺路去陶家检查的同志。他们陶家大门口分开,互相道别。 然后,就看到了接近真相的一幕。 “领导,是这样的,有一封函还请您看一下。”陶老头穿戴整齐,衣服上还别着一枚勋章,将一封文件郑重交给领头人看。 跟随的小警员都看不到。 但是,在系统的帮助下,路过的夏有米瞧见了。 “明白!打扰了,有线索还请您配合提供。” “好的。” 然后,就在围观群众的惊呼中,车子离去。 没有动陶家的一木一草。 这很不可思议,人人都在惊呼陶家是不是什么国家神秘组织,能够被如此尊重。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看了一份文件,就对他们绝对信任。 夏有米到家时,陶蒲守在门后。 “你今天没去上学。”夏有米在看守所待了一晚,有些疲惫感,没想到一向守秩序的陶蒲没去学校。 “等你,饭做好了。”他端出一盆温水给她净手,然后把热好的饭菜端上来,丝毫不提前面的事情。 “我没事。” “我知道,郦老师去帮忙作证了。再说,你怎么可能干这种事。”陶蒲也许不懂这里面的人性牵扯。 他只单纯地相信咱姐不是坏人。 “嗯嗯,以后,离陶家远点。”夏有米嘱咐道。她不让这个小子去沾人家的光,也不愿惹那祸事降临。 那函文上写得不算很具体,但言辞恳切地表示陶家是人民的英雄,他们家不能被声张,会引来报复。 陶家需要受到最高层级的保护。 上面有层层印章,和绝密几字。 全文没有泄露他们具体有什么贡献,但夏有米留意到了时间落款。 五二年。 那一年,发生在附近,能被称作人民英雄的事迹。 轰动全国的,只有那一件事情——剿匪。 特殊的历史铸造了别样的形势。 曾经,此地土匪猖獗。 是许多人,努力地攻下一座又一座山头,才换来一方安宁。 而在一些记载中,就提到当初许多大寨子的覆灭,有卧底的功劳。 而这群人,往往是流窜在外的匪徒要报复的对象。 他们被保护级别很高。 行事低调。喜欢快穿之得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快穿之得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