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4章 天神下凡,毁灭人间!
“戴飞的做球令人感到愜意,让比达尔冲入禁区內犹如训练般轻鬆,不需要调整,只需要狠狠地把球轰向球门,他做到了!拜仁慕尼黑4:1领先巴塞隆纳!”
比达尔面露霸气,手指戴飞后冲向角旗区。
拜仁慕尼黑球迷如痴如狂。
后场的胡梅尔斯,博阿滕,拉姆,纷纷与诺伊尔拥抱在一起。
他们不管是节省体能,还是带伤作战的身体状態不允许,他们只能选择在后场庆祝。
似是抱团取暖,亦如眾志成城!
巴塞隆纳球迷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有人心態爆炸。
“为什么?为什么又变成了这样?”
“对呀!0:4难道不是一场意外?6:1难道是一场错觉?”
“搞不懂,真的搞不懂!”
海因克斯久违地满面红光,骄傲之情溢於言表。
路易斯-恩里克面部肌肉微微抽动。
一球落后,形势绝对不算悲观。
两球落后,形势变得略微艰难,但有客场进球,勉强能接受。
三球落后这踏马是逼我一路超级逆转吗?
或许因为他走到了场边,再次引起拜仁慕尼黑球迷的注意,於是安联球场內再次响起拜仁慕尼黑球迷对他的谩骂。
“恩里克,想哭就哭吧!”
“快跪下膜拜飞!”
“梅西救不了你,没人能救你!”
恩里克硬顶著谩骂与嘲讽,拍手鼓舞士气。
梅西站在开球点心中无奈至极。
他没有回头去看队友。
巴塞隆纳这防线,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而他知道癥结所在。
两年前被拜仁慕尼黑在这里打爆,疯狂屠戮之后,他在孤单落寞的夜里想的极为透彻。
巴塞隆纳成也传控,败也传控端著架子不顾团队实力变化,仿佛他们只有一条路可走。
实力强状態好的时候,自然能以传控打法既强势又瀟洒地击败对手。
但实力不够的时候呢?
他们像是別无选择,画地为牢。
即便是他也无法对球队的哲学提出质疑。
就像他在阿根廷也不能质疑球队为了梦想而选择的绿茵哲学道路。
被过去的辉煌与崇尚美好的愿景所裹挟前进,令他只能隨机应变,而无法真正释放出全部实力。
此时他看了眼戴飞,心中不禁起疑。
人们总说2012年的戴飞是因红魔缺乏组织中场而做出牺牲。
2014年则是为了弥补红魔腰不硬主动转型。
听起来像那么回事。
可如何解释2013年的边锋?
以及今年哪怕逼得莱万多夫斯基决裂,也要重返中锋。
似是前后矛盾,哪怕这很符合人性。
过去可以为团队牺牲,但凭什么不能任性?
如同一个积年累月行善或作恶的人,怎么就不能心生岁念或回头是岸?
梅西剎那间醍醐灌顶。
“他只踢自己最喜欢的位置,释放自己最渴望展示的威胁!”
戴飞是天才,这是世界足坛公认的事实。
成就是最不容置疑的铁证。
而像穆伦斯汀曾有独特见解:飞专注於一件事的时候,他比任何人成长都快,並且能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
不排除穆伦斯汀在吹嘘他作为技术指导员的调教能力。
但外界的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否则戴飞身上一系列光环与標籤就不会那么闪耀夺目。
梅西明悟。
“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拉开与顶级的差距要靠硬实力与状態维持。
若是没有c罗纳尔多和戴飞,这个足坛,梅西想怎么踢就怎么踢。
但在超级巨星级別的较量中,拼的是极限!
梅西瞬间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岔路口,他想要拼出极限,以巴塞隆纳的状况,要么他彻底转型进攻组织者来带动传控体系,要么团队绝对围绕他来运转,以激发他的威胁来构建战术体系。
他又一次大彻大悟,却不见得实践起来就很容易。
而他內心,也未必愿意走转型线路。
因为当代任何体系的进攻组织者,都意味著要肩负不小的防守任务。
而作为前锋,仍然是有特权的,取决於队內地位。
他知道自己需要深思熟虑,而不可能在短时间內做出决定或改变。
又一场好似大夏將倾的局面摆在眼前。
梅西开球后心態反而佛系。
隨机应变,踢出自己最瀟洒的状態。
年龄与状態令他无法如过去那般疯魔式暴走,但经验与威已然令他压迫感十足。
连续控球变向突破令拜仁慕尼黑中场好似场上木桩。
禁区弧顶位置起脚前特意看了眼队友的位置,发现內马尔越位,苏亚雷斯位置不佳,
伊涅斯塔则已经没了爆发。
梅西果断起脚射门。
左脚搓射出的足球瞄准球门左上角,绕过胡梅尔斯身旁勾勒弧线的足球却最终擦著门柱外侧飞出底线。
巴塞隆纳球迷集体嘆息。
梅西不曾流露失望之色,转身回撤。
拜仁慕尼黑眾將虽心有余悸,但巴塞隆纳如果铁了心打远射,他们也无计可施。
从效果来看,可以暂且安心。
世界波或接近世界波的高质量射门,也不是想打就能打出来的。
海因克斯用阿隆索换下了托马斯-穆勒。
老帅期望加强中场来遏制巴塞隆纳的进攻威胁。
4:1的比分,拜仁慕尼黑已然可以鸣金收兵。
前提是不再让对手破门得分。
刚登场不久的阿隆索便送出一脚落点精准的中长传。
戴飞背身接应,刚起跳便失衡坠落。
主裁判哨声响起,皮克摊手一脸无辜。
“別装了,我们不只是看穿,我们看的踏马的清清楚楚,你太不要脸了,故意推人!”
拜仁慕尼黑球迷愤恨不已。
海因克斯涌起一股衝动,想把戴飞换下场。
最终还是忍住。
皮克染黄。
安联球场迴荡著拜仁慕尼黑球迷庆祝胜利的助威。
仿佛巴塞隆纳已经黔驴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