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就变法,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历朝历代的皇帝变革也不在少数,在场为官的多数都是世家出身。 什么是世家? 世家都是最少存在两百年,无论这天下姓什么,他们总是会在朝廷里有一席之地。 变法对他们的影响很小。 相比这下,他们更好奇是谁主持这次变法。 垂拱殿的三位大学士没有消息传出来,陛下事前也没有什么征兆... 等等,陛下前几日并没有临朝啊。 是谁让陛下有了变法的决心? 变田、赋税、军功、官制。 如此详尽的变法条例,不会是陛下一个人想的吧,要说京城中有什么人能提出变法。 八成就是伍桐那小子了。 可是伍桐半个月没有出过门,宫里也没有人去凤山别院,昨日太子倒是去过,今日的弹劾也皆缘由于此,可这么短的时间不会制定出这么完善的计划。 而且...今日陛下谈及变法的时候并不生涩,显然已经将变法之事烂熟于心,绝非一时起意。 陛下应该想了很久了。 至于伍桐,那小子就是有时间与陛下商议此事,也不能想出这么完善的变法,原因无他,他年纪太小。 有很多事得经历得见过得听过,这叫阅历,伍桐的硬伤便是阅历不够。 那会是谁呢? 六部尚书心中不解,低着头默默的听着陛下的官制更改,从今天开始他们头上有人了。 两文一武三位宰辅。 李世松成了首辅,谯国公李义李老将军成了第一任武相。 而文相第二位落在了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头上。 原礼部尚书夏邱! 周皇复用夏邱,给了他一个次辅的位置。 杨幼郎表情凝滞,狄英生一如既往表情淡然。 旋即,周皇调杨幼郎去昭文阁修撰前朝史书。 狄英生入刑部担任刑部左侍郎。 御史台御史大夫蔡晓升任礼部尚书。 御史中丞夏侯弼在位勤勉,有出使之功,升任御史大夫。 这时候有人会问了,为何同出垂拱殿,一人成了首辅,一人做了修撰,最后一人只当了一个左侍郎。 李世松近三十年官宦生涯,担任垂拱殿大学士近二十年,资历手段都够,而且六部尚书与他相熟。 杨幼郎有才气,有时候手段太过,扬长避短,做个前朝修撰正合适,周皇终于可以安心的将他踢出主政的行列了。 而狄英生,刚过不惑的年纪,能在垂拱殿办公四年,足以说明其才学,其手段上上,担任刑部左侍郎是符合其年龄资历的。 朝中无人质疑,或许质疑的人只有杨幼郎,最多再加一个狄英生,质疑便质疑去,他们可不敢当面提出,有总好过没有不是。 说到底,只是两个人而已,他们不做,诺大的周国随时就能找到能代替他们的人。 周皇继续说着,朝臣们继续听着。 童贯看着殿中坐着的群臣,心中泛起异样,不知道这下面的百官若是知道这变法之事,事无巨细皆是出自伍桐之手该做什么表情。 谁要是把伍桐当成是普通人,才是真正的傻子啊。 活生生的一处好戏啊,可惜伍桐不在这。 他为什么不在这? 一是他没有上朝的习惯,一般周皇没有通知他上朝,他是不会去的,理由很简单,太早起不来。 二呢,今日他还有别的事情。 有几位朋友从秣陵过来了,算算时间,应该是今日巳时左右到白凤山。 至于周皇为什么不通知伍桐,童贯心知肚明,伍桐是陛下准备留给下任帝皇的神剑,锋利无比所向披靡,不过还需要养一养。 养一养可做大周百官之首! 童贯垂首躬身的站在一旁,视线不自觉的瞥了一下,他看着仔细聆听天音的太子殿下,不知道伍桐辅佐的会不会是这位殿下啊。 目光在朝中百官脸上滚动一圈,童贯心里轻哼一声,皆是心怀不轨之徒。 没来的那位心怀不轨之徒正在白凤山下的亭台等着友人。 叶旺是个好保镖,但不是一个好秘书,他并不能将所有的事情面面俱到。 当然伍桐也不指望他能做好秘书的职责。 男上司和男秘书,这种组合太怪,怪到伍桐都不敢去想。 “最近盯着咱们的人怎么样?多了少了?” “少了许多。”叶旺先是望了一眼然后说道,“以前有十三家,现在只有七家了。” 伍桐点了点头,“看来这段时间的销声匿迹已经让他们放松警惕了,辛先生那边可有消息传过来吗?” “辛先生和温先生两个人还没碰到问题,最近都没有人传话。” 伍桐摸着下巴想了一下,“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有些怪,找个时间去问问。” “对了,那家人呢?那个老头真的那么消停吗?” “阮家没什么动静,倒是陈家最近多了许多来往。” 伍桐点头,“继续盯着,我总感觉事情有哪里不对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道长,哪里不对劲?” “陈家跳出来的时间太古怪了,而且他是通过绿雀来见我。”伍桐想了想说道,“绿雀的性子你知道,自从来了咱们家,谨小慎微生怕出一点差错,开了伍叶记之后就不在家里生活了,非要去伍叶记里去住,这丫头一直记着自己的身份,所以她带着陈家的人来见我的时候我很费解。” “陈家是用什么办法让绿雀帮他们的?” 伍桐抬起头,看着叶旺疑惑道。 叶旺挠了挠头,欲言又止,想了想,叶旺小心翼翼的说道,“道长,您是不是把这事想的麻烦了?” “怎么讲?”伍桐皱眉道。 “陈家的人见到绿雀小姐时只要说他们能帮到你,绿雀小姐就会带他们过来的。” “绿雀就不觉得他们是坏人?” “这个嘛。”叶旺憨憨笑了笑,“可能是觉得他一个人在咱们家里翻不起什么大浪,还有就是姓陈的肯定拿出了什么证据,证明他们能帮到您。” 伍桐皱眉沉思,良久才缓缓点头,“六叔说的有些道理。” “嘿嘿,俺好歹也在道长身边跟了这么久。” “哦对了,六叔知道叶家没有落没前在周国的地位吗?” “俺不知道这个啊,还是跟着道长您在瓦舍看戏才知道俺家先祖是定国公哩。” 伍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叶旺像是听到了什么一般,忽然转过身,“道长,有人来了?” “是三叔他们吗?”伍桐望着官道问道。 “是马蹄声,不知道是不是三哥。” 叶旺望着官道看了良久,忽然咧嘴笑了出来,“就是三哥。” 马蹄声慢,风尘涌起。 伍桐不避沙尘,看着从三匹骏马上跳下的三道身影,拱手作揖。 “三叔辛苦,两位师兄,师弟有礼了!” 正庭咧了咧嘴,“小师弟你跟我客气个屁啊!” 正榭依然是那副骨瘦如柴的样子,看着伍桐微微一笑,“小师弟客气了。” 伍桐看着正榭,感觉这位四师兄和以前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到底是那变了,伍桐一时间竟说不出来。喜欢君子遐福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君子遐福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