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听说1号病房那两个,是从境外秘密行动送回来的?" 她的圆珠笔指了指天花板,"上面特批的医疗通道。" 曹雨桐的笔尖在记录本上戳出一个小洞,她想起昨晚给陈昊换药时,那个年轻军官即便在昏迷中,右手食指仍保持着扣扳机的弯曲状态。 而隔壁床的徐梦会更离谱,麻醉刚过就试图做卷腹训练,把伤口缝线都崩开了两针。 "滴...." 1号病房的呼叫铃突然响起。 曹雨桐条件反射般弹起来,却在看清床号后松了口气,是普通病房的3床。 她重新坐下,翻开值班日志。 纸页间夹着的那张特殊护理通知单上,"绝密"两个红色印章依然刺眼。 通知单最下方潦草地签着个名字,笔锋凌厉得像是要用钢笔戳穿纸背。 "江......" 这个姓氏在舌尖滚了滚,又被她咽了回去。 窗外的月影摇晃着爬上护士站的台面,曹雨桐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赶紧摇摇头,把那些危险的联想甩出脑海。 在这个挂着"军区总医院"牌子的地方,好奇心是最不该有的东西。 她最后看了眼1号病房的方向,轻轻合上了值班日志。 电子钟的数字跳到03:30,住院部长廊陷入更深沉的寂静。 只有1号病房的心电监护仪,还在稳定地发出"滴滴"的声响,像某种特殊的摩尔斯电码,在夜色中传递着不为人知的信息。 亲自确认了徐梦会两人情况,江恒又和主刀的杨主任聊了一小会,便驱车再度返回基地。 洗了个冷水澡,驱散身上的疲惫,坐在单人间的桌前,掏出纸张,手握钢笔沉思片刻,随后快速落笔。 “尊敬的军区领导.....” 并不算宽敞的单人间内,钢笔笔触划过纸张发出沙沙声,给寂静的深夜配上一首独特的奏曲。 次日凌晨,当庄炎端着餐盘敲响江恒的房门,久久得不到回音,告罪一声后推开房门,里面哪还有人影? 此时的江恒,正坐姿端正的坐在会客室内,等待肖卫领导开完线上会议。 会客室内墙上的时钟滴答滴答走个不停,兢兢业业的记录着每一秒的光阴。 不知过了多久,肖卫推开会客厅,右手扯了扯脖颈处的领带,端着水杯大口喝水。“江恒,你找我有什么事?” 肖卫开口,声音略显疲惫。 江恒站起身,将连夜写好的总结恭敬的放在桌上,随后跨立而站,缓缓说出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腹稿: “报告领导,此次来是专程向您汇报‘利刃’小队建队前最后一次选拔任务的总结,详细内容我已写在总结中,请您批评指正!” 肖卫闻言,将脖颈处领带重新系好,戴上老花镜仔细阅读这份沉甸甸的总结。 会客室的石英钟发出机械的"咔嗒"声,秒针划过12这个数字时,肖卫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件。老花镜片上反射着晨光,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 "论文采,"肖卫摘下眼镜,指节敲了敲那叠装订整齐的报告,"不愧是陆军指挥学院的高材生。" 他突然拍案而起,实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巨响:"可论指挥,你江恒是不是太儿戏了?!" 文件被甩到江恒脚下,纸张散落一地。 其中一页正好翻到伤亡统计表,徐梦会:肋骨骨折、脾脏破裂;陈昊:右臂肱骨贯穿伤、尺神经损伤...... 江恒的军姿纹丝不动,作训服领口处的喉结微微滚动:"报告首长,特种作战本就是踩在钢丝上跳舞。" 他的声音平稳得像在汇报天气,"任何演习都模拟不出真正的战场压力。" 窗外的梧桐树影在两人之间摇晃,肖卫的领带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向死而生的勇气不是训练场能练出来的。" 江恒的目光越过散落的文件,直视肖卫的眼睛,接着叙说道:"您说过,要的不是演习冠军,而是真正经历过血火检验的战士。" 肖卫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突然抓起茶杯狠狠砸向墙壁。 瓷片四溅,茶叶在雪白的墙纸上留下刺眼的污渍。 "放屁!"这位素来以儒将着称的老军人爆了粗口,"你知道徐梦会的手术做了多久?6个小时!陈昊的右手可能永远恢复不到狙击精度!" 江恒的瞳孔微微收缩,但声音依然冷静:"如果这是实战,代价只会更大。" 他弯腰拾起一页报告,"这次任务暴露出7处战术漏洞,12项配合失误。" "够了!"肖卫一把扯松领带,胸膛剧烈起伏,"你当这是军校毕业论文答辩?" 他的手指几乎戳到江恒鼻尖,怒吼道:"那是活生生的战士!不是你的实验数据!"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江恒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 他的声音突然轻了下来:"三年前,某特战小队在棉垫任务中全员牺牲。" 听到这话,肖卫的动作骤然凝固。 "战后复盘显示,他们在训练中从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绝境。"江恒从内袋掏出一枚弹壳放在桌上。 "这是从陈昊手臂取出的7.62mm狙击弹,如果这是实战,本该打穿的是他的心脏。" 会议室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嗡鸣在回荡。 肖卫缓缓坐回沙发,双手撑着额头。 当他再次抬头时,眼中的怒火已经化作深深的疲惫:"你知道我最讨厌你什么吗?" 他苦笑着摇头,"每次都能用该死的战场逻辑说服我。" 江恒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报告首长,'利刃'小队全员通过考核。" 他立正敬礼,沉声说道:"请您指示!" 肖卫盯着那个标准到近乎完美的军礼,突然抓起钢笔在文件上签下大名:"滚吧!告诉那群小子,下周一正式授衔。" 当江恒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肖卫才注意到桌上那枚弹壳下压着一张照片——七个年轻人站在国旗下,笑容灿烂得刺眼。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 【最好的纪念,是让他们活着从战场回来。——影子】 窗外,起床号划破晨雾,新的一天开始了。喜欢军旅:手提一等功报道,震惊全军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军旅:手提一等功报道,震惊全军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