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侯胸口有点发闷,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姜淮离府那日的场景。 没想到,如今自己……看走了眼啊。 一旁徐管家觉察到永宁侯的情绪。 当即上前道,“侯爷……”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如今淮公子名动京城,想必马上就是状元,肯定不少世家都想与他结交,您看……” 永宁侯思虑再三,终究闭了闭眼,良久,才道:“嗯。” “等传胪大典后,你备一份厚礼,本侯亲自去贺。” 徐管家点点头,应下。 之后永宁侯忽然抬手,声音低哑:“等等。” 徐管家一愣:“侯爷还有何吩咐?” 永宁侯望向窗外,眸中情绪复杂:“算了,还是我自己备!” “是!” 之后徐明退下后,永宁侯走到一旁的柜子,拿出一个金丝楠木盒。 此刻,他心中有那么一丝悔意…… 当年那个谦和的孩子,终究是……被他亲手推远了啊…… ……………… 此时,内阁之中,阅卷官们都在阅卷。 毕竟皇上也在等着看结果。 经过两日的反复商榷探讨,他们终于挑出了十份优秀的卷子放在一旁。 等着次日给皇上读卷。 次日,阅卷官们就会按照职位高低跪在御前读卷。 如果读完前三名,皇上没有要求继续读,皇上就会从这些卷子中来钦定一甲。 第二日很快到了,果然读完前三名,皇上没有要求继续。 殿内的众人就退下了。 等大臣们都退出去后。 皇上坐在殿内,首先看的就前三份。 这三份就是刚刚大臣们读的优秀答卷。 而姜淮的试卷正摆在正中间。 皇上拿起来粗粗扫了一眼,随后微微点头。 毕竟殿试口答已经让皇上看到他的实力。 之后就该决定另外两名了。 看着看着,皇上就问向身边的太监,“德元啊,这里面哪几个容貌稍俊一些?” 一旁的德元听了。 当即躬身微微后退,随后对着旁边一个太监使眼色。 那位太监连忙退出去,随后端来一个托盘,呈上来一个册子。 之后林德元从托盘上取出那个册子:“老奴早知陛下会有此问,这是礼部暗中记录的十位贡士形貌评语,陛下可参考参考!” 自古以来,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这探花郎须得是容貌风姿尤其出众之人,所以皇帝才会有此疑问。 之后皇帝伸手接过林德元手中的小册。 他翻开其中一页,“广临城晋州府林延儒,评语是“眉目如画,目若朗星”;燕城平州府的萧锦忠,“风姿特秀,萧萧肃肃”;而北直隶的李子陵...……” 皇帝看了一下。 一旁林德元道,“据老奴所知,北直隶的李子陵和平州府的萧锦忠,还有……锦溪平凉的杨凝都还不错……”之后他又说了好几个。 林德元说完,就垂手站立在一旁。 暗中的提点他已经做了,剩下的就看皇上如何定夺了。 皇上点点头。 又看了看小册上的描写和籍贯,又看了看试卷。 状元姜淮已经是南方人。 那么榜眼和探花其中就一定要有一个北方人。 而其中那个叫林延儒的学子听说容貌最盛,既然如此,就选他为探花。 但他也是南方人。 榜眼自然就必须是北方人了,之后皇帝点了李子陵。 更重要的是,这位榜眼还是首辅顾鼎臣的人。 均衡一下,要给内阁手上一个名额。 皇帝选好后,就让人把卷子拿下去。 剩下的就要填榜了,之后他们要在今天晚上把黄榜填好。 前三名是要空着,只需要把二甲和三甲的名单全部填完,填完以后再把榜单交给礼部。 之后就是写传胪帖子了。 写完以后交给鸿胪寺卿,之后就是明日的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就是皇帝宣布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觐见皇帝。 新科进士,都需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列队在太和殿两侧。 听皇帝宣读姓名及名次。 这一时刻被视为全国读书人至高无上的荣耀。 因为通过传胪大典,新科进士正式获得入仕资格,标志着他们从平民向官员身份的转变。 就在鸿胪寺卿忙碌的时候,姜淮也收到了礼部送的进士服。 这些服装是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参加传胪大典用的。 还好姜淮身长,这进士服穿在他的身上,更显的他面冠如玉,风姿翩翩。 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 众贡生要提前去太和殿前等候。 这回姜淮可是淡定了许多,毕竟上次来过。 此时还未到寅时,天还是黑的,但是太和殿前已经是乌泱泱一片。 这一次他们依旧是按照会试的名字排队。 姜淮还是站在第一个。 姜淮看了下,周围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都是按照文武两队分列。 他们站在广场两侧,阁老们手持象牙笏板,大家目不斜视,神情严肃郑重。 虽然礼仪繁复,也是体现朝廷对读书人的看重。 等全部准备就绪,等在门外的进士才开始入宫。 之后姜淮随着进士,几步一跪,最后行大礼,朝着太和殿的方向,匍匐在地。 等所有人到齐,响起礼乐。 之后还要张贴金榜,金榜又称皇榜。 所以叫金榜题名。 此刻许多新科进士紧张的直冒汗,等着播报名次! 天渐渐亮了。 “跪!”一声尖细的太监声音响起。 一百八十七名进士齐刷刷跪倒在场上。 姜淮的膝盖压在冰冷的石面,透过地砖,能感受到远处传来的鼓乐震动。 身着朝服的鸿胪寺卿展开黄绫圣旨,苍老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庆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殿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之后开始拆卷,先拆的是第一甲第一名。 等拆卷官拆卷后,读卷官便会唱一甲第一名的名字。 姜淮还没反应过来。 就听鸿胪寺官员大声传唱,直至传到各位新科进士耳中。 “第一甲第一名,姜淮!” “第一甲第一名,姜淮!” 姜淮的名字回荡在空旷的殿内。 当听到“第一甲第一名姜淮!”时。 姜淮浑身一颤,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 身旁的进士碰了碰他袖口,他才意识到该起身谢恩了。 “臣姜淮,叩谢天恩!”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