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当·威廉,威廉大公的次子。
虽然因为是次子所以没能继承家族大权,但在外人看来,他对威廉家族的重要性,绝对不比自己的哥哥,约瑟夫·威廉要低。
更不要提他在威廉大公处受到的宠爱远远超出后者。
威廉大公作为传统军事贵族,在子嗣的教育上煞费苦心。
比起帝国大部分贵族后代紈奢靡的作风,无论是约瑟夫,还是亚当,
童年都有一段在童子军夏令营度过的艰苦回忆。
只不过,约瑟夫在经营家族势力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政客或者说商人。
亚当则是始终待在军队之中,磨炼看自己的指挥能力。
上次大战中,当时年仅27的他负责指挥家族私兵队中的一支战列舰编队。
而现在,45岁的他已经成为了威廉家族私兵舰队的提督。
因此他在帝国军里,算得上能打的將领。
能打归能打,但要让他抗住来自后方的压力,亚当上將多少还是有些汗流瀆背。
来自坎寧安舰队的威胁还在其次,因为前者的两支舰队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二千艘战舰,和亚当手里的战舰数大致持平。
在一般情况下,以以往的经验来看,帝国军人默认同等战舰数量下帝国占优。
问题在於,马莱迴廊那边的最新情报显示,
联合王国的两支舰队,其中一支退守烈日要塞,另一支消失在传感器范围之內。
从马莱迴廊到前线中间,是一段被帝国掌控的缓衝区。
西线开战后的这一个月里,帝国的宇宙工程部一直在缓衝区內修筑超光速跃迁航道。
只是才修了十分之一左右的航道,现在看来反倒会便宜了联合王国航队。
亚当不敢將全部的舰队都用来防御坎寧安上將的攻击,他必须抽出三到四千的舰队作为预备队。
以此隨时防备联合王国舰队从背后跃迁赶到战场的可能性。
而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著正面战场在兵力劣势下,局势会逐渐倒向联合王国舰队。
坎寧安上將是名优秀的舰队提督,在他的指挥下,联合王国舰队摆出了堂堂正正的姿態,毫不畏惧和帝国舰队正面对垒。
若是在平时,亚当上將自然不怕这样的硬碰硬。
但在现如今的兵力差距下,他细微的指挥失误都会被坎寧安捕捉到,並被无限放大。
双方航队在两小时后互相间隔四光秒左右的距离,展开为横列阵型这样標准的对射流程让亚当上將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上次大战的马莱战场。
可坎寧安显然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老古董,
在双方开始倾泻炮火的三十分钟后,亚当上將意识到联合王国舰队正在呈羽翼状向两翼展开。
只是后者仗著舰队的数量优势,维持了正面的火力密度,让帝国舰队后知后觉罢了。
在联合王国舰队意图鲜明的侧翼包抄战术下,亚当上將在集中舰队中央突破,或是稳妥起见向后撤退的选项中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顿时,原本还能维持均势的阵线濒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