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许巧巧问崔小七,裴寂去哪了,她胡诌了一个借口,说是去城里做工去了。 许巧巧夸女婿是个能过日子的。 自家女儿有赚钱的本事,但终究还是男人赚钱更合常理。 翌日,吃过早饭,老杨头扛着新桌子站在崔家门口。 崔小七坐在屋檐下背靠着墙壁,闭眼晒太阳。 听见老杨头吆喝桌子做好了,立马睁眼起身,出了院子。 “叔,您这可真麻利,这手艺,能把木头雕出花来!” 还真是,桌腿那确实是刻着莲花。 老杨头把旱烟锅在鞋底磕了磕,眯眼笑道:“床得等几日,走,先去窑厂挑砖瓦。” 崔小七点头,“那您等着,我这就去赶车。” 她搬着新桌放进屋子,又去了后院套牛。 …… 老杨头先是带着崔小七去了价格相对便宜的窑厂。 最后才来到他常订砖的那家窑厂,位于城外五里坡。 老杨头是五里坡窑厂的老主顾。 这里砖的质量没的说,烧出的成色好,质地结实,不易开裂。 当然,价格相比其他窑厂也贵一些。 两文钱三块青砖, 价钱优惠点的窑厂,是一文两块。 那质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砖头结实,房屋自然就能住上个几代人,差的可就说不准了。 老杨头有意让崔小七自己拿主意选砖。 崔小七掂了掂手中的青砖,又两砖相互碰撞。 确实分量重,还结实。 一分价钱一分货。 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古代,都是真理。 “杨叔,自然是选好的,那就这家砖了。”崔小七决定选这家。 再说老杨叔是盖房的一把好手,她看得出他是比较推荐这家砖厂。 只是立场在那,不好直接说。 盖房这事情,有的人会图便宜选择价钱低的砖。 而她不会,在计较价钱的同时,质量放在首位。 “老杨叔,一间房盖大点,再盖一间厨房吧、用青砖砌院墙,院子也铺上转……” 崔小七想着,古代一下雨,满院子积水,一下脚,一鞋底的黄泥。 老杨头蹲在地上,手指在泥土上比划着计算用料。 窑厂的小厮笑着建议道:“嗐,杨叔算啥呀,这样那就先订两万砖,不够再来补,多的还可以退回来。” 崔小七觉得这个办法好。 多退少补。 这小厮做生意圆滑。 砖订好了,瓦也一并订下。 两万砖十四两银子,瓦片二两,总共十六两银子。 崔小七付了六两银子的订金。 由于目前窑厂的砖不够送货,双方商定等烧制出来后,窑厂免费送货上门。 回去的路上,日头淬的路边的积雪白得晃眼。 老杨头跟崔小七细细算了一笔账。 大头的银子已经买了红砖青瓦。 接下来的小头就是工人的工钱,今日他打听了最近做工的行情。 工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最近世道行情决定。 到了冬日,基本就没什么力气活可做,大部分的壮劳力窝在家里无事干,便自降工价,由之前的二十文每日降成十文一日。 这样算下来,人工成本降低一半,按照现在的行情,二十两还有的剩。 崔小七没想到大冬天工钱不涨反降。 不过能省下银子对她来说是好事。 牛车快晃到村口时,又瞧见了那一拨人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正聊得起劲儿。 看到崔小七牛车上坐的老杨头,个个眼露惊奇。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老杨婶,一副你说说看咋回事儿。 你不说,可别怪我们瞎议论。 老杨婶在众人的注视下,笑着解释:“有啥好瞅的,我家那口子给七丫头家打桌子和床,还……” 话还没说完,小赵媳妇儿打断她,捂着嘴惊呼道:“打床?” 这一声“打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那叫一个暧昧。 老杨婶脸色一沉,她是喜欢凑热闹,可这种议论人家床头的事儿,她听不下去! 拍拍屁股起身,自己一个老婆子以后还是少掺和这些是非。 免得老了被人戳脊梁骨,死了都不安生。 “别在嘀咕人家一个女娃子,快去瞧瞧那二麻子这几日咋不见人,可别出啥事儿!” 老杨婶的话刚说完,小赵媳妇立刻接话:“是啊,都好几日不见他,他娘今日还来问我家相公有没有见到。” 二麻子家里只有一个瞎眼老娘需要他照顾,他能跑到哪去呢? 而且一连几日都不见踪影,八成是出事了。 田家小子木棍儿,平日里和二麻子走得最近。 他也确实好几天没见着二麻子,“走,去他家瞧瞧,婶子眼瞎,或许人就在家,只是她没瞧见。” 一大帮子乌泱泱地朝着二麻子家去。 转眼间,村口就只剩下花大翠。 花大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坐在树墩儿上发呆。 花大翠抬眼扫了一眼崔小七,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还是低下头,拿着树枝在地上胡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日里的花大翠那叫一个精神饱满,好似那嘴永远不觉得累,叭叭的。 今日可太不寻常了。 崔小七没有多问,赶着牛车回了家,别人家的事她可不想掺和,上次也是迫不得已。 牛车刚在自家院子停好,就听见“啊”的惊叫声。 小九“嗖”一下,冲出院子,站在路中间张望。 “八姐、八姐、快出来,是二麻子家围了很多人,我们过去瞧瞧。”小九朝着院子勾手。 小八跑出屋子跟崔小七打了一个照面,“七姐我俩去瞧瞧~” 崔小七看着俩妹妹的背影,轻笑出声,这小九都要把小八带歪了。 没过多久,俩人回来了。 正在削萝卜皮的崔小七放下萝卜,等着俩人给她传递八卦消息。 可俩人一副闷闷的表情。 这就有点奇怪了。 “你俩这是瞧见啥了?”崔小七问。 “你俩这丫头怎么一副见了脏东西的表情。” “还真是!”小八小九异口同声。 小九搬来小板凳,坐在崔小七身边,趴在她耳边小声嘀咕起来。 “啊?那可真是辣眼睛了!”崔小七撇了撇嘴,俩丫头还小,就看到这种事,可不就跟眼睛进了脏东西似的。 但她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这种奇葩事发生在村子里,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人还活着吗?” “不知道哇,我和八姐就瞅了一眼,吓得就跑了,也不知道人活着没?” 小九拿起筐子里的萝卜接着削皮,“要不七姐你去瞅瞅人活着没,可别进屋里,就在外面瞧。” 小八进厨房端了一盆水出来,蹲在院子里使劲洗脸。 确切地说,是在洗眼睛。 这村子就巴掌大,出点事马上就会传得人尽皆知。 自然有人会将消息送上门。 “走吧,娘还在地里,我们去瞧瞧。”崔小七起身挎着篮子出了院门,看着小八锁好院门 崔小七看着形同虚设的门,这院墙得用砖给他砌起来,上面再撒些尖锐的陶瓷片,看谁还夜半爬墙。 日头落山,娘四个人,一人挎着一筐白菜萝卜到家。 刚进厨房放下筐子,就听见有人在门外喊,“许大姐在家吗?” 许巧巧一听,应了一声,“咋地啦?” 院内站着老赵家而老赵氏,一脸藏不住的表情。 老赵氏喜欢有事儿没事儿地来当话篓子。 她亲切地攀上许巧巧的胳膊,“许姐,咱村出大事儿!瞧见你下午去了地里,应该不知道,我这不来给你送消息了。” 小八和小九知道要说什么,一点也不想听。 一个去生火。 一个去做晚饭。 崔小七感兴趣,坐在屋檐下背靠着墙竖起耳朵听。 “就那个那二麻子出事了,估计啊……”老赵氏瞧了一眼崔小七,有些放不开。 崔小七勾唇,“婶子,你说,我都成亲了,有啥是我不能听的。” 许巧巧想听吗?不太想,每次都是被动地在听。 老赵氏抿嘴一笑,“对,七丫结婚了,不再是黄毛丫头了。” 压低声音继续说,“不知道二麻子沾染了谁家的媳妇儿,糟了难,今日被发现下面没穿裤子,一地的血,还有那‘玩意儿’没了!躺在自家屋子的地上。” “赵大妹子可别说了,我家还有两个没出嫁的姑娘呢。”许巧巧心惊二麻子的遭遇,但不想再听下去。 这不是她一个寡妇能听的。 老赵氏没说尽兴,一脸的不满足。 崔小七却追问,“死了没?” “命倒是大,流了那么多的血,人还喘气呢。” “那婶子可知是谁干的?”崔小七又问。 老赵氏松开许巧巧的手,一屁股在崔小七的身边坐下,“不是咱村的,咱村哪有这种血性的汉子,再说就二麻子瘦得跟烧火棍似的,大烟鬼的似的脸,哪个不长眼的能看上,怕是其他村人。” “哦,那可真是可怜,断子绝孙了。”崔小七心里暗自琢磨,会不会是那夜的三人干的? 但又觉得不可能,他整日地在村子里晃荡,也不出村,能得罪谁? 最近这村子接二连三地出事,实在是不太平。 “崔小七!崔小七!”一道哭天抢地,发狠的声音传进屋子。 院子的几人全部看向门外。 田家小子搀扶着二麻子的娘,瞎婆婆站在门口,她手在半空行摸索着,踉跄着跑进院子。 崔小七不知发生了什么,赶紧起身去搀扶她:“瞎婆婆咋啦?” 没想到,瞎婆婆枯树枝般的手突然挥了过来。 崔小七反应迅速,可还是没能完全躲开。 那只手擦着她的下巴划过,几道血痕瞬间显现,火辣辣的疼。喜欢荒年深山捡夫君,开口竟是东厂活阎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年深山捡夫君,开口竟是东厂活阎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