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奶奶!” 王熙凤吓得浑身发抖,急忙擦干眼泪,压制住刚才的情绪,回头问: “你怎么找到这儿来的?我不是吩咐你们待在住处别乱跑吗?要是碰到不该碰的事……” 话未说完,平儿惊恐地上前抓住她的手,看着她左侧脸颊说: “奶奶,谁打您了?!” 王熙凤愣了一下,意识到是自己刚才自掴留下的痕迹。 看到平儿又愤怒又心疼的样子,她心中一阵温暖,说道: “哪有什么外人打我,是我自己打的。 刚才想起一些事,怨自己不够争气。” 平儿怎会相信,气愤地说: “奶奶遇到事情还会对我隐瞒不成?是谁打伤了奶奶,我去为您讨回公道!这里谁敢动手打奶奶?是王爷?” 太上皇正与贾母等人交谈,后院里只有家中众女和楚稷在场。 平儿以为是楚稷出手打了人,她清楚地记得王熙凤曾一度对楚稷心存畏惧。 这时见到王熙凤沉默不语,平儿气愤地说:“就算是王爷也不能随意伤人,我去向王爷理论!” 王熙凤惊恐万分,急忙拉住平儿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好平儿,你别冲动,这跟王爷没关系。 我跟你解释好不好?” 平儿自幼伴她长大,两人关系亲密无间。 这也是王熙凤始终未让平儿成为陪房的原因,生怕日后自己吃醋,连唯一知己都会失去。 平儿性格温和善良,从未见过她如此愤怒的样子。 此刻见她生气的模样,王熙凤既感动又害怕,便拉着她来到角落低声说:“这事真的不怨别人,是我自己做的……我刚才无意中看到了一些不该看的事……总之,绝对不是王爷做的!” 话到嘴边却难以启齿,毕竟那是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自己也因此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不知该如何开口。 平儿心疼地为她抚慰脸颊,柔声说道:“奶奶,若你不告诉我,我怎能安心?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还有什么瞒得住?你只管说,这不仅让我安心,对你自己也是解脱。” 看着平儿真心为自己考虑,还轻抚她的脸庞,王熙凤顿时委屈得直掉眼泪。 她在抽泣中讲述了事情经过,并不断责备自己 ** 。 平儿一脸震惊,万万没想到 ** 竟如此,忙劝慰道:“奶奶,这不怪你,只是你被吓到了,其实什么都没做。” 王熙凤自觉难以启齿回家换亵裤之事,终究羞于出口。 平儿见她仍在抽泣,心中一软,硬起心肠说道: “奶奶定是看错了!哪有这般夸张的事?即便真有,也不至于吐出这么多吧?” 王熙凤脸上泛红,啐道: “我说的是我自己,不是他!” 平儿轻声安慰: “这怎能怪奶奶?换了谁都会被吓到。 奶奶也是无意间看到的,最不爱这种事的人,怎会特地去看?” 王熙凤此刻显得格外柔弱,抽泣着问: “真的吗?” “当然!” 王熙凤低头沉思片刻,也觉得在理——她本就厌恶这类粗粝黏腻之物…… 清虚观。 午饭时分,楚稷带着黛玉前往太上皇处。 按规矩,其他姑娘无此资格,唯独黛玉因准王妃身份得以同行。 但太上皇并不在意这些形式,仍让尚食局为众人准备膳食。 众女商定同居一处,饭菜自然也一起享用。 此时王熙凤已恢复不少,笑着调侃尤氏: “大太太、二太太随老太太陪皇太后去了,你这位东府的主母却留在此陪伴我们,真是辛苦你了!来,我敬你一杯!” 尤氏哭笑不得答道: “别拿我打趣了。 太上皇念及先荣国公旧情,我不过是续弦,哪有资格侍奉皇太后?” 其实她比王夫人更有资格,只是太上皇不喜欢贾敬和贾珍,而她年纪轻,故未同行。 王夫人能去是因为贾政是贾代善喜爱的小儿子,且有贾母同行。 不过尤氏本就不愿凑热闹,她更享受自在生活,何必在人前拘束? 探春掩口轻笑。 “二嫂子这话可不妥,珍大嫂子肯陪咱们,是咱们的福分,咱们也该敬她一杯才是。” 王熙凤放下酒杯,拖长声音说:“哎哟,三丫头,我待你们这些年,你竟不当回事。 如今倒觉得她值得敬了?罢了,这二嫂子我不当也罢!” 说完便站起身要走,惹得众人都忍不住笑。 王熙凤冷哼一声:“好啊,真是一群没良心的!我走定了!” 李纨急忙拉住她笑道:“快别闹了,菜都快齐了,别让人看笑话。” 尤氏也劝道:“凤丫头说得也没错,这两年多她在西府为你们操心费力,既要管家务,又要管下人,还得照顾老太太和太太们。 换了别人,早撑不住了。” 她这话发自肺腑,若让她去西府,也不见得能比王熙凤做得更好。 王熙凤确实有治家之才,手腕也刚柔并济。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姑娘们七嘴八舌地劝道: “二嫂子快回来,我们就是玩笑呢!” “没错!越亲近才越玩笑!不许生气,不然罚酒!” “这儿没酒,喝口水总行吧!” “二嫂子,快来我这儿坐,我最爱你了!” 王熙凤哭笑不得:“你们这群没良心的小丫头,现在就敢取笑我,将来做了侧妃,还记不记得我这个二嫂子?” 众人听后纷纷低头轻咳,宝钗更是羞得满脸通红。 李纨无奈道:“又提这事,不怕她们告诉老太太?” 王熙凤哈哈大笑:“我才不怕呢,老太太哪舍得罚我?她们在这儿的日子也不多了,今年只剩下半年了,明年就该嫁人了。” "唯有我们这些儿媳妇能一直陪伴老太太,她对我们格外疼爱。 你们虽是姑娘,但现在却远不如我们,我们生的是孙子,而你们生的是外孙。" 姑娘们听后十分羞愧,纷纷斥责。 "二嫂子总说些伤人的话来气我们!" "二嫂子太坏了,我要去告诉老太太!" "再也不理你了,二嫂子!" 王熙凤见成功激怒了众人,得意地笑着。 尤氏和李纨看着她的样子,既好气又好笑,但内心也不禁羡慕她的直率。 这时,李尚仪带着宫女端着汤过来。 "诸位 ** ,这是王爷特意吩咐御厨制作的半月沉江。 原本是南普陀寺的素菜名品,后来经御厨改进,尤其适合女子进补。" 宫女将汤盅分发给众人后,李尚仪便带着人离开了。 在李尚仪眼中,这些姑娘中唯有林黛玉才是真正的主子。 王熙凤刚揭开汤盅时还笑着,此刻却突然停住。 李纨见状,掩嘴轻笑:"都说这汤滋补,你又能看出什么?这汤熬了许久,汤汁已浓稠发白,味道如何还得试试。" 说着舀起一勺尝了尝,点头赞道:"酸辣适中,非常开胃。 难怪叫半月沉江,那香菇沉在碗底,仿佛半月卧于江中,意境与滋味俱佳!" 其他姑娘也纷纷品尝,毕竟贾府虽不及皇宫,但饮食方面自然讲究。 唯独王熙凤和薛宝钗迟迟不动筷,因为这汤让他们想起了某些往事。 9. 平儿站在后面立刻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之前王熙凤曾提到过楚稷是“吐” 出一碗来的。 7. 这碗汤让王熙凤和宝钗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其他事情。 宝钗明白此时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一口,发现味道还不错。 5. 看到姑娘们都在谈笑风生,王熙凤没有受到关注,便松了一口气。 尽管她一直试图找话题分散注意力,但只要瞥见那碗汤,就不禁想起那根降妖伏魔的棍子…… 2. 饭后。 皇太后拉着黛玉聊天,太皇太妃随后提议让黛玉陪她一会儿。 4. 楚稷随太上皇在道观里漫步闲谈。 1. 面对眼前富丽堂皇的清虚观,楚稷惊叹道: "皇爷爷,这座清虚观当年一定花费不少银子吧?" 太上皇满不在乎地说:"几百万两吧!我在位时国库充裕,天下太平,不像你父皇这么倒霉,接连遭遇天灾人祸!" 楚稷嘴角微微抽动,实际上从太上皇退位前两年开始,天灾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即使没有十年前的那场血案,他也打算退位了。 一是因为执政时间太长,年事已高,精力不足; 二是因灾年征兆显现,他多年来被视为明君,怎能功败垂成? 不过说雍和帝运气不好也是事实,没人料到这场天灾会持续这么久。 楚稷察觉到太上皇有些疲惫,找了个石凳擦干净后扶他坐下。 "以后再想修建这些道观或者房子之类的就容易多了。 使用红砖配水泥既便捷又经济实惠。 对了,皇爷爷,灵济宫是不是快完工了?" 太上皇笑着点头,灵济宫是一座建在宫中的道观。 其实他并不真正信奉道教,也谈不上虔诚…… 修道观只是他的寄托,和前世收藏手办的道理一样。 灵济宫修修补补了好几年,因户部经费紧张,总是修一段就停下。 不过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剩下的部分采用水泥和玻璃,施工既快又美观。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