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是逆位,就是说,脚朝下头朝上,这样生产时胳膊会卡住,根本无法顺利生产。
不光无法生产,产妇还会异常痛苦,孩子想生生不下来,那种疼痛可想而知。
即便姜云冉未曾生产过,也觉得脊背发寒,不由自主攥紧了扶手。
只要作为女人,此刻都能感同身受。
仁慧太后平日里素来端方沉稳,遇到大事,几乎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此刻也表现出焦急模样。
到底做过母亲,最是知道生产不易。
周宜妃也紧跟着问:“白院正,你可有法子?”
白院正看景华琰面色冷寂,那双眸子仿佛染了寒冰一般,冻得人直达哆嗦。
他心里自然是打鼓的。
虽说吴端嫔意外早产,但折腾到这个地步,的确是他们当差不力。
白院正果断跪下,对景华琰行礼。
“陛下,为今之计,只有正位胎儿,才能顺利生产,不过此法只有迎喜嬷嬷能做到。”
说到这里,他眼睛一闭,心一横:“即便最后能顺利生产,也可能会引起产妇血崩,还请陛下明鉴。”
到了这个地步,他只能实话实说。
催产药都下了,现在孩子生不下来,吴端嫔要么活活疼死,要么只能面临血崩风险。
景华琰立即道:“让迎喜嬷嬷出来。”
很快,就出来两名迎喜嬷嬷。
这两人瞧着都已年过四旬,想来都是宫中伺候多年的老人,不光宫妃,还有王妃公主们,宗室有新子诞生,都是她们来接生。
论说经验,肯定是不差的。
宫中的迎喜嬷嬷都跟女医学过医术,妇人小儿之症,生产之事多有涉猎。
面对两人,景华琰倒是面色缓和:“你姓苏吧?”
苏嬷嬷上前一步,行礼道:“是,臣姓苏,之前大皇子也是臣来接生的。”
迎喜嬷嬷是宫中的特定官职,官位等同与尚宫,必要手段高超,技术精湛的接生婆来担任。
她们自然是要称臣的。
这也是宗室对她们的礼赞。
生育不是小事,关乎母子两条生命,自然要用心对待,不能马虎。
“苏嬷嬷,按照白院正所言,你可能行推位之法?”
苏嬷嬷面上一僵,却道:“回禀陛下,臣可以,不过此举可能会引起产妇血崩,而且于胎儿不利。”
孩子娇嫩,这样行事,很可能性命不保。
听着东暖阁里的哀嚎,景华琰没有犹豫:“行事便好。”
顿了顿,景华琰保证:“无论结果如何,朕都不会多加怪罪。”
今日的确不是太医和迎喜嬷嬷的问题。
即便景华琰不是大夫,他也知晓胎儿有可能逆位。
这种运气问题,景华琰从来不会怪罪于个人。
听到这话,迎喜嬷嬷和白院正都松了口气。
苏嬷嬷也干脆:“是,臣等一定尽力。”
几人又重新回到东暖阁。
方才开门那一瞬间,浓重的血腥味重新压过来,吴端嫔哀嚎的声音越发清晰。
却也越发孱弱。
她没有力气了。
又是两盆血水送出来,仁慧太后的脸色也越来越沉。
“怎么会如此呢?”
景华琰板着脸,只对彭逾摆了摆手。
彭逾躬身,很快就退了下去。
一时间,殿阁中重新恢复安静。
所有人都僵硬坐在椅子上,耳中是吴端嫔的呻吟,门外是漫天风雪。
刻香一节节掉落,夜空浓稠,犹如染了墨色。
姜云冉记得,他们是晚膳之前至永福宫,这一坐就是一个多时辰,此刻已过戌时,宫门都已落锁。
唯永福宫宫门大开,宫人来来回回,水车不停。
姜云冉看向首位落座的仁慧太后,见她面色疲惫,神情焦虑,心中也难免焦急。
无论事情因何而出,那毕竟是两条人命。
姜云冉只希望吴端嫔能顺利生产,在这生死厮杀里存活下来。
“陛下,”姜云冉轻声开口,“今日事发突然,恰在晚膳之前,臣妾忧心太后娘娘身体,多少还要用一些餐食才好。”
姜云冉声音轻柔,不徐不疾,在这样紧绷的气氛里,倒是难得让人生不出烦躁情绪。
在场众人,若是以前的周宜妃,定要呛声几句。
但现在的周宜妃早就今非昔比。
景华琰看向姜云冉,见她面容沉静,便道:“也好。”
仁慧太后摇了摇头:“算了,哀家没什么胃口。”
她虽然拒绝,态度却并不冷硬,只是因太过忧心,而腹中痉挛,感觉不出饥饿。
但这样反而会加剧腹痛。
待明日缓解过来,才知晓厉害。
景华琰还是对梁三泰颔首。
不多时,梁三泰捧着几份蒸点进来。
样式简单,分量也不多,景华琰劝着仁慧太后吃了两个素三丝的蒸饺,这才微微放心。
姜云冉也跟着吃了几个水晶虾饺,便放下了筷子。
众人都沉默用着餐点,无人多言。
不过一刻,梁三泰就带人撤掉了膳盘,重新上了润口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