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后几日,宫里似乎一切如常。
不过夏日过去,秋日姗姗来迟,冰窖的冰也都渐渐停了。
没了司徒美人的“买冰钱”,姜云冉还颇为惋惜,同青黛等人说笑:“少了一项进项,怪可惜的,不过司徒美人真是大方,是个好人啊。”
青黛眨了一下眼睛:“小主,司徒美人的冰应该不是自己用的,奴婢打听,都说她同德妃娘娘感情甚笃,日常能走动,德妃娘娘身娇体贵,怕冷恐热,大抵是灵心宫的冰不足用,司徒美人才为她这样筹谋。”
姜云冉颔首:“这样就说得通了。”
司徒美人也是武将出身,只不过司徒家并非世袭罔替的勋贵,先帝末年时才靠着军功慢慢起复,如今驻守南川,守卫南疆百姓。
她家中同忠义伯徐家本无关系,不过因政见相合,都主张出兵征战,因此也算结成同盟。
姜云冉思维清晰,也深知景华琰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因为喜欢和爱慕抬举一个宫妃,皆是有利可图。
如今徐家势力大,先帝末年时,因皇后姚家权倾朝野,先帝病弱,文臣不好提拔,便扶持了忠义伯徐氏。
徐氏是开国勋贵,随开国高祖皇帝南征北战,这个忠义伯的爵位可是世袭罔替,传到徐德妃父亲这一代,已经经历过十位家主。
徐闯并没有祖先那般勇猛无畏,却也算是如今能数得上的武将,在景华琰登基之后,依照皇考遗命,依旧重用徐氏,以致如今武将中徐氏独大,在朝廷上数次同姚氏抗衡。
也因此,徐德妃能压过周宜妃,成为四妃之首。
司徒氏虽也是肱股之臣,却到底不如徐氏,想要在朝中有一席之地,必然要依附于徐氏。
司徒美人如此行事,自然有家族的授意。
不过……
姜云冉若有所思:“司徒美人颇为受宠,入宫之后从选侍一路升为美人,我猜测,要不了多久,司徒美人就能成为九嫔之一,看来,陛下对司徒氏也很是看中。”
青黛便低声道:“小主的意思是,司徒美人同德妃娘娘没有表面所见这般要好?”
姜云冉笑了一下,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聪明了。”
青黛抿了抿嘴唇,也跟着笑了。
“经历过这一遭,若奴婢还不知道长进,如何能好好侍奉小主?”
人总是要经事,才能有所成长。
两人正说话,外面紫叶就匆匆进来:“小主,尚宫局那边送来了扫洗宫人。”
姜云冉挑眉笑了:“我就喜欢陛下这般言而有信。”
那日从御花园回来,尚宫局的刘姑姑就亲自来了,给青黛和钱小多都升了品级。
扫洗宫人虽然晚了几日,却也刚刚好。
姜云冉扶着青黛的手来到堂屋,一眼就瞧见莺歌站在堂下,对着她挤眉弄眼。
姜云冉不由笑出声来。
这次来听雪宫的姑姑姜云冉不认识,瞧着有些严肃,乍然听闻姜云冉的笑声,有些不明所以。
“见过小主,小主可有吩咐?”
姜云冉摇头:“不曾。”
那位姑姑便颔首,指了一下身后的三人,道:“小主,听雪宫素来无人,一直封宫紧闭,因此并没有安排扫洗宫人,是奴婢们的疏忽。”
“如今小主已经在听雪宫安家,穆尚宫便吩咐奴婢选来几个机灵的,好生侍奉小主。”
“这是莺歌、蓝韵,这是小六子,都来见过小主。”
新来的扫洗宫人,尚宫局并没有给姜云冉选择的余地,直接选了两个宫女一名小黄门,就这样送了过来。
三人见过姜云冉,姜云冉都叫了起,就让青黛把那位姑姑送走了。
等人走了,姜云冉说了几句话,便让其余两人去忙了。
唯独留下了莺歌。
“怎么是你呀?”
姜云冉笑着说,给了她一个厚厚的荷包。
“之前在织造局,你对我多有关照,这是感谢你的。”
莺歌也不推辞,她大大大方方收下,对姜云冉灿烂一笑。
“小主,奴婢听说听雪宫少宫人侍奉,就求了甄姑姑让奴婢来了。”
“小主的脾气奴婢自然知道,听雪宫的日子肯定很好过,奴婢厚着脸,还请小主收下奴婢,以后让奴婢跟着小主吃香喝辣。”
这丫头机灵讨巧,又年少聪慧,紫叶不由笑了一下:“你这丫头怪嘴甜的。”
青黛倒是说:“以后出去,莫要这般滑头,还是要稳重一些。”
如今整个听雪宫,内有青黛,外有钱小多,他们两人是宫人之首,考虑得自然多一些。
青黛严肃,紫叶就温柔,一松一紧,相得益彰。
莺歌忙道:“姐姐们放心,我省得的。”
姜云冉对她倒是放心,只叮嘱一点:“你以后出去,可就不是织造局的宫人,说话办事要更圆滑也要更谨慎,毕竟织造局可没有立场。”
莺歌就说:“是,小主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