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 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声音低沉而恭敬。 “中村骏介已经按照您的命令,将从东乡部队带来的那批特殊武器销毁了。” 周正青的手指微微一顿。 “全部?” “是的。”七微微躬身,“除了秘密运走的那部分。” 周正青诧异转头:“他们这么听话,不太可能吧。” 七继续低声汇报:“他们确实执行了销毁命令,大部分武器已经被秘密转运至日本近海,等待运输船接应,剩余的已经全部焚烧掩埋,只是。。。。” 七上前两步,探头在周边轻声说了几句。 “我就说,这几个狗东西不会这么听话。”周正青恍然,摇头无奈笑了笑。 七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等待指示。 沉默片刻后,周正青摆了摆手。 “算了,不必插手,他们已经执行了我的命令,剩下的。。。就当不知道。” “嗨伊。”七深深鞠躬,随后如影子般退下。 房间里再次恢复寂静。 周正青转身,目光重新落向窗外。 夜色越发暗了。 周正青嘴角缓缓扬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有意思。。。。” 。。。。。。。 1937年8月,天津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亲自登门道歉赔偿后,这座华北重镇的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翌日清晨,天津市民惊恐地发现,街头巷尾已布满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宪兵 随着太阳升起,一队队戴着白袖章的宪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接管了全市各个重要据点。 从法租界边缘到老城厢,从海河码头到火车站,到处都能看到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的寒光。 在宪兵司令部内,宪兵司令部参谋长中村骏介,有条不紊的对着地图部署兵力。 "按照鹰崎将军的命令。"他用指挥棒敲打着天津地图:"要在三天内完成对天津的网格化管控。。。。。" 地下的光田翔真以及一众大小队长,迅速记录着命令,不时在地图上标注新的哨位。 与此同时,天津治安维持会被正式纳入宪兵司令部管辖。 维持会会长高凌霨战战兢兢站在维持会门口迎接过来驻扎的宪兵小队。 他手下的警察们被迫换上新的臂章,开始在宪兵监督下执行巡逻任务。 一位老警察私下对同僚说:"这哪是维持治安,分明是在给日本人当狗。" 城郊,宪兵同样没有放弃。 日军占领的每个村庄都设立了哨卡,由三五名宪兵把守。 在杨柳青镇,村民们惊恐地看着日本兵将"大日本帝国宪兵队"的木牌钉在镇公所门口。 一个卖菜的老人摇头叹息:"这日子,怕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天津港的管控尤为严格。 所有进出口货物都要经过三重检查,连渔船出海都要领取特别通行证。 码头工人张老三抱怨道:"现在运一船货,光盖章就要跑三个衙门,都是日本人说了算。" 在这片肃杀的气氛中,周正青却显得异常忙碌,频繁有人出入宪兵司令部。 有人看见满铁总裁松冈洋右带人进入宪兵司令部至深夜。 知情人士透露,他们正在筹划一个涉及满洲国和天津之间权益的重大项目。 负责这一切是一个叫沈西林的人。 而与沈西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忠义的处境。 自从交易被叫停后,这位往日八面玲珑的人变得深居简出。 每晚都在书房里对着账本长吁短叹,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 。。。。。。。。。。 1937年8月9日,上海虹桥机场。 夕阳的余晖洒在停机坪上,给这个闷热的夏日傍晚镀上一层血色。 机场外围的铁丝网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驻守的保安队士兵正警惕地巡视着。自从《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这座国际大都市就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仅靠警察总队和两个保安团维持着脆弱的治安。 突然,一辆挂着日本海军旗的福特轿车咆哮着冲向机场大门,卷起漫天尘土。 车内,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面色狰狞,副驾驶座上的水兵斋藤要厂正疯狂地按着喇叭。 "冲过去!让这些支那人知道大日本帝国的厉害!"大山勇夫歇斯底里地吼道。 "停车!立即停车!"保安队班长王德胜举起步枪,声音在颤抖。 但轿车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加速撞向哨卡。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天际,紧接着是密集的射击声。 当硝烟散去时,轿车已经撞在沙包掩体上,挡风玻璃上布满了弹孔,两名日本军人当场毙命。 消息像野火般迅速蔓延。 远在天津的周正青接到密电时,手中的咖啡杯"啪"地摔碎在地。 快步走向办公室墙上那幅巨大的上海地图,修长的手指划过黄浦江蜿蜒的曲线。 "终于要来了吗?"他低声自语,双眼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8月9日深夜,上海市长俞鸿钧紧急召见日本驻沪领事冈本季正。 会客厅里,水晶吊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完全是一场误会,"俞鸿钧擦着额头的冷汗,"我们可以立即展开联合调查..." 冈本冷笑着打断:"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不会白死!" 翌日,中日双方代表在虹桥机场进行现场勘察。 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站在"出云"号旗舰甲板上,望远镜中上海外滩的轮廓清晰可见。 他对着副官狞笑:"告诉媒体,帝国海军无意扩大事态。" 但暗地里,一份加密电令已经发出:立即向上海增兵! 8月10日,谈判桌上的日本代表突然拍案而起:"必须严惩凶手!撤出所有华军!拆除所有防御工事!" 南京政府的回复让所有人震惊:"绝不接受任何无理要求!" 就在同一天,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在苏州的指挥部接到了最高命令。 他凝视着墙上的巨幅作战地图,手中的红铅笔重重划过苏州到上海的路线。 "传令:87师、88师立即开拔!" 1937年8月12日,上海,清晨。 薄雾笼罩着这座东方大都会,黄浦江上的汽笛声依旧如常,街头的早点摊冒着热气,报童们抱着最新的《申报》匆匆跑过。 然而,当市民们推开家门,准备像往常一样开始新的一天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怔在了原地。 军队!华夏的军队! 整整五年了,自从《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上海便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除了警察和保安团,市民们再未见过成建制的华夏军队。 而此刻,街道上却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头戴喷涂青天白日徽的德式M35钢盔,身穿笔挺的军装,肩挎崭新的中正式步枪,枪管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他们步伐整齐,面容肃穆,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坚毅。 “是87师!88师!”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激动地喊道:“五年前,就是他们在这里和日本人拼命!” 是的,这是上海市民最熟悉的军队,德械师!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87师和88师就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与日军血拼三十余天,寸土不让。 如今,他们再次归来,带着更精良的装备、更严格的训练,以及南京政府最高的期望。 这两支部队,是张治中麾下的绝对王牌,也是整个南京政府中央军体系中最精锐的部队。 他们装备德式武器,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严格训练,战术素养远超普通部队。 在南京政府的整军计划中,87师和88师被定位为“教导师”,他们的任务不仅是作战,更是作为“种子部队”,培养其他部队的骨干军官。 正因如此,这两支部队平日里极少参与实战,更多是在训练场上锤炼战术。 但今天,南京政府却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投入淞沪战场,这是一场豪赌! 高层很清楚,如果连87师和88师都无法在战场上压制日军,那么接下来的全面战争将更加艰难。 因此,这次行动不仅是为了保卫上海,更是要向日本展示华夏军队的实力,迫使他们回到谈判桌上,而非继续扩大战事。 然而,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早已在黄浦江上虎视眈眈,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虹口集结,更多的援军正从本土赶来。 淞沪,即将成为一片血与火的炼狱。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谍战:我是宪兵队长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