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举是不是有待商议.." "如若日后消息走漏,岂不是有碍陛下您的名声.." 望着眼前跃跃欲试的朱元璋,颍国公傅友德终是忍不住出声劝谏道。 堂堂大明天子,不仅自降身价,冒充他人身份,而且还要亲往"诏狱"坐牢。 这要是宣扬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他几乎能够预料到,朝中奏本如雪花般呈递进宫,城中洛阳纸贵的场景。 "既然知晓此事不妥,那你便努力封锁消息.."闻言,朱元璋便是一脸嗤之以鼻的摇了摇头,随即开始默默的调整呼吸。 不知怎地,他竟对待会要发生的事情,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紧张。 除却亲人离世的时候,这种感觉可是许久没有在他的身上出现过了。 "臣,遵旨.."眼见朱元璋竟然将责任推给了自己,傅友德顿时面露无奈之色,但又不敢真的像年轻时那般,直接反怼回去,只得悻悻的缩了缩脖子,并挥手唤来两名待在角落处的锦衣卫,示意他们二人将朱元璋押送至隔壁牢房。 这二人或许是知晓朱元璋的身份,或许是曾经有幸见过傅友德,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竟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身躯也忍不住颤抖起来,好半晌之后方才在朱元璋不满的眼神中,哆哆嗦嗦的打开了隔壁牢房的大门,将朱元璋送了进去。 ... ... 牢房中。 闻听耳畔旁传来的动静,正躺在稻草上假寐的曹爽本以为是朱棣去而复返,只是当其借着头顶窗柩射进来的阳光,发现新的"狱友"竟是一名满脸褶皱,衣衫凌乱的老者之后,便彻底失去了兴趣。 这洪武朝的官员,可是出了名的朝不保夕,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臣,通常都是在各地享有颇高声望的大儒。 而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腐朽且固执,张嘴闭嘴之乎者也;可偏偏这些人又不同于那些贪官污吏,至多就是在言语中冒犯了朱元璋,或者政见分歧。 因此朱元璋处置这些人的方式,通常也就是明升暗降,落个眼不见心不静,至多就是将其打入牢狱,让其冷静几天。 对于那些已然被掌握了最终的贪官污吏,几乎没有活着回到牢房中的可能。 瞧眼前这老者的满头银丝,以及枯瘦的眼眶,褶皱的面皮,至少也得有六七十岁,放在这个时代妥妥的长寿。 无需多问,这又是一个在言语上冒犯了朱元璋的倒霉蛋。 "这位小友,敢问燕王殿下呢?"见蜷缩在角落处的曹爽重新闭上了眼睛,似是不打算理会自己,朱元璋便轻咳一声,率先打破了有些尴尬的沉默。 "燕王?"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曹爽缓缓睁开了眼睛,重新打量起了眼前的老者,眼中涌现了些许惊讶。 虽然洪武朝对于文武官员的服饰尚没有做出具体且详细的约束,但他也知晓这老人身上所穿的青色官袍无非也就是代表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五品左右的官员。 单这样品秩的官员,不仅知晓燕王朱棣被关押在诏狱,而且还精确到了具体的牢房,不简单呐.. 就在曹爽默默打量着朱元璋的时候,心思缜密的朱元璋也瞬间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长久以来的高高在上却是没有让他露出半点慌乱之色,反倒是毫不示弱的对视着。 "燕王殿下刚刚被陛下放了.." 又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几眼过后,曹爽方才颇为谨慎的回应道。 "什么,放了?!"像是听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话语,朱元璋顿时激动起来,颇为疯癫的咆哮道:"值此关键时刻,岂可释放燕王?!" "老夫不惜这一生清誉,也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顶撞陛下,就是为了来这诏狱规劝燕王殿下。" "陛下焉能因私废公,任由大明国本动荡呐!" "昏君啊,昏君!" 说到最后,朱元璋竟是声泪俱下,不断用手敲击着墙壁,而正在隔壁侧耳倾听的傅友德也忍不住龇牙咧嘴。 这老爷子,还真是豁出去了。 "老爷子,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望着眼前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导致大口喘着粗气的朱元璋,曹爽也瞬间隐去了嘴角挂着的淡笑,转而有些警惕的追问道:"什么关键时刻?" "朝中发生何事了?" 难怪他刚刚还纳闷,燕王既然被释放,为何还要在王府禁足,原来是外面出事了? "哎,"语重心长的叹了口气,朱元璋默默坐了下来,反客为主的询问道:"瞧你也是读书人的样子,也是因为妄议立储之事被抓进来的?" 立储? 顷刻间,曹爽心中便是咯噔一声,暗道坏事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便是在太子朱标逝世之后不久,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将长孙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明确了其继承人的身份。 听这老者的言外之意,似乎朱元璋已经开始行动了? 见曹爽沉默不语,朱元璋也没有多问,而是一脸惆怅的叹息道:"陛下昨日于东阁门外议事,再次商议储君人选。" "朝中文武百官各执一词。" "我看这大明,怕是要乱起来了.." 听得此话,曹爽顿时来了精神,赶忙从稻草上挪动片刻,面露关切之色的说道:"老先生,此话怎讲?!" 见曹爽上钩,朱元璋心中便是一笑,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转而看向头顶的窗柩,悲叹道:"陛下犹豫不决,不仅令皇长孙从旁听政,还令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宗室在场。" "陛下垂垂老矣,储君又悬而未决,宗室诸王齐聚京师,这难道不是大乱将起的征兆吗?" 嘶。 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曹爽忍不住面露惊诧之色,喃喃自语道:"怎么还有秦王,晋王等人的事?" 依着他脑海中那些浅薄的历史知识,朱元璋应当从始至终都未曾考虑过将秦王,晋王等人立为继承人才是。 难道这便是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原有的历史轨迹,已是有了偏航的趋势。喜欢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