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三十二年的十九万一千亩。
到了今年,也就是纪楚真正做县令的第二年,终于增加到二十七万六千亩。
如果加上周韩村那边的新增土地,基本能在二十七万八千亩左右的。
这样的数字,距离账面上的三十一万亩,终于接近了。
多出的三万两千亩土地,在年底肯定能凑齐。
而这样做的结果,也显而易见。
安丘县的田税,终于能相对正常了,再也不用去补亏空。
说实在的,纪楚认为,自己只是实事求是地做事。
只要按照律法来办,给百姓们空间自己发展,他们日子就能过得好。
什么种田养蜂。
换作其他事情,安丘县百姓依旧能做好,这是他们实打实付出的劳动。
不仅安丘县百姓能做,其他地方百姓也一样。
给他们一点点喘息的机会,他们就能迸发出无限的潜力。
日子过得苦,绝对不是他们的缘故。
而现在日子过得好,他也不敢居首功。
跟去年一样,各地粮食产量陆陆续续往上报。
一个个好消息,振奋安丘县上下的心。
如果按照天气来说,其实今年不如去年气候好。
春天缺雨水,收获时又是急匆匆的。
但天时不行,人力来凑。
各种好用的工具肥料堆上去,还有勤劳的农户挑水浇田,算是挽回不少。
所以本地的收成并不比去年差。
最好的田地,亩产能到三百四十七,比去年多了七斤。
纪楚算着种子跟肥料的情况,大概知道这已经快到头了,如果再想增产,只能培育良种,把农家肥改为制作化肥。
但这事不是他一人能做到的,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上限在这,下限却可以保证,今年最低的亩产也有一百八十斤,对于土地质量贫瘠的田地来说,已经不错了。
等六月中旬统计出来。
今年安丘县的均产为二百九十六。
天时不好的情况下,还比去年多了六斤。
纪楚只觉得这些数字漂亮无比,仔仔细细再看一遍。
等到其他人离开,衙门只剩自己人的时候。
李师爷,范县丞,谢主簿,还有马典吏,都问了同一个问题。
今年报多少上去?
报多少均产,就代表他们要交多少田税。
去年那会,纪大人一口气少报那么多。
今年呢?
纪楚自然想过这个问题,今年虚田数目不多,而且有制糖的收入,不用均摊在其他田地上。
所以报个实际的均产,那也是可行的。
马典吏就道:“去年就因为咱们的均产,引来不少白眼,连州城衙门都对大人您不满,今年不能报得太低了吧。”
范县丞点头:“是,不能报的低,差不多就行。”
反而谢主簿道:“不高不低,按照实际情况,当然要去掉虚田的数额。”
剩下的李师爷跟振儿,更不用说,
作为纪楚的幕僚跟随从,两人更希望纪大人一鸣惊人,洗刷去年的屈辱!
让大家好好看看,他们纪大人的真实水平是什么。
虽说去年考核也得了上上,但总有人讲,这是因为纪大人有后台。
可他们安丘县的人最明白,纪大人凭借的都是真本事。
所有人都看纪大人,等着他的指令。
纪楚则道:“比去年高一点好了,报个二百六十二。”
不等大家再说,纪楚道:“毕竟还有那么多田地数额对不上,先这样吧。”
还是那句话,他不怕有人来查。
查出问题,那别人牵连更大。
经过去年的事,他大约知道上面的态度。
去年他报均产二百五,上面硬生生拉到二百六。
今年他还高出两斤呢。
两百六十二!
够意思了。
若不是怕太招人眼,他都想再报个二百五。
只是有些事,肯定是瞒不住的。
去年的考课院,以及安丘县大批蜂蜜糖送出去,甚至还有更多的油菜卖出,都会引起注意。
可惜,不能少报太多。
二百六十二斤。
众人只好答应。
可惜了,他们纪大人就是太低调了,否则不至于被人说有后台。
这个数字报上去,就等州城那边定下今年的税收数额,估计会在六月底送来。
安丘县衙门也不是干等着,还有另一件要紧事呢。
水车!
可惜的是,范县丞马典吏要等着收粮送田税,他们不能前去,这事还是托给罗玉村的弓春荣去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