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基地地面建筑的升级强化,还是对地下部分的规划建设,都是为了在陨石袭击和核弹爆炸后的灾难中生存下来。 所以方大宝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基地防辐射、防水、防火、抗震、抗冲击等各方面的需求,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基地内闭环生存系统。 但这些都只能应对灾难后的次生灾害,对于直面陨石或者陨石碎片的撞击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在基地的结构改造和基础设施升级完成后,方大宝就将剩下的部分交给了梁江,由他组织人手进行后续建造和完善。 方大宝紧跟着就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主武器系统的升级上。 作为应对下一波灾难的主力,基地的主武器选择的是:安全系统LV3:磁轨动能炮阵列,以及为主武器供能的:生存系统LV2:熔盐反应堆、为主武器锁定、搜索目标的安全系统LV3:太赫兹光子雷达。 想让磁轨动能炮阵列发挥最大的作用,其实最好是将它布置在近地轨道上,但是一方面现在方大宝还不具备太空投送能力,另一方面也不知道官方的拦截计划究竟是怎么样的,说不定近地轨道上已经布置了不知道多少颗核弹。 自己就算勉强能把装载了电磁投射器的卫星扔到近地轨道,也有可能被官方的核弹顺便一起给扫了。 所以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岚山城周边的山顶上,安装了12门磁轨动能炮。 单发动能炮的弹丸质量30公斤,速度可以达到15公里/秒,可以贯穿直径4m的铁质陨石。 如果12门磁轨动能炮组网协同拦截,拦截的上限是直径50米以下的陨石碎片,相当于将要来到蓝星的陨石本体的10亿分之一。 这还是方大宝综合目前所有的条件,能实现的最好的拦截方案。呃,果然还是需要个高的顶一下。 如果陨石质地材质比较软,或者仅是通过连续的精确打击,微小的改变陨石的落点,有可能改变更大体积的陨石碎片轨迹。这个没有准确的数据,估算的偏差会比较大,但是多少可以期待一下。 其他的太空拦截,大气外拦截方案不提,不适合他现在所处的环境。近地防御中的其他拦截方案的要求他也实现不了,比如相位阵列微波系统、引力场偏转装置等等,把他脑子榨干他也升级不出来。 因为在生存基地LV2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电磁炮技术的升级,磁轨动能炮阵列主要是在原有技术上的全面升级,因此只需要完成高温超导磁体、电枢优化技术和脉冲电源技术后,就可以消耗生存点升级。 为了给主武器系统供能,他还得硬着头皮把核电技术搞出来,其实核电技术已经不算太尖端的技术,现实中也已经广泛应用,他本来是计划一步到位,升级LV3中的小型聚变反应堆安全性。 这个供能功率比LV2中的模块化熔岩发应堆更高,而且安全性、抗冲击性也更好。但是0.6g/天的氚和1.8g/天的氦3消耗量让他有点挠头。 这两种材料在蓝星上储量很少,依靠现在的纳米虫群数量也不足以提取足够的原料,而且制备和储存也相当麻烦。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更简单的模块化熔岩裂变堆 在有纳米虫群矿机补充稀有金属和原料的情况下,他还需要完成自修复材料、热管理技术、抗辐射材料和液态金属冷却回路等技术的研发。 升级完成后的模块化裂变堆,单模块发电功率可以达到300MW,足以应付主武器的充能需要。 而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磁轨动能炮阵列的拦截能力,仅依靠武器自带的激光和红外制导系统的雷达就不够了。 大气层以外陨石怎么飞他也管不到。但是大气层内就是磁轨炮的拦截范围,必须有相应的探测手段,提供陨石碎片的运动轨迹给小美进行计算,筛选出拦截优先级最高的碎片,避免顾此失彼,浪费了有限的拦截火力。 方大宝最终选择了安全系统LV3:太赫兹光子雷达。但是由于之前未升级过相关设备,导致升级雷达需要的前置技术比磁轨炮还多,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导天线阵列、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抗干扰封装和光子计算芯片的升级等等。 方大宝看着小美给出的,按照生存点获取速度和方大宝精神强度,而拆分出的设备升级列表和计划,“你给我一个土木狗看这些玩意,你礼貌么。” 虽然随着基地的升级,感觉脑子是比以前好用了,但是离着理解这些东西的距离还很远啊。 “小美,以应对接下来的陨石撞击为最终任务,拟定一个建设计划。我以后再消耗生存点的时候,记得提醒下我。”方大宝想把地下基地里那些影音室、娱乐室之类的玩意都给塞回去。。 虽然那些设施消耗的生存点不多,但也是真的没有什么必要,怎么就没管住自己的手呢。 幸好以时间来看,3个月以内应该能完成反应堆和磁轨炮阵列的升级,只是没有大型雷达阵列的话,拦截效率、精度会比较低。 希望国家的拦截计划能给力点,争取到更多的准备时间。 方法宝暂时交出对所有生存点的支配权利,他只需要按照小美的计划表,对基地的相关设备进行升级。即使生存点和精神都有富裕,也还是老老实实的存起来。 没有事的时候就临时加入到各个部门,进行义务劳动。好歹还是个觉醒者,身体素质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多多少少也发挥了些作用。 但是他投入最多的,还是垂直农场的建设。虽然不能消耗生存点直接升级,工业机器人也都调去干土建的活儿去了,但是垂直农场本身也是成熟的技术,而且水循环,温控系统也是现成的。 垂直农场需要的材料、各种植物的种子,还能从交易所换到部分。实在是缺的,也可以用一些土办法代替。用黏土砖、木材、花棚、种植箱、废旧钢管、LED灯具、,尽量的去搭建更大面积的农场。 能接入原有农场,做水培、气培循环系统自然最好,实在不行,传统土壤种植也不错,毕竟技术简单,有小美和部分有种植经验的居民指导,大家都能快速上手。喜欢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