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1章 涌动
许多人从睡梦中醒来,才得知昨夜发生了多严重的事。
太子遇刺,西河王不幸去世,凶手出自段昭仪宫中,而天子又將仁寿殿的宫人屠杀殆尽,一晚上峰迴路转,葬送无数条人命。
论起来,还是天子的手笔最大,愤怒得也合理,毕竟他的两个儿子一死一伤,他不发脾气,反而不像那个暴君。
至於为什么是仁寿殿,诸臣懂的都懂,高湛就在暗乐,母后出手就是大手笔,可惜差一点,汉种就死了。
发生这么大的事,今早高洋仍按时升朝,没有穿著奇异女装,倒是一副圣明天子的模样,给予了朝臣足够的威压。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们不安起来,莫非天子怒极,要对朝臣下手?
周围的禁卫越来越多,加深了他们的猜惧,將朝务处理完,高洋没有下令散朝,而是起身:“眾卿,隨吾去神虎门。”
果然有事。
臣工们唯唯诺诺,跟隨高洋前进,文武百官朝著神虎门进发,到了那里,发现上千名的宫人被绑在一起。
他们的哭叫和求饶声交织在一起,洒了一地:“至尊,饶恕我们吧!”
“我们无罪啊!”
这些声音,高洋充耳不闻,朝著臣工们解释:“汝等知道他们犯了何事否?”
臣工们不敢轻言,慌忙摇头。
“呵。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们都曾经侍奉过魏帝。”
高洋双手抱胸,喷喷感慨:“他们既然如此忠诚,那么就送他们下去,继续侍奉魏帝吧。”
昨夜袭击东宫,分散殿內人注意力的反贼,喊的口號正是为魏帝復仇。
高洋由此展开了大清洗,因为娄昭君的侍者班底也是从东魏时期就开始组建好了,可以牵连的不少,至於死掉的空缺一一再从民间重新招人就是。
这些人还只是最外围负责侍奉的低级宫人,至於太子的东宫,自己的昭阳殿,皇后以及昭仪的宣光显阳二殿,还没轮到,高洋打算上一些时间,让宫內宫外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坐稳皇位。
上千名该死的反贼同党,虽然他们极力说著自己不是,但高洋觉得是就够了。
惨剧开始表演,高洋兴致勃勃地尝试各种杀人的新样,令整个神虎门户横遍野。
此情此景,高演也不敢劝諫,因为高洋时不时朝他们这边窥探过来,盯住弟弟们的动作,眼球上密布的血丝,像是一张笼罩他们的血网。
那道眼神里的杀意货真价实。
真抱歉啊。高洋在心里对自己说:母后越了界,因此阿兄也要越界了。
高殷此时带人从显阳殿撤离,经此一事,就算不能得到段韶的全力支持,至少希望他不要在关键时刻反自己的水。
只要保持中立,那就是自己的优势。
他走后,段华秀强撑起身,赶走其他人,让青蕊帮她写一封劝说兄长的信。
【太后谋我,不可信赖。至尊铺路,当投太子。】
又写下了一些多余的话,段华秀让青蕊想办法將信送到晋阳,这无关她对高殷的感情了,纯粹是太后把她当工具,让段华秀心里也起了膈应。
回到东宫前,高殷就收到了风,知道昨晚发生在仁寿殿的事情,他面上不显,心里却直呼畅快。
就算娄昭君是太后,她要做事,也需要靠手下人,她总不能自己去和大將们牵桥搭线死掉一大批部下,想要重新填补和磨合,需要时间培养。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这等於让娄昭君短期內无力行动,即便她重新募得人手,高殷也会往里面掺沙子。
高洋这次好岁奋发了一次,自己登基前,娄昭君的威胁可以说降到了最低点,大大解除了。
只是这代价是用自己的安危和绍仁的命换来的,高殷於心不忍。
李祖娥从宣光殿派人来召他,高殷推脱不去,只说有重要的事情。
的確很重要,刺客石梅还在自己的宫里,高殷赶回东宫,只有良娣出来迎接。
“太子妃呢?”
郑春华低头匯报:“刺客和反贼的残党都被关押著,太子妃和羊校尉亲自在监牢门口把守,没让任何人进入。
高殷点头,侧耳问起:“竇孝敬有没有要进去?”
郑春华同样小声回应:“是有。昨夜送来宵食,又问是否换班,都被太子妃赶了回去“把他的人都赶到东宫外围去!”
娄昭君已经势衰,自然不用怕她的人,之后找个藉口就让小竇捲铺盖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