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0章 稍息
宇文邕苦笑,他当然知道高殷说的是屁话,但自己和他都是天下贵人,此刻的窘迫必將被记录在史书上。
他从没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留名青史,早知道就该自,可將领们不会眼睁睁看著他死,而后齐军进来监视,想死也做不到。
宇文邕缓缓起身,面朝高殷下拜。
隨后抬起头来,一字一句道:“请赐一剑,但求一死。”
而高殷的动作比他更激进,著实惊嚇到了在场眾人:只见他快步走近宇文邕,握住他的双手,
十指相扣。
宇文邕受宠若惊,急欲挣脱:“死人手,何敢迫至尊!”
高殷笑著回答:“两国非有怨恶,直为百姓来耳。我终不加害,留待有用之身,尚有归国之日,勿怖也!”
宇文邕志志的內心,终於得到安抚。
他若死在齐军进来之前,固然是承担了所有责任,但同时也失去了解释权,晋系可以肆意將战事不利的锅甩在他头上。
而若是面伸齐军,义辞而死,也能搏个美名,留个全尸。
不过要是有的选,他终究是不想死。若是齐周日后谈妥,他还有归国的机会,即便受尽白眼,
终究是留下性命,日后大有所为,也说不定。
尔朱氏肆虐之时,谁人能知日后会是高齐和宇文周的天下?而二者之间,又会是谁笑到最后,
国祚绵长呢?
宇文邕不知道,但他愿意捨去所谓的尊严,只为等待將来可能的转机。
高殷的態度,则让他鬆了口气,对投降齐军的士兵而言,也有了一个交代。
主帅既降,其下多数周將便也隨之归顺,有车非摇、独孤仁恩等將,这时候也一併改回本姓,
叫回周摇、刘仁恩。
这命令让降將们百感交集,能回归本姓当然是好事,可这样也等於剥去了周国的政治外衣,断绝了逃回周国的本能,同时切断了和周国的精神联繫,毕竟周国都是鲜卑姓氏,自己不改,融不进去。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试想一下,若自己死皮赖脸地跑回周国,再度拋弃本姓,接受鲜卑姓氏,那被骂数典忘祖都是轻的了,百年以后指不定成为贰臣典范。
宇文泰利用改姓强化將士归属感,固然是一招妙手,但政策总有利弊,此时被高殷所利用,缺陷无限放大,把这些降將拱上道德高地。
不止將领如此,士兵们也都可以改回本姓,或追隨所属主將的新姓,爱用哪个用哪个,甚至允许他们继续以鲜卑姓氏自称,只是很多周兵都选择了回归本姓。这也在潜移默化中,斩断了周兵和周將间那种隱晦的联繫,周国的体制影响已不存在,双方变得更加孤立,再打乱后塞入敢死营,就能更容易被齐军吞併。
战爭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在此处短暂歇息二日。
事后的伤亡清点又差点让高殷哭出来,齐军的实力其实远强过此时的周军,哪怕没有高殷的清华军,光是斛律光的普阳万兵都可以打垮南阳堡,只是那样需要大量时间,迁延日月恐生变数而已。
加上高殷的人马与攻城器械后,便能在十日內攻下南阳堡,只是高殷不想等那么久,城中人是宇文邕,让高殷略失沉稳,急切想要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