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建啊,现在国家恢复高考了,你干脆也去考大学吧!” 吃晚饭的时候,冯玉芬心情激动地对儿子说。 海兰海生还没毕业,离高考还早呢,倒是宋海建,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妈,我就不考了。” 宋海建不想隐瞒母亲,“我最近在计划换一艘大点儿的船,没有精力去复习备考。” 闻言,冯玉芬多少是有点失望的。 作为一个母亲,比起让儿子出海赚钱,她更希望儿子能够过一种轻松的生活。 一旦成为大学生,以后就有国家分配的工作,根本不需要这么辛苦地捕鱼。 虽然海建运气好,每一次出海都能收获满满,但那始终是拿命在赌啊! 以前同意儿子出海是没办法,毕竟家里困难,儿子又那么坚定…… 但现在家里有了这么多存款,儿子没必要那么拼了呀! “海建,你听妈说,你这么聪明,只要考上大学,以后就成了城里人,再也不用出海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尽管宋海建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可他并没有急于回绝,而是耐心地倾听母亲述说。 冯玉芬一边给儿子碗里夹菜,一边苦口婆心地劝。 “别人想上大学都没那本事,可你不同啊!妈知道,你平时根本没放多少心思在学习上面,可就算这样,我儿子的成绩也不差!” “但凡你多用点心,考个大学对你来说并不难!所以,儿子,要好好珍惜老天爷给你的天赋啊!你成了大学生,你爸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冯玉芬说完,就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儿子。 宋海建抬头,看到母亲的表情,忍不住笑了。 “妈,你说,我们考大学是为了什么?” 冯玉芬愣了愣,她又没读过书,只是听别人讲,国家会给大学生分配工作,只要家里出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 因此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后,人们就一改从前的态度,认为读书有用了。 如今村里人都在羡慕她呢! 毕竟她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却都供三个孩子上了高中! 并且孩子们个个学习成绩不赖。 眼看着未来家里要出三个大学生了,最近连公公婆婆都勤往她这儿跑,对她的态度和颜悦色的。 再加上考大学后,就不用出海,她自然也就一心盼着孩子们上大学。 等冯玉芬将这些“好处”说出来,宋海建不紧不慢地扒光碗里最后几口饭。 然后手背一抹嘴巴,开口了。 “妈,这么说吧,考大学就像是上面给我们寒门子弟,开了一条通往金字塔顶层的路,我们现在是在金字塔最底下那一层,如果考上清北,那就能一口气越过四层,爬到第五层。” “但到了第五层以后,除非是特别有能力,被国家看中,那才有可能到前三层。” “可更多的,是被困在第四、第五层,照样给第三层的有钱人打工。” “现在问题来了——” 宋海建对着母亲微微一笑:“我们家如今存款五万多,你觉得在这个年代,我们算是哪一层的人?” 冯玉芬听得一愣一愣的,什么金字塔? 不知道啊! 宋海建看母亲一脸茫然,只好拿出纸笔,现场给她画了一个金字塔。 经过儿子的详细讲解后,冯玉芬恍然大悟。 然后,她犹豫地回答儿子上一个问题:“那我们是在这里?” 她点着的地方,就是第四层。 在冯玉芬的认知里,这么多钱,肯定算得上是有钱人了。 宋海建摇摇头。 他点了点第三到第四层。 “我们现在算是中层,最多是第四层的。” 冯玉芬有些吃惊:“才第四层?那上面的人得多有钱啊?” “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权力的问题。” 宋海建叹了一口气:“可问题又来了,以你儿子的能力,即便是能考上大学,也不可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所以一下子跃升为第五层阶级的梦想破灭了。” “如果我终其一生都在职场或者官场拼搏,那我的确有机会往上爬,可我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在这一块爬到高处,肯定没有那些天赋异禀的人快。” “没有后台、天赋不够,我去跟人家竞争,完全是求虐。” “但我当渔民就不一样了。” 宋海建咧嘴:“妈,大家都说我是龙王爷选中的使者,你也说我爸在大海里庇佑着我,所以说我天生是水命。在海上,虽然有危险,可我生存的几率比别人高。” “并且,我出海挣钱也比别人容易。靠这个,我能迅速积累财富,当财富足够多了,就能实现阶级跃层。到时候,我想爬到前三层也是没问题的。” 冯玉芬认真听着儿子的说明。 最后她明悟了:“也就是说,你当渔民,会比考大学过得更加轻松?” “差不多吧!一个是在自己舒适圈,一个是从零开始,换你,你怎么选?” 宋海建这话一出,冯玉芬就认命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叹息一声:“好吧,那妈还真不能强求你去考学……好在,你还有妹妹弟弟,让他们努力,以后考大学当个政府人员什么的,多少能帮你点忙。” 冯玉芬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 于是,在村里的知青都沉浸在备考的紧张氛围中,宋海建依旧保持着之前的生活节奏。 和村里其他人不同的是,人家出海是碰运气,他出海是进货。 当然,辛苦还是辛苦的,而且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令人扼腕的情况。 比如,在一万米范围内看到金枪鱼群的出现时,宋海建却只能干看着。 因为他很清楚,以这艘破船的速度,是追不上金枪鱼群的。 即便追上了,他也没办法将鱼群带回岸上。 毕竟这个鱼群距离岸边实在太远! 每到这个时候,宋海建就会抓心挠肝,想赶紧弄个自带冷冻库的先进大船。 奈何,那样的渔船起码还要二三十年才能出现! 如果想要提前用上,那只能自己开公司,找人研发了…… 这其中的难度之大,宋海建光想想就头皮发麻,自然不会不自量力。 尽管有透视眼这样的外挂,但受限于渔船的落后,宋海建想突破上限,只能想办法“以量取胜”。 于是,宋海建循着前世的记忆,到十几里外的白岩村买第二艘船。喜欢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