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 “海建,你上了船千万记住,要听你长征伯的话!” 前天刚放假,今天宋海建就迫不及待地跟着蒲长征准备出海,一大早,冯玉芬便领着儿子来到码头。 看着儿子上了船,冯玉芬依然难掩担忧,只能一再重复她说了好几遍的话。 宋海建站在甲板上对母亲挥了挥手,“放心吧妈,回去吧!” 蒲长征也安慰她:“我会看着他的,如果有什么事,我们马上掉头回来。” “不会有事,能有什么事?冬天风平浪静的,你们都会平安!”冯玉芬忙不迭地说道,也不知是在宽他们的心,还是在自我安慰。 就像她对婆婆马淑兰说的那样,孩子出生后就是一个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母亲,也不能强行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 去吧,去吧…… 像雏鹰一样,学着展翅,学着翱翔,学着变成一头雄鹰! 冯玉芬一只手在空中使劲挥舞,一只手捂着嘴巴堵住哭声。 码头渐渐远去,母亲的身影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宋海建感受着海风的吹拂,盯着岸上那个小黑点语气无奈:“我妈肯定又在哭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旁边的蒲长征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先告诉你待会儿要做些什么。” 在蒲长征教他的时候,他分出心思观察海下鱼群分布的情况。 东边五百米处有带鱼群,东南方四百八十米处有红鱼群,南边一千二百米处是杂鱼群…… 是了,他现在的透视眼范围扩大了。 刚重生那会儿,他的透视范围是方圆千米以内。 过了九岁生日,就扩大为两千米内。 两个月前,他刚过完十岁生日,范围就再度增加一千米了。 现在他能透视方圆三千米以内的大海。 目前海平面到海底不到一千米,所以他很容易就看清海底有什么。 基本都是些海蟹、海虾、甲壳类海洋生物。 宋海建的走神被蒲长征看在眼里,他有些不满,当场就提出要考他。 本以为宋海建一问三不知,没想到,他每一个问题都答对了。 蒲长征面色好看多了。 “行吧,看在你小子够机灵的份儿上,我就不罚你了。” 宋海建是个新水手,尽管只有十岁,但按照船上的规矩,新人都是要负责杂活儿的,被罚也是常态。 只有经历这一步,才能熟悉船上的所有事务,熟练掌握出海捕鱼的生存技能。 这对宋海建来说自然是小儿科。 不管蒲长征给他安排什么任务,他都能圆满完成。 如此出色的表现,让蒲长征意外且满意。 “行啊海建!看样子你真是天生吃这碗饭的。” 吃午饭的时候,蒲长征笑呵呵地夸奖道,“这下我对这趟出海更有信心了,原本我以为你会撑不过两天,计划着第三天就回程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可以照以前的节奏进行了。” “不用啊长征伯,我估计我们三天就能回家了。”宋海建笑眯眯地说。 蒲长征和几个老水手都笑了。 “怎么,你不是适应得很好嘛,这么着急回家啊?” 宋海建摇摇头,“我估计,三天过后,这船就装不下了。” 此话一出,众人哈哈大笑,都觉得这小子太天真。 …… “长征伯,你怎么不笑了,是不开心吗?“ 只过了一天一夜,宋海建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话。 如今他们的船舱已满了一半…… 蒲长征和几个老水手都是一副呆滞的表情。 面对宋海建的提问,众人沉默…… 宋海建见没人搭理自己,呼哧呼哧扒完碗里的饭,一抹嘴,站了起来。 “我吃饱了,我们继续吧!” 话音一落,几人面面相觑。 看宋海建走远了,便忍不住小声嘟囔起来。 “船长啊,这小子邪门咧!” “可不是嘛!我们照着他说的方向航行、下网,又在他指挥的时间起网,居然真的次次爆网!” “我老金捕了几十年鱼,都没见过这么邪门的人,好像我们不是出海捕鱼,是上他家后院下网一样……” 蒲长征叹了一口气。 “我现在可算明白,他爸怎么那么早就走了。” 闻言,众人都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蒲长征苦笑:“估计这孩子命格太重,福祥压不住啊!” 一句话就把宋海建从“邪门”变成“命格贵重”了。 这二者的区别可大了,前者象征着不祥,会让人忌惮、害怕;后者代表了祥瑞,会让人敬畏向往。 出海的人们有自己的信仰,像他们当地,就是信奉海龙王。 有些地方,则是信仰妈祖。 不管哪一种,都是渔民发自内心敬仰的神灵。 蒲长征也见识到了宋海建身上的不凡,他心惊之余,就是想着要怎么保护这个孩子。 因此蒲长征悄无声息地引导大家,把宋海建当成一个被龙王爷选中的“贵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某方面来讲,这何尝不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只要和海建搞好关系,以后和海建一起出海,就不怕空船而归了。” 闻言,众人愁绪消散,眉开眼笑。 “船长说的对啊,这一定是龙王爷赐给我们的福星啊!” “我就说嘛,能让我们次次爆网的,怎么可能是邪祟。” “还好没让那孩子听见,不然心里该多想了。” 看见大家转变了态度,蒲长征便放下心来。 他站起身,“走吧,去看看小福星怎么安排。” 等他们过去时,宋海建已经根据所见的鱼群分布情况,规划了一条新的航线。 北边是他们来的方向,目前有三个选择,东、南、西。 按照正常的路线,船长一般会选择继续往南走,但眼下,东边到东南边这个方向,分布了四个大的鱼群,其中一个还是稀罕的大黄鱼鱼群! 而西边则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金鼓鱼群。 至于南边,都是些不怎么受欢迎的红鱼、泥鯭。 于是宋海建指着东边大黄鱼群的方向:“伯,我们先去那儿吧。” 蒲长征果断同意:“好!” 他回到驾驶舱,指挥老金调转船头往左边前进。 在船行驶了五百米后,宋海建就让他们下网。 这个时机刚刚好,如果网下得早,就无法将整个鱼群囊括其中;若下得晚了,渔船带起的波动又会惊走鱼群。 拥有透视眼的宋海建在捕鱼这一块,简直是开挂般的存在!喜欢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