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一得自由,整个人往后一纵,拉开将近十丈的距离,双眼扫过李雾龙和段誉后,眼皮低垂,不让对方发现双眸深处的怨毒和仇恨。 “居士果然是信人。” 刚刚抬步准备暂退,日后再伺机报仇的鸠摩智,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又收回了迈出的步伐。 鸠摩智不待李雾龙回应,又道。 说罢,鸠摩智直接转身离去,几个闪烁间已经消失不见。 当鸠摩智还是少年时,曾经跟随吐蕃国密教宁玛派上师一起,借着吐蕃西夏和亲的队伍,进入西夏的皇宫中。也是机缘巧合,误入一处雅致的上书房内,发现书房上的石壁上刻了无数人形,有的打坐,有的腾跃,姿势千奇百怪。这些人形大都是围在一个个圆圈之中,圈旁多半注着一些天干地支和数目字。 几番尝试不得,鸠摩智自然心中不甘。不过自幼接受密教的知识,自然知晓若是功力不到,强行修习上乘武学只会有害无益。但自小就痴迷于武学,狂热追求至高武功的鸠摩智,又怎么能忍受入宝山却空手而回?愤怒下拍打到某个凸起的人形图像,顿时触碰到机关,从弹出的密柜中寻得小无相功,顿时如获至宝,翻阅一遍就记在了心头。 毕竟,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招一式都有相应的内功。比如说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内功,摩诃指有摩诃指的内功,大金刚拳有大金刚拳的内功,泾渭分明,截不相混。 而鸠摩智以小无相功为根基,在配合七十二绝技的运用法门,顿时感受到其中的威力,从此更加热衷于收集更多绝技,览尽天下武学瑰宝。 对于年少时的在西夏的奇缘,鸠摩智一直念念不忘。不过宁玛派上师临终前,曾经叮嘱鸠摩智,西夏皇室背后有武学高人,一身修为惊天动地,万万不可挑起吐蕃西夏的纷争。作为上一任吐蕃国师,宁玛派一身修为不在鸠摩智之下,他所留下的话语自然让鸠摩智深信不疑,虽然心中极为渴望,但这些年一直没有踏入西夏境内半步。 鸠摩智一边奔走,一边盘算,想到得意之处,不由得心头发热,恨不得李雾龙能够马上动身去西夏。心里也在盘算着,如何发动吐蕃的人手进行监控。 哪怕是不谙江湖中事的段誉,都能感受到鸠摩智的恶意。看到李雾龙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道。 李雾龙自然知道,西夏皇宫内,可是李秋水的老巢。作为西夏的皇太妃,那可是横行无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便是武功更高一筹的童姥,潜入西夏找李秋水晦气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毕竟西夏虽小,但兵马剽悍勇武,不管是一品堂还是西夏的御前护卫,都可以称得上一声高手如云。若是贸然前往,必然是一脚踏入深渊中难以脱身。 李雾龙牵过鸠摩智留下的一匹马,略作安抚,然后翻身上马。 按理说,为了不让伯父和母亲担忧,段誉应该立马返回大理才是。但一想到家中那两个险些成为妻子的妹妹,顿时让段誉十分的尴尬。而鸠摩智虽然离去,但未必不会杀一个回马枪。一想到落单时遇到那番僧,段誉顿时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 李雾龙自然不会拒绝。 两人策马奔腾,转眼就消失在原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