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对于这段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许大茂可谓知之甚少。他所知晓的仅仅只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整整十年间的大量重要信息几乎荡然无存! 如今凭借着对当下某些情形的了解以及来自后世的点滴记忆,许大茂终于得以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拼凑起来,并从中梳理出一些他看来的关键要点。 报纸上的观点主要是会不会发生北方大国的和平演变,当时的北方大国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个地方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国内就没有这样的情况。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北方苏联想要改变,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从底层开始的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个外国的观点很多国人认可的! 许大茂大茂作为出版社的翻译,当时的出版社还负责着报纸印刷的业务,先期的战场就在报纸之上,时间准备的也很长,不像是说是骤然发动的,这个时间准备要在60年和61年就有体现。 许大茂作为一个海内外知名的作家,也曾被联系写作一些文章,但许大茂严辞拒绝了,按照许大茂的说法自己的文章只适合小孩子看,写不了严肃文学和社会评论文章。 不入任何党,不参政,不议政是许大茂自己个人对自己的定位,也是许大茂向每一个想邀请他的人做出的解释,其实他这种行为是两边都不讨好,只是因为他的名气大,目前没有人敢对他动手而已。许大茂也就是自信没人能打得死他,所以才敢做这样的决定。 当时舆论阵地先在报纸上开展,参与最多的人数就是文化界的人士,把人划分出最简单的阶级,先认定阶级再看是不是要团结,争夺话语权的人在报纸上打的火热。 前文就说过这个年代每一个人都比较关注政治实事,再加上当时的文化已经向下普及,虽然文盲率还特别高,但确确实实起到了一定效果,从学生到老人,工人到农民都会受到宣传的影响。 这个年代每一个人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哪怕当时最简单的一张选票纸张打印的特别简陋,许大茂也是比较新奇的。 这个时候不像后世,普罗大众提起来选票和参政议政都会第一反应,莫挨老子,滚远点,爱咋咋地这种心态。现在大家都觉得,手中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利,在报纸上发言的和社会上讨论的就多一些。 当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炮轰,炮轰不是只用大炮轰,炮是指的…思想,轰则是指的衡量。炮轰某一个人,就是用思想衡量一下,你这个人够不够格?如果你的思想没有问题,才能考虑你的各种别的东西,不然你不管做的好还是坏都是白搭的。 在许大茂所生活的那个特殊年代里,人们对国家的拥护程度令人惊叹不已!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仿佛都紧绷着一根弦,所有人都信战争即将在下一刻爆发,这种认知几乎成为了全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那时规模庞大的军队不仅在北方进行着重兵布防,南方同样如此。为了增强新中国的战略纵深,无数的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三线城市的建设当中。 甚至连轧钢厂这样的企业单位中的工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招募自愿前往三线参与建设工作的人员。刘海中家的长子便是众多响应国家召唤的青年之一,他和自己的爱人一同奔赴三线,投身于那火热的建设事业之中。 在国家战略层面始终将国防建设置于首位,并全力推进三线建设进程,增加国家的战略纵深,加强国家战备力量。 与此同时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以及部分生活资料的价格,通过这种方式,补贴过来重工业生产,来增加中国工业产能和国防力量。 为了预防战争和各种变化,为了强化党在基层组织中的领导力,当时的会议做出重要决定:在已经完成“四清”工作的地区,要积极而谨慎地发展新党员。 目标是让农村人民公社的每一个生产队都能建立起党的小组或者拥有党员。这样一来,党组织就能够更好地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就在此时的南方,美国对越南的肆意侵犯引起了新中国的高度关注。中国将这场冲突视为类似于当年朝鲜战争那样的局势,因此毫不犹豫地向越南提供了全力支持与援助。 预感到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国家,出于将政治工作置于首要地位的考量,当时的报纸《决定》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其一,所有涉及工业与交通领域的部门, 均需以解放军为榜样,坚定不移地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首位;其二,从中央至地方,各级党委务必全力构建起工业交通系统的政治机关。 于是乎,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个单位纷纷设立了名称各异的政治局。这些机构有的被称为政治部、有的则叫做政治处,还有的设置了政治教导员以及政治指导员等职位。 不仅如此,就连农业、商业等其他所有相关部门,也都无一例外地建立了各自的政治部。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国家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且高度重视政治工作的体系架构。 至此,全国上下都连成了一张网,报纸上当时有一篇文章特别出名,许大茂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发布,是不是蓄谋已久。《海瑞罢官》这篇文章的发表,这篇文章造成的影响是空前的,发表之后随之而来的群众性的批判运动。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喜欢诸天日记本从四合院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诸天日记本从四合院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