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舌绽莲花的孟奇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自己辛辛苦苦,做牛做马,好不容易才能识字练功,这些低贱者也配? 茫然四顾,他似乎看到了一些士人,一些破落贵族。 接下来的事情愈发让田简震怒,除了传授,还有指导,甚至会亲身演示,而周围众人或听得津津有味,比较自身所学,或专注沉迷,恨不得生四对耳,长两颗心,有的则找来树皮木板等物,时不时在关键处刻下自己才懂的符号,以便事后回忆。 时间推移,一番修炼方面的问答后,在田简惊怒交加又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女子结束了《墨书》第二章的传授,转而讲起“墨义”。 “墨义?” 田简收敛心神,强迫自己听讲。 可他刚刚平复了之前的波澜,又是一番骇浪来袭,惊怒得他差点跳起,脱口喝骂。 “兼爱?天地无别有情,人亦如此,虽有亲疏之别,但得常怀仁慈怜悯之心?贵不轻贱,富不辱贫?” 田简的表情陡然变得狰狞,强忍住了怒骂的冲动: “荒唐!诸侯贵族们天生高贵,岂能与贫贱者并列,兼爱他们?” “不掀不义之战?当今天下无义战!” “非命?功合天志,有鬼神赏,命不注定?这,这似乎有点道理……” 田简听得时而怒目,时而扬眉,狰狞时恨不得撕碎台上的女子,欣喜时又想对她顶礼膜拜,只觉她说到了自己心坎,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道理,自己只要努力,还有继续上进的机会! “诸侯纷争,常百里了无人烟,白骨盈野,无人收葬,此非特例,相信在座诸位不乏有所经历者,只有兼相爱,交相利,不掀无义之战,方能避免……” 台上的阮玉书悄悄松了口气,今日轮到她讲学,可她并不擅长这个,终于讲完后的放松不亚于一口气吃了十块龙鱼干。 她并没有主持述苦大会,也没讲神佛仙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仅是话里话外带上几分意思,免得在事情有成前激化与贵族之间的矛盾,而消灭列国,一统天下,还苍生太平之意更是不能说,陈国乃小国,压根儿不会有这方面的野心,说了只能适得其反,用简单的“非攻”就足够了。 这一个多月来,他们没有直接求见陈王,毕竟他非“礼贤下士”的博乐君,作为无名小卒,被直接打发的可能极高,所以,花费时光,专心讲学,扩大声势,塑造名望,既可增强自身实力,又能引陈王主动召见。 而效果也出奇得好,在赵柏等人的宣传和努力下,讲学由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不仅平民百姓来学,不少有学识的大夫士子亦会旁听,交口称赞,钦佩不已。 于是,孟奇等人名声越传越广,渐渐有贵族前来,甚至不乏自附近城池赶来者,“五位贤者”与苏先生的称呼流行于大街小巷。 见阮玉书结束讲学,一位位听讲者慌忙站起,拱手相送,目含倾慕,态极恭敬。 田简心中风浪阵阵,整个人又惊怒又茫然,不知如何离开的竹林,返回的司寇田府。 “教文字,传功法,不收报酬,任人旁听?” 留着黑色胡子的田横仅是听了田简前面一段的汇报就瞪眼怒目起来。 田简深埋头颅: “是。” “大胆,狂妄,逆人!” 田横气得来回踱步,痛心疾首道: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当真礼崩乐坏!” 按照周礼,哪能随意传授功法,教导文字,这是诸侯贵族子弟才享有的特权! 人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不断的想着往上爬,可爬上去了之后又会忘记自己当年的苦难,转过身来压制下面的人跃升阶级。 “屠龙者终成恶龙。” 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看着天下纷乱,不少国家开始不遵礼法,为了强大而无所顾忌,田横早就有类似感叹,但这种带着巨大冲击的事情发生在他眼皮底下时,还是让他震怒得不能自已,愈发感觉礼崩乐坏,世事黑暗。 他走了几步,压住情绪:“继续讲。” 田简看了看主上脸色,先挑非攻和不义之战来讲,然后才是兼爱、尚贤、天志、明鬼、节用等内容。 田横脸色越来越铁青,可没有再爆发怒火,而是强忍着听完。 “不拘身份使用有才华之人……哼,这是要挖我们祖先的陵寝啊……”田横从牙齿缝里迸出一句话来。 田简赶紧道:“主上,要不要驱逐他们?” “因为讲学而驱逐他们?会不会给唐国借口?等一下,他们来自楚国?”作为楚国的附庸,陈国常受唐国敌对,司寇田横可不敢盲目行事。 “是,确实来自楚国。”田简没有隐瞒。 田横踱了几步,沉声道:“反正只是讲学,非是游说,先派人去楚国询问,得了确切消息后再驱逐。” “是。”田简转身打开离去。 这时,田横的小儿子田括恰好路过,嘴里喃喃自语着:“天地不仁……无别有情……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真是大才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孽子,你说什么?”田横顿时暴怒,一巴掌呼了过去。 田括实力不错,接近外景,但碍于礼法,不敢躲避,硬挨了一记耳光,被打得嘴角溢血。 “尚贤?真尚贤还有你这蠢材的机会?”田横怒骂道。 田括梗着脖子,倔强看着田横:“父亲,天下之势早就变了,没有实力和才华者纵使窃据高位,也无法长久!不是靠着礼法就能约束别人不觊觎的!” “当今之道,唯‘贤’居之!” “苏先生讲了,天下大势,如滔滔江水,顺者昌,逆者亡,我们不能以螳螂之臂挡马车之行啊!必须不拘嫡庶,唯才是举,这才是存活壮大之道!” 田横看着已经不敢认的儿子,嗫嚅着嘴唇:“孽子,孽子……” 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认可这种可能动摇自身阶级的学说,不过年轻人却不一样,他们还怀揣着梦想,没有被现实和阶级磨平棱角。 而孟奇等人的讲学,不仅仅在于扬名,同时也在将这些学说传达给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认可,以星星之火点燃整个中原。 在讲学的过程中,林霄也逐渐的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孟奇等人的无条件信任,他的智慧和能力也得到了其他几位外景的认可。 孟奇对于林霄的想法也很兴奋,他知道商毅的这个他我是不会离开封神世界回到真实界的,也就是说他们任务完成回归之后,林霄依旧会在封神世界之中,发展墨家,从而为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们限于任务时间不能够在这个世界过多的停留,故而开始的打算也不过是完成任务,顺便尽可能的保下追随他们的墨者。 但是,现在无论是孟奇、阮玉书、江芷薇、齐正言还是赵恒,都是真心的在全力完善墨家学说,发展墨家。 他们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传承,知道在封神世界留下自己的事迹和传说,会给未来的修行带来无尽的好处。 更何况,除了赵恒之外的孟奇等人在雪中世界可都是有着他我存在的,亲身体验过这样的好处。 而且,阮玉书的他我已然被点化成功,同样加入了墨者,虽然没有崭露头角,但是与林霄走的很近。 赵恒还在疑惑阮玉书为什么没有吃醋,而孟奇、江芷薇和齐正言都明白那是阮玉书在封神世界的他我! ………… 隔了几日,还未收到楚国回复的田横就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陈王召见竹林讲学者! “王上,王上竟然召见他们……” 田横双腿一软,跌坐于草席上。 他担心的根本不是什么礼崩乐坏,而是担心陈王重用苏墨,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和权势,以及在陈王心中的地位。 陈国宫廷内。 孟奇等人刚拜见过陈王,分坐案几之后,就听陈王道: “诸位大才,吾有所耳闻,然陈国安乐,贵庶和睦,诸位之学怕是派不上用场。” 他留着标志性的五络长须,神完气足,乃是一位宗师。 这正是孟奇等人精心挑选过的小国,国君实力胜过贵族的小国! 等陈王说完,孟奇微微一笑,脸色变得严肃,沉声道: “陈国危若累卵,大祸只在旦夕之间,何来安乐?” 陈王脸色一板:“吾常闻说客爱以大言唬人,莫非苏先生欲效法他们?” 他并不像其他国君一样称孤道寡,而是自称吾,显得对礼法不太重视,言下之意是,苏先生你们乃有才之人,不要自降身份,与说客为伍。 孟奇表情肃穆,只是看着陈王,一言不发。 对于这次的会面,他们早就预演推敲过多次,江芷微等人亦是神情严肃,不露半点笑意,殿内一时鸦雀无声,气氛沉凝。 陈王轻吸口气,正色道:“楚唐虽如虎狼,然吾国已依附于楚,既断了后顾之忧,又得抗衡强唐之援,何危之有?” 纵使跪坐,孟奇的腰背也挺得笔直,闻言摇头:“若楚唐克制,少兴刀兵,则此势可久,然今时两国常有冲突,边境生灵涂炭,各自受损,无有益处。” “双方皆无利之事一长,必有变化。” 陈王稍微变化了坐姿,由斜靠变成端坐,似乎专心了不少。 孟奇恍若未见,转而问道:“若唐弃楚攻陈,大王如何自处?” 陈王不见畏惧,淡然镇定:“据城自守,待楚之援军,双方互为盟友,楚必不会坐视不理。” 若楚国抛弃盟友,其余小国怕是都会转向唐国,它的处境将愈发艰难,所以陈王丝毫不怀疑楚国派强者救援的可能。 孟奇没有反驳这点,露出一丝微笑:“若楚唐在陈地交战,则涂炭的生灵非属自身,还能掠夺矿山良田、天材地宝、人口才俊,岂不比过往有利?” “以大王之见,是舍有利就无利,还是趋利而逐之?” “如是再三,举陈国之力,可守几次?” “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大王还视而不见?” 他声音渐渐拔高,铿锵有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王深吸了口气,似在压抑愤怒:“楚能攻唐地而救陈,不用在此交战。” 围魏救赵之故技耳……孟奇不动声色道:“两国交战日久,边境诸城皆是守备森严,大地残破,难见收获,而唐国则能长驱直入,掠夺陈地,然后赶在楚国强者深入前退回夹击。” “如是再三,举陈国之财,可事唐几回?” 陈王高声道,语气变得激烈:“楚唐之间有小国十几,多弱于吾国,以唐之智,岂会舍易而取难?” “此等小国,旦夕可灭,明年此时,大王还会存侥幸乎?”孟奇正襟危坐,双手放于膝盖,言辞同样变得激烈!陈王脸色一板:“吾常闻说客爱以大言唬人,莫非苏先生欲效法他们?” 他并不像其他国君一样称孤道寡,而是自称吾,显得对礼法不太重视,言下之意是,苏先生你们乃有才之人,不要自降身份,与说客为伍。 孟奇表情肃穆,只是看着陈王,一言不发。 对于这次的会面,虽然林霄没有帮助他们,避免六道轮回之主克扣善工,他们早就预演推敲过多次,江芷微等人亦是神情严肃,不露半点笑意,殿内一时鸦雀无声,气氛沉凝。 陈王轻吸口气,正色道:“楚唐虽如虎狼,然吾国已依附于楚,既断了后顾之忧,又得抗衡强唐之援,何危之有?” 纵使跪坐,孟奇的腰背也挺得笔直,闻言摇头:“若楚唐克制,少兴刀兵,则此势可久,然今时两国常有冲突,边境生灵涂炭,各自受损,无有益处。” “双方皆无利之事一长,必有变化。” 陈王稍微变化了坐姿,由斜靠变成端坐,似乎专心了不少。 孟奇恍若未见,转而问道:“若唐弃楚攻陈,大王如何自处?” 陈王不见畏惧,淡然镇定:“据城自守,待楚之援军,双方互为盟友,楚必不会坐视不理。” 若楚国抛弃盟友,其余小国怕是都会转向唐国,它的处境将愈发艰难,所以陈王丝毫不怀疑楚国派强者救援的可能。 孟奇没有反驳这点,露出一丝微笑:“若楚唐在陈地交战,则涂炭的生灵非属自身,还能掠夺矿山良田、天材地宝、人口才俊,岂不比过往有利?” “以大王之见,是舍有利就无利,还是趋利而逐之?” “如是再三,举陈国之力,可守几次?” “灭亡只在旦夕之间,大王还视而不见?” 他声音渐渐拔高,铿锵有力! 陈王深吸了口气,似在压抑愤怒:“楚能攻唐地而救陈,不用在此交战。” 围魏救赵之故技耳……孟奇不动声色道:“两国交战日久,边境诸城皆是守备森严,大地残破,难见收获,而唐国则能长驱直入,掠夺陈地,然后赶在楚国强者深入前退回夹击。” “如是再三,举陈国之财,可事唐几回?” 陈王高声道,语气变得激烈:“楚唐之间有小国十几,多弱于吾国,以唐之智,岂会舍易而取难?” “此等小国,旦夕可灭,明年此时,大王还会存侥幸乎?”孟奇正襟危坐,双手放于膝盖,言辞同样变得激烈! 陈王怒目而视,手按剑柄,但良久之后,他长叹一声,起立拱手: “先生对天下之势果真洞如观火,大国如巨石,未曾闻两石时常碰撞而中央之卵能幸存者,先生可有教我?” 他态度诚恳,显然对陈国局势早就有所了然。 孟奇对此毫无惊讶,因为陈王既然请自己几人入宫,就说明他了然处境,刚才只是试探自己等人对局势的把握而已! 他端起面前青铜酒盅沾了口酒,藉此组织接下来的关键说辞。 放下酒盅,孟奇缓缓开口:“举国内附楚唐之一乃永绝‘后患’之策,然陈国贵族可做而大王不能做,贵族归附,尚可保全封地采邑,大王能保住陈国乎?” (本章完)喜欢诸天金钱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诸天金钱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