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比李笃还相信李博士,相信她如果选择成功,她就会成功,如果选择失败,就会失败。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不会评价,也不管。李笃想,再没有比这样一句话更能给她安全感的了。四舍五入,圆圆真的爱她。一直都是。背着二十公斤哑铃骑行十五分钟其实有点费肩膀。转念一想这也算是发展朋友圈,李笃又不累了。岑部长有个李笃见过的官方背景办事人员里最稀缺的特质:无为而治。很多时候,她不因为职位背景,假定你必须这样那样。如果岑部长想把一件事做成,她会找出其中的优势和利害关系,趋利避害,不断通过各种柔和的方式方法强化突出优势,但不会把力直接作用于你本身,给你开放的选择性。李笃选定某些课题或做某些实验也是这样,她不假定课题一定实现,不强求实验结果。她会在种种元素里凭经验和推理,再加上一点点直觉排除干扰因素,选择有利因素,最终将结果导向自己的设想。过程中既不违反已知的客观规律,也不过分自我主观主义,让事情自然地发生、自然地进展、自然地开花结果。岑部长的做事风格,就像阳光雨水,只是催化剂,只是发光发热得恰到好处,下雨下得恰到好处。当然了,前提是,你在她所照拂的土壤。就像她会把地点直接定在咖啡厅,然后点两种口味的咖啡,让李笃来选,给予充分的自由,同时避免过多的损耗。不像沈晓睿,总要虚伪地问一句“这里行不行,哪里好不好”。李笃没空搭理她。岑部长这次找她恐怕是有政治任务,开场竟用了“辛苦您来一趟”这样的场面话,李笃也不能说自己刚从床上爬起来,委婉回她“出来休息会儿”。不咸不淡扯了几句,岑部长便把话题引到了课题。她说出“听说快的话一年就有成果落地了”,李笃稍感意外。这件事李笃只和沈晓睿提起过,为了搪塞Alice发派的寻找合作伙伴开展商业转型的命令。圆圆会把这样的消息归类为“绝密”,那么,作为政府招商的岑部长为何知晓?岑部长说,是Sil讲的,还介绍说是沈总的老板。李笃当然知道Sil是沈总的老板,Sil也是她老板。她更意外岑部长提起Sil的语调,熟稔、亲昵、自然,以及微妙的停顿。岑部长最后才提出她的来意:“我单位将与央电合作成立数算中心,应该是长三角最大的数算中心。领导让我问问,李博士是否愿意考虑跳槽?”不确定岑部长平时的行事风格如何,单李笃所观所感,一旦有什么事情岑部长认为非常不靠谱或者利益不够答复对方,要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要么不自觉流露出一种“你就当我善意地开个玩笑”的信号,有所铺垫,她提出的请求,即便被拒绝,即便是非常生硬直接地拒绝,也不用在意是否会伤到她的感情或自尊。李笃喜欢这种毫无负担的交往,喜欢这种能够适配她而不需要她费很大力气去兼容的。她想,如果有可能的话,把岑部长发展成为朋友就很不错。于是李笃也很善意地说:“我卖过自己一次,人给的够多了,就这样吧。”如果岑部长把这句话传达给Sil,那今天这次赴约可谓一石二鸟——既完成了发展朋友圈的任务,也向大BOSS表达了忠心。本月社交和职场管理,达成。李笃把这次交流完完整整发给了圆圆,不出意外得到了陛下的朱批:「干得漂亮。」不过这事儿还没完。几天后,李笃忽然收到岑部长短信,「快醒醒!李博士!你要被发卖到锦城了!」李笃把这条信息截图转发给圆圆,顺手抄送给沈晓睿,问:「你们之前着急找合作伙伴,是因为锦城已有合适目标,但主导权不在你手里?」李笃当时便推测,应该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在与沈总竞争。大多时候,即便明知急于求成效果不尽如人意,依然求急求快,多半是有外力施加作用。一个只有框架的半成品和一个能运行、看得到实际效果的产品雏形,自然是后者价值更高。如果商业化转型或产品雏形不在沈总手中诞生,那么前面无异于“给别人做嫁衣”,所以沈总才会着急,授意Alice唱红脸,让李笃选一个合作伙伴,这样主导权还在沈总手里。退一步讲,如果李博士不愿选合作伙伴,李博士可以选择说服LS追加投资,这样,LL及李笃本人也依然在沈总麾下。生意人的头脑总是弯弯绕绕。沈总近来对她挺不错,李笃愿意关键时候支持沈总——沈晓睿如果像岑部长这么直接,她也会跟沈总直接。可惜沈总从未问过。她总不能主动过去说:哎,Sherry,我挺你,都听你的。所以李笃告知沈总,不用着急找合作伙伴,她很快自己就有雏形,到时候能卖更多钱。沈晓睿隔了几分钟回复:「是的。Leslie和Sil今日正和锦城智算中心谈判,智算中心是非常适合落地的场景。」锦城智算中心和岑部长前面提的数算中心难道不是同类场景么?为什么Sil会先去锦城?沈晓睿下一条信息解答了疑问:「Leslie原计划先来申城,但是锦城出了点事情,她直飞锦城。哦对,Leslie就是Sil的老板,这个你应该知道吧?」Leslie就是LS的L,一个手握数百亿美元现金,资产不计其数的北美富豪。沈总又在说废话了。李笃无视,问她:「你就没想过走岑部长这条路吗?」沈晓睿:「?」李笃:「你是没想到还是没走通呢?我就善意猜测你是没走通而不是没想到吧。要不然我真担心你」的智商。后三个字李笃没写进对话框,换成了一个表情包。李笃:「小狗摇头.gif」岑部长跟雇主关系不一般,这么简单的事情,沈晓睿个人精没道理不知道,知道而不去利用,无非是不能。李笃发完信息去批研究员提交的报告,批完抬头一看,沈晓睿的对话框一连串【Sherry撤回了一条信息】。啧。圆圆还没回消息。掐指一算,圆圆去莱晔厂小一周了。天气变冷了,带的衣服够穿吗?别又一件外套可劲儿穿。圆圆前段时间总喜欢跑周边各个工厂,大小都跑,做汽车零部件的、机器人传感器的、数码设备显示屏的……不一而足。李笃隐约猜到了圆圆在做什么,但不完全确定,圆圆在生意上的脑子是她远不能揣摩的,她像个鬼才,总会有异想天开的点子。手头没事,李笃便打开了移动电源的定位器。圆圆仍在莱晔厂。李笃克制住打开实时监控的冲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屏幕。她想知道圆圆对她被发卖到锦城这件事的看法是不是和她揣摩的一样。圆圆大概不会愿意她去锦城。确切地说,应该不会愿意看到她被强制按头去某个地方。圆圆先发了一条语音,但几乎在到达瞬间撤回。随后又发了条语音,然而又是秒撤。最后只留下言简意赅一句话:「爱干干,不爱干让他滚。」跟李笃想得大差不差。李笃慢条斯理地点开微信文件夹,找到撤回了但依然保留的源文件,解析为语音。“你那么大的人还能被卖咯?你就焊死在屋里,谁能把你怎么样,总不能绑架你吧?大不了咱们不干了。干他爹。什么发卖,滚犊子。”“谁要动劳资的人,你把他喊出来,劳资把他三条腿儿折喽。”等等,圆圆到底在哪儿学的这么一口腔调?第89章跟川蜀辣大姐激情对线两小时,对方留下一个没有约束力但也能派上大用场的口头承诺,方规意犹未尽地撂下手机。李博士的信息就在这时弹出。不排除李博士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但“发卖”这词激得方规心头霎时无名火起,李博士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是给人这么开玩笑的吗?火冒三丈地拽出方才跟川蜀辣大姐吵架的气势。都说东北话容易传染,**感染力也不是盖的。发出去即刻撤回,倒不是方规以为不妥,主要是想到李博士那么大个人了,遇事儿还是暗戳戳卖惨撒娇,一点儿长进都没有,不想太惯着她。意思到位就行。至于李博士会不会用技术手段找回,方规管不着。孩子就爱在垃圾桶里偷摸抠糖,怎么管?可惜李博士不偷着乐就罢了,反而蹬鼻子上脸:「圆圆的口音好地道哦。**跟东北话不太一样呢,不是听久了被带偏语调就能这么地道的。」「‘腿儿’的儿化音和‘折’就说得非常精髓,一般人得耳濡目染才能用得这么恰当顺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