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1 / 1)

('刘素娟伸手关上门,轻轻松松拦了去路,“你和李笃有很多秘密,我们是不知道。你自己心里清楚,但你还是来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是吗?”她用那双肖似宋晓梅的眼睛望着方规,“你不是她妈妈,阿规,你也是从小没妈的孩子。”第74章圆圆跑了。李笃用了一周时间确定这件事,又用了三天的时间接受这件事。其实第一周便有所察觉。圆圆在上山路上挂断电话以后,李笃不再打电话,固定每天早中晚发三条信息。没收到过回复不要紧,她还能看到定位,在山上有时细微移动,更多时候停滞不动的手机定位。第二周的第三天,手机定位消失过一阵子,因为电量耗尽,设备信息无法被读取。人类科技有一个致命缺陷:严重依赖网络。不可否认,通信网络发达能够让人类产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错觉——尤其是对于拥有和掌握这种资源的人而言:通过快速响应的系统,如臂使指地向千万里外的终端发送指令,这些指令将以人类无法想象的速度进行拆解、分析,然后执行完成指令所需的各项操作。前提是,信息依照使用者的*期望传递并被终端接收,没有被劫持、篡改,更没有丢失。前提是,终端的某个部件不会因为湿度、温度、磁场、光照甚至某种微生物的侵扰产生故障;不会因为混沌学某个可笑的、荒谬的理论,导致微乎其微的概率发生。简而言之,技术建立在硬件基础上,一旦脱离物理载体,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是污染环境的死物。看着信号丢失的标识,李笃给刘素娟打电话,刘姨没接。她转而给林爽打电话。李笃用的不是常用号码,认出她的声音,林爽秒挂。李笃依次给程文静、林可晴、刘素娟打电话。只有程姨接了。程文静说她不知道圆圆去了哪里——如果不是李笃这通电话,她都不知道圆圆去找刘素娟了。按照李笃对程文静的了解,一旦程文静得知圆圆下落不明,她会去和刘素娟确认,然后也会回信告知情况。李笃耐心等了一天,程文静没有回音。所以就出现两种可能:其一,圆圆在杨梅园,程文静联系到她了,但是圆圆让她不要告诉自己;其二,圆圆不在杨梅园,程文静依然联系上她了——或是通过刘素娟、或是通过林家母女——圆圆让她不要告诉自己。鉴于程文静后续没有回音,她没联系上圆圆的可能性为零,如果圆圆失联,她不会悄无声息。于是第二天,李笃又给程文静打电话。程文静含含糊糊地说:嗯,是呢,在呢。我本来想给你发信息说来着,打个岔忘了。急急忙忙挂了电话。这时候,李笃基本确认一件事,圆圆不想联系自己。李笃拒绝去想为什么。第三天,李笃分别给刘素娟、程文静、林可晴、林爽打电话。无人接听、无人接听、拒接,无人接听。可以确认的是,圆圆平安。这让李笃专下心继续处理工作。李笃一度庆幸,Alice给她安排了满满的行程和一些似是而非的任务。这样的状态堪堪持续到长假。中秋国庆双节合一,LL除李博士外全员十天假。不过中间陆续有研究员和技术人员到岗,虞赢卿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同学仿佛不能适应漫长的假期,也可能关注论文发表进展,隔三岔五要来一趟,填表格、捋数据,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工作。虞赢卿自告奋勇充当了李博士在理工大的内应角色——理工大的行政领导班子对一位离职研究员并未投放过多注意,甚至不关心虞赢卿也加入了李博士的新单位。有两位研究员分别在能源循环领域和生物学颇有建树,她们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产生新思路便第一时间来中心做记录和测试。而当所有人离开,李笃才会走出实验室,一遍遍地走上那座连通楼上楼下的螺旋楼梯,一遍遍走下来。李笃参与了中心选址,当初吸引她的便是这座螺旋楼梯,它在建筑的中心位置,占去了巨大面积,一位参与选址的财务人员非常关注它占据的巨大空间,这意味着减少了使用面积,增加了单位使用成本。彼时,沈晓睿相当关注李博士的喜好,看出李博士受这座楼梯吸引,沈总力排众议一票决定了这里。趋近艺术性的设计让它呈现出DNA般的精妙结构——原主人设计建筑内部装饰的初衷是想打造一座艺术中心,充满感性的存在,本该与科技毫无联系。自然是一切科学发现的源头。某些角度,这座楼梯也像莫比乌斯环——一种只有单侧曲面的存在,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如果将一只蚂蚁投入莫比乌斯结构,它将逃脱不了这永无止境的单行道。李笃在这座楼梯上思考,睡觉,给已知的、和圆圆关系比较密切的四个人打电话。但就像大部分时间持续的状态那样,回荡在这座建筑里的,唯有她自己制造的声音。李笃做了一些推测,她合理认为圆圆去调查爱军集团曾经的产业,以及成兴现在的产业。爱军集团一鲸落、万物生,那些曾经视方爱军为父为尊的人瓜分了那具庞大的遗骨,散落到各个地方。也许圆圆想去给爱军集团收尸。圆圆有助手,林爽总是无条件支持她,圆圆有资金——何疏影把报酬打给了林爽。那时候圆圆是不是就有了远走高飞的计划?圆圆一直没有特别牵挂的东西。最早打算留给她的猫,圆圆也不是那么挂念,没有一个铲屎官、猫奴会长时间对自己的主子不闻不问。往好了想,可能圆圆对她照顾宠物的能力比较放心?毕竟公寓有曹阿姨在,曹阿姨会照顾好它的。猫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媒介,李笃每天给圆圆发猫的照片,有时也会发视频。深夜发视频的几率大一些,因为那时候万籁俱静,只有猫发疯。视频大多是无声的。李笃刻意消除了视频的声音,虽然这样看起来很怪,但她不想泄露自己失衡的呼吸。她想,也许圆圆和重获自由的刘素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她们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不需要被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牵绊的。就像李小兰那样。中秋节那天,李笃收到了沈晓睿一份长达48页的调查报告,详细列明了李小兰在李笃十八岁那年离开后的足迹。李小兰先回了北方,以遗孀的身份补办死亡证明,给李大销户。李大确实没死在那场母女二人合力的纵火,只是中度烧伤以及中度脑震荡,但不知是那场火把他吓坏了,又或是脑震荡让他洗心革面,他去一个养老院当了保安。但李大没戒酒,死在李笃十五岁那年的冬天,喝醉酒半夜在路上冻死的。给李大销了户以后,李小兰以北方为起点,巡游了三分之二的国土,最后在西南一座县城定居。李小兰前年在那座城市一间出租屋过世。死亡原因:不明肺炎。档案里附有出租屋的照片。明亮得好似曝光过度的屋子,可能因为是冬天,屋中央摆了个炭火盆——有点像那阵子流行的围炉煮茶的炉子。李笃惊异于调查者的调查之详细,但最后她找到了原因,李小兰生前最后几年的日子堪称快活。李小兰居然是抖最早一批用户,并且有一万多个粉丝,是当地的网红。她还把从北方离开后拍的照片制作成视频,所以调查机构才能完整地还原她这近十年的经历。报告最后一部分的字里行间隐藏着调查者极度克制的推论,调查者认为李大的死和李小兰有关。李笃倾向于支持调查者的推断,她记得很清楚,正是十五岁移居申城那年,李小兰忽然不怕火了。而且那年冬天,李小兰也有半个月时间不在学校给她们分配的宿舍里。李笃把这份报告总结出要点分享给了圆圆。不过李笃用的是英语,很小心地避免其中出现比较好辨认的汉语拼音(比如名字),一长段英文表述出现在屏幕上的几分钟后,她又发了个糟糕的表情,解释说这原本是发给沈总的,不小心发错了,撤不回了。李笃说沈总就是一个王八蛋,中秋佳节让她阅读48页的材料,最后她祝圆圆平安,快乐。就是这份文档,让李笃接受了圆圆不在杨梅园、并且没带手机的事实。李笃想,这样也很好。……刘素娟真的带着方规和林爽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这主意不是方规提的,是刘素娟。方规跟刘素娟吵不起架来,没有人能对着和妈妈相似的眼睛说出锋利又残忍的话,她甚至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中感受到了……难过。 ', ' ')

最新小说: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在下是仵作,长得娘点不影响就业 出马女弟子的前半生! 触犯规则必死?我可预判一切死亡 NBA:我三分球百分百命中 祂的触手 团宠小龙在异世爆红 低级癖好 卖盒饭开始解冻地球 天使杂货铺经营日志[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