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生理期,骂完何疏影了不想费劲儿骂你。你要听不懂人话吃不惯软的,行,你自己记着,过两天你滚来。想怎么挨我满足你。”被枕骨结结实实撞到的耳朵“轰”地热起来。李笃不敢再动了,脑海里却不受控地一遍又一遍回荡着圆圆后几句话。圆圆叫她“乖”?这是软?是挺软的。软软的……也不错?那“是是是”,是什么意思?而且圆圆叫她“大宝贝儿”?李笃一毫米一毫米地往下缩,缩到脚尖碰到床板,笑了。第65章李博士到底没来挨骂找打,更添了三分骄里娇气。这天跟何疏影打完电话,方规心里有点不得劲,瞥见李博士一只手闲着,顺手拎过来磨了磨牙。李博士看了片刻手腕上半圈牙印,居然又把手送了过来。“疼,呼呼。”“呼、呼呼?”方规难以置信,“……李大聪明你十岁就不好意思讲这种话了!”“十一岁。”李笃言之凿凿地纠正,一双堪比大熊猫的眼睛望过来,因为睡眠不足,眼神看起来格外无辜,“十一岁开始,不讲出来。”方规:“不讲出来,搁心里叨叨是吗?”李笃脸不红心不跳地点点头。方规好久没被李博士这么噎过了:“……你人还怪诚实的嘞。”李笃煞有其事:“应该的。”然后抬高手,催她:“呼呼。”方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一言难尽地对着那半圈快消去的牙印吹了口气。李笃心满意足了,不紧不慢地抛出一枚炸弹:“梁教授这周末来家访。”方规又被李博士一句话镇住了:“家访啥?啥家访?李博士你到底上的什么班啊,怎么还带家访的?”李笃深感困扰地说:“梁教授判断我的心智年龄不超过十二岁。”方规问号脸:“放他爹的……讲的哪门子鬼话?!”李笃苦恼地叹口气:“心理学家嘛。”梁教授的原话是:很多较早表现出高智力水平的孩子,家长往往过分着重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智力优势,而缺乏对心智进行相对应的引导,乃至忽视心智教育,因此可能会导致孩子部分心智领域停滞,比如情感成熟度、道德与价值判断、信任与社会性连接。梁教授通常不会无的放矢,这么说,相当于隐晦地对李博士下了诊断。李笃对此不予置评。梁教授紧接着提出拜访请求。李笃正要拒绝,梁教授补充道:比较具体的表现为情绪的不匹配反应(过度防御、情绪失控或冷漠回避);过度依赖某人,以一种“孩子式”的方式寻求认可或情感支持,云云。前面那条堵死了李笃三条拒绝的路子,后面则让李笃想到,这应该是一个让圆圆进入雇主视野的好机会。上次挂了梁教授视频电话,间接让李笃理清了一众同事的关系网:有关LL中心事项,梁教授与沈晓睿直接联系,定期向雇主汇报工作。现在LL的行政事务移交给Alice,梁教授仍与沈晓睿直接联系,但同时又是Alice的上级,如此一来,梁教授可授意Alice传递指令。李笃从入职第三天起,每天去研发中心上班,便是慑于Alice的淫威。Alice比沈晓睿难缠太多了,长得就比沈晓睿凶十倍!沈晓睿对李博士起码还时时端着笑脸,这位洋大人就不。李笃以前对外人,很少有发憷的实感,可对上Alice,总是不知不觉起一身白毛汗。Alice软的不吃硬的不吃,不软不硬更不吃。她会严格遵照计划表检核李博士的工作进度,还会恬不知耻地告状。周二下午,Alice邮件提醒李笃翌日下午三点到LL中心面试一位中级研究员候选人,李笃没回。周三早上九点半上班时间开始,Alice平均每十分钟给李博士发一次邮件打一通电话,直到李笃回复线上面试,然而Alice坚决不同意线上。十点半,Alice到公寓楼下,亲自接李博士上班。李笃原以为Alice是被沈晓睿派来当邪恶冷酷对照组,有意扮演反派角色。随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大事小事,Alice催李笃催得七荤八素,可她自己下了班与世隔绝,电话不接邮件不回,反过来还要指责李博士不尊重员工私人生活。李笃甩给Alice一张截图,上面是Alice给她排的满满的行程表,Alice振振有词:你是综合年薪八位数的项目领导人,你没有休息时间。我没有那么高的薪资,而且我也不是你的员工,你无权占用我的休息时间。李笃转头去找沈晓睿,沈总一团和气:Alice就是这样啊,下班时间别说李博士,连她自己也找不到Alice,「稳世」非常注重员工的WLB(生活与工作平衡)。这话一听就是在搪塞她,重点在于WLB吗?周五临近下班,Alice发出了LL的周报,收件人是Silver,抄送沈晓睿、梁教授以及李博士本人。周报内容详细列出李博士拒绝沟通(单方面挂断梁教授电话,事后无任何弥补措施)、不尊重同事(工作时间不回复同事信息,下班时间发送工作信息)、缺乏责任意识(轻视招聘进度,未与供应链核对需求清单、缺席公司指定的培训计划等)共三大项突出的、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Silver当晚邮件直接圈出了李博士,没问是不是、为什么,直接回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后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邮件里给了Alice一个拥抱的emoji。李笃便了解Alice是一位拎着尚方宝剑的洋钦差,她看不顺眼什么事,是真敢一五一十写进邮件里。不过,如果沈晓睿或Silver来问,李笃其实有合理的解释,她忙着优化技术验证。论文投递只不过是起步,成果转化落地之前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业场景设计实验方法,从实验室模型扩展到小规模原型,多重验证稳定性。LS庞大的资源库里确有现成的实验场景。问题在于时差。目前筛选下来两个理想的实验场所一个在北美西海岸,一个在东欧。部署测试装置和调试,需配合双方的作息。熬上十天小半月,李博士的黑眼圈就快要赶上头发那么黑了。即便周末在公寓,李笃也时不时要和不同地区的人开会。开完会,见缝插针安安静静抱着笔记本挨着方规坐。方规看在眼里,倒理解了为什么沈总方方面面安排到位——忙起来吃饭睡觉都没时间,不做足后勤保障,万一人罢工了,那更耽误事儿。她有几次劝李笃干脆住研究中心算了,但李博士坚持每天回来。方规晚上喜欢喝汤汤水水,难免有起夜的时候,冷不防玻璃墙上一张模模糊糊的脸,关键是被屏幕荧光从下往上照着,怪吓人的。方规骂过两次,没任何改善。李博士对半夜cos女鬼吓人这事儿乐此不疲。经历几次,方规胆子壮出来了,体谅李博士得随时监控大洋彼岸的部署进度,想睡也没法睡,她愿意隔墙看就看呗,还能怎么办。提了梁教授要来家访,圆圆没说不同意,那就是同意的意思,李笃心里有数了,转而问:“何院长要回来了吗?”圆圆刚跟何疏影的电话在吵回国的事情。屈秘书正好发来行程单,方规心不在焉“嗯”了声。何疏影这趟差出的时间也蛮长。本来是去伦敦参加学术会议,原以为一周就能返回,伦敦那边还没结束,被邀请去日本做一台重要手术,然后是狮城,再然后是南韩。兜兜转转竟出了大半个月。方规挺支持何疏影在外面待着别回来,反正医院离了她何院长又不是转不开。何院长很郁闷——因为她也发现离开后,医院的运转比她在的时候顺畅多了,虽然没有大客户签约,散客数量明显增加,而且一些社交平台开始出现自发的“种草”贴子。松了口气的同时,何院长总归有点难过,所以就跟方规说要回来,无论如何这周就回。方规问何疏影是不是「稳世」催了,何院长扭扭捏捏不肯正面回答。距离没有产生美,三台手术做下来,五场讲座捧起来,何疏影重拾信心,忽然瞧不上臭小鬼了。方规说她其实无所谓,医院是何疏影小何院长的,「稳世」盯上的客人是何氏百年积累下来的。何疏影想变现,完全可以,有钱不赚王八蛋嘛。何疏影二话不说切断通话。圆圆兴致不高,李笃试探性地揽上她的肩,问:“你想梁教授哪天来?”方规:“我要回避吗?”李笃:“不是啊,何疏影周末回来,你要去医院的吧?那梁教授肯定要你在的时候来呀。”方规:“啊?”等等,梁教授来家访,关她什么事,她是李博士家长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