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冏生子,自是县里百姓自发欣喜,所以才有这样的排场。“有这样的良吏,实乃百姓之福!”
诸葛亮听后,也是亮明身份,前去拜见姜冏。
姜冏听说是如今的工部尚书,同时还是建安三年科举的状元诸葛亮竟然亲自上门后,亦是又惊又喜,亲自出来迎接。
姜冏生的英俊,见到诸葛亮后也是立刻行礼:“下官见过诸葛尚书!”
“我有公务在身,是要往益州当差,一切礼仪从简。”
诸葛亮拜访姜冏后,只觉得姜冏为人正直勇武,学识不俗,实在不应该在这个年纪还在区区一个功曹上蹉跎。
“你还年轻,为何不去考取科举,谋个仕途呢?”
姜冏是最早的一批官吏,所以并未参与过科举。
而不参加科举,很多升迁之事就和姜冏彻底没了缘分。
若是他能参加建安一年的科举,以姜冏的能力,怕不是现在都能做到关东的一郡郡守了?
姜冏有些惭愧。
“下官虽也有心去参加科举,但平日里琐事实在太多。”
“很多事情,都要下官亲自解决,常常是忙到脚跟都无法落地……若不是这两年羌患得到解决,怕是连生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嘿嘿。”
从姜冏这番话里就能得知,姜冏确实是难得的好官、良吏。
但诸葛亮却并不认同姜冏的这番言论。
“你身为郡功曹,便是能帮助再多的百姓,影响也不过一郡之地罢了。”
“但你若是能够科举入仕,将来得入中枢,就能够帮助全天下的百姓。”
“爱一郡百姓和爱天下的百姓,究竟哪个更重要呢?”
姜冏久久不语,却是幡然悔悟。
“今日听闻尚书之言,才真觉自己目光短浅。”
“从明日起,我便专门省出半个时辰,专门研习科举!”
“善。”
诸葛亮闻言也是十分欣慰。
姜冏这样的人本该能有更高的成就,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
若是就这样埋没,那未免也有些太过可惜了……
而姜冏此刻又再次行礼:“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
“犬子刚刚出生,名字都尚未定下……尚书您曾是科举状元,不知能否借您几分福气,给犬子增添几分运势?”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轻微笑。
“有你这样的父亲,他不可能只是名犬子,分明是天水麒麟儿才是!”
“既然如此,自然是该结个善缘。”
诸葛亮抬头看看天象,然后按照《易》的记载掐指一算:“不如取名一个“维”如何?”
“至于表字……取成“伯约”如何?”
姜维!
姜伯约!
姜冏大喜,当即便定下这个名字!
“好!就叫姜维,就叫姜伯约!”
此刻姜冏的夫人也将尚在襁褓中的姜维抱出,给诸葛亮观看。
诸葛亮看到姜维的瞬间,也是没由来的一阵喜爱。
轻轻将羽扇放在姜维手边,而本来还在哭闹的姜维也是立刻恢复平静,并一把抓住那羽扇的一角,似乎是和诸葛亮连接在了一起。
“妙!妙!”
“此子将来,果真是位麒麟儿!”
诸葛亮临走前,干脆将自己的羽扇送给了姜维,当做礼物。
姜冏感恩拜谢,而诸葛亮也是嘱托对方多读书,并且读好书,教姜维读书。
在天水经历一桩小插曲后,诸葛亮继续沿着陇右道南下。
而在经过汉中时,诸葛亮又忍不住提议,要再走一遍刘备偷袭成都时走的阴平小道。
得益于刘备的壮举,如今阴平小道上也是设置了一些哨岗,并且在难走的路段架设了栈道,让诸葛亮走的十分轻松。
不过诸葛亮还是感慨道:“阴平小道,当真险峻无双!”
“若是有势力据守蜀地的话,只走这条小路,怕是能断送其国祚!”
不过更令诸葛亮疑惑的是,天子怎么能在长安就想到这条小道?
世人都说他诸葛亮是天才。
但唯有诸葛亮知道,天子那才是真的见他如蜉蝣见青天!
只是好像世人都默认了天子的才智,有些没有注意到罢了。
从阴平小道出来,诸葛亮重走当年刘备平蜀的道路,并终于抵达了成都。
而吴懿、黄权、王平,还有一众蜀地官吏都早早在此地等候多时。
“益州官吏,见过诸葛尚书!”
————
明天早上有要事,中午的更新放到下午,提前祝各位读者大大国庆快乐!!!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