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0章 两个荷包
“太师知道士卒的辛苦,是因为太师常在士卒中间,与他们同甘共苦。”
“可倘若太师身处百姓中间,必然也能察觉出百姓的不易。”
“再说,那些士卒的家眷,本身就是百姓。朝廷若是不去保全士卒的家人,让士卒没有后顾之忧。反而只是在战场上激励士卒,那难道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偏见,大都是因为主观的猜疑。
而主观的猜疑,往往则是因为不曾客观的去感受。
董卓方才在宫室内,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出百姓不如士卒辛苦。可当真的来到了街道上,看着无数百姓为了生存在这样的天气下忙碌,董卓又怎能再言“士卒更难”?
苦难就是苦难,没有高低之分。
若是朝廷再不去体恤这些百姓,肉食者再不去爱护这些百姓,那这些百姓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市肆上,商家的叫卖声依旧,没有因为酷暑便回到屋中不出来揽客,更没有因为沙哑就让自己的声音小上半分。
这样的场面,若是被坐于马车,手捧冰盆的达官贵人看到了,只怕还会以为大汉盛世依旧,百姓安居乐业依旧。
可只有步行至此,与这些声音擦肩而过,与这些商户彼此对视,才能真正看到他们眼中的无奈与凄凉。
但即便如此,他们都还在努力的活着。
他们对生的执著,丝毫不逊色于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卒。
如此这般,让刚刚从宫室中出来的一行人,心中如何能够不起波澜?
贾诩重新将自己的衣领扶正。
钟繇停下了自己扇风的右手。
荀攸也默默放下遮挡太阳的衣袖。
“太师。”
刘协指着这些操劳的百姓:“难道他们,真的就不配活着吗?”
……
董卓哪怕到现在,依旧不明白方才刘协口中所言的“朝廷亏欠百姓”究竟是何意。
但是这并不妨碍董卓对于百姓民生的问题,逐渐产生了些别样的看法。
他转身,看向身后。
“你就是钟繇?”
“回太师,下官便是。”
“你有信心能够治理好河东,令百姓休养生息吗?”
钟繇肃穆——
“下官愿以性命保证,必然会使河东恢复秩序。令百姓有食吃,有衣穿,安居乐业。”
“好。”
董卓下令:“那孤就表你为河东太守,使持节,都督河东诸将!”
钟繇大喜!
他没想到,董卓竟然真的同意了令自己持节!
这般的殊荣,便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将领,都没有一人能够获得!
“下官代河东百姓谢过太师!”
能够持节,能够在河东拥有绝对的权力,那钟繇就有信心,将河东从一片灰烬中重建起来!
“臣谢过陛下!”
刘协随意摆手,将功劳让出:“这都是太师的仁义啊。”
话虽如此,可钟繇却清楚,若非刘协将董卓从宫中带了出来,让董卓亲眼看看这长安城中奔波的百姓,董卓哪里会将这样的权力交予钟繇?
大汉能有这样的天子,可谓是百姓的幸运啊!
与此同时,
在未央宫中。
董白不知节制,将自己那里的硝石全部用光,就拉着蔡琰想要过来朝董卓再讨要些来。
可得到的消息,却是董卓已经出宫。
又想去找刘协,可刘协也已经出宫。
这让董白闷闷不乐:“祖父和陛下抛下我们去玩了!”
不行!
出宫竟然不带自己!
董白想要出宫去寻二人,可刚刚触碰到外界,顿时就被日光灼的难受,不自觉又退了回来。
蔡琰趁机劝道:“渭阳君,说不定陛下和太师是有公务在身,还是不要去打扰的好。”
“不可能!”
董白狡黠的笑了起来:“祖父最是怕热,现在这种天气,他恨不得终日待在屋内,怎么可能因为公务出去呢?”
“所以祖父肯定是跟着天子出去玩了!我们赶紧追上去!”
蔡琰还是迟疑:“可天气这般炎热,万一渭阳君受不住怎么办?”
“这有何难?”
董白取出两个小荷包,又将冰盆中仅剩的一些碎冰统统装入其中。
“看!将这样的荷包戴在身上,便不用畏惧炎热啦!”
……
蔡琰接过荷包。
她发现,渭阳君只要不读书,那脑子其实还是挺好使的……
将荷包放在握在手心中,蔡琰果然是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昭姬姐姐,这不是那么用的!”
董白微微敞开自己的领口,将荷包放在了外衣与贴身衣物之间。
“这样才对!整个人身子都凉快了许多!”
董白又去抢蔡琰的喝荷包,扒开蔡琰的衣领后直接就将荷包丢了进去:“看!是吧!”
蔡琰在荷包丢入时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丢,丢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