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夫的回答,宋应知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接受。 两世宋老头都是爱烟如命 可宋老头上一世活的好好的,七十多岁时还拿着鞭子满院子追着他打,怎么突然就快不行了?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夫,多少钱?” 宋应知不相信宋老头得了肺积,打算去其他医馆再找大夫瞧瞧。 见此,那大夫也不强求,回道:“五十文。” 宋应知依言付了银子,离开后堂去前厅背起宋老头,急冲冲地去找下一家医馆。 一路上,宋老头趴在他背上,虚弱地问道:“石头,大夫到底咋说的?你可别瞒着爷爷。” 宋应知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些: “爷爷,大夫就说您是老毛病,得好好调养,不过他这少了好几味药材,让我去其他医馆抓药。” 宋老头微微点头,没再说话,他胸口疼得厉害,只能趴在宋应知背上缓解。 两人一连去了三家医馆,每个大夫的诊断结果都如出一辙。 宋应知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不知该如何把这个结果告知宋老头。 最后一家医馆时,他问了大夫: “我爷爷这状况,还能活多久?” “若他能把淡巴菰戒了,每日按时喝药,兴许能坚持个一两年吧。” 戒烟? 宋应知苦笑,那和要了宋老头的命没啥区别。 “若只喝药,不戒淡巴菰呢?” “半年吧!”医馆里人来人往,大夫忙的不可开交,至始至终都没空抬头看宋应知。 “你们抓不抓药,不抓就赶紧走,老夫忙着呢!” 那大夫不耐烦道。 “抓,先给我抓一个月的。”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宋应知并没有多难过,毕竟自己死的时候宋家都没人为他哭。 他之所以心急,是因为宋老头时日不多了,意味着他今年都要留在前山村,若宋老头没扛过今年,他还得替他守孝。 按北夏的律法,一人逝去,其子需守孝三年,孙儿需百日除孝,也就是守孝百日,若其子已故,则孙儿需替父守孝三年。 他爹如今尚在,但他仍需守孝百日。 如今得知宋老头最多一两年光景,他若还执意去往府城读书,定会遭人背后非议。 一两年啊…… 没有梁举人的教导,光凭自己自学,想要考中举人简直难如登天。 …… 宋应知拿着抓好的药,心情沉重地付了药钱,他将药绑在胸前,随后走出后堂。 “爷爷,走吧,我背你回家。” 面对宋老头,他勉强挤出了个笑容。 “不成……地还没买呢!” 哪怕被病痛折磨得喘不过气,宋老头仍旧没忘记今天来县城的目的。 “好,那我背您回牙行。” 这会儿,宋应知不跟宋老头犟了。 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大不了等会让他爹先带人回去,他和二叔去衙门办理地契就行。 宋应知背着宋老头回到牙行时,宋大河和宋二河已经拿着银子在牙行里等了许久。 看到宋老头虚弱的趴在他后背,两人赶忙迎了上来。 “石头,你爷爷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被你给气着了?!”宋大河焦急地问。 “大哥,你别急,爹这都是老毛病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回去好好休息一晚上便会好。” 宋应知一听,心情又沉了几分,他看向二叔,问: “二叔,爷爷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 宋二仰头回想,好似想起什么一般,尴尬的挠了挠头。 “自从虎子经常和侄儿媳吵架后,爹三天两头都会被气成这样……” 话中意思不言而喻,宋应知恍然大悟,瞬间明白引发此病的诱因。 宋应天作为宋家长孙,可以说倾注了宋老头一生心血。 可换来的结果是宋应天不仅违背族规,还毁人姑娘清誉,妄图夺取许家财产,就连成了亲也不安分,三天两头的闹。 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孙子如此不成器,宋老头怎能不气? 想明白宋老头得此病的原因后,宋应知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抚平。 他将宋老头放下,随后对着宋大河说道:“爹,你先带爷爷回家,我和二叔去把地买了就回来。” 宋大河刚要答应,就听宋老头虚弱道: “不成……我、我、我也要去……”一定要看到地契他才会安心。 宋应知看着爷爷那虚弱却又执拗的眼神,心知他看不到地契不会死心,便不再坚持。 再次背起爷爷,一行人与牙人朝着衙门走去,一路上宋老头趴在宋应知背上,气息微弱,但眼睛始终不肯闭上。 到了衙门,宋应知不想浪费时间,开口便道自己是来办理秀才文书。 衙门的人见宋应知如此年轻就已是禀生,心中顿时生起敬意。 连忙换了副热情地表情接待几人,没多久文书就到了手中。 在知道宋应知是来办理地契一事后,衙门里的人更是亲自带着几人前去户房,在他的帮助下,一切手续很快办妥,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宋家地契还有刚买的二十亩良田正式转到宋应知名下。 宋应知收起地契,对着衙门帮忙的人连声道谢。 一出衙门,他就将地契全部给了宋老头。 “爷爷,拿好,我背着您回家。” 宋老头颤抖着双手接过地契,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字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欣慰,也有疲惫。 “好了……终于好了……”宋老头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却透着一丝安心。 见他不再反抗,宋应知便将人背在背上,朝城门口走去。 “石头,回家路难走,让爹来背吧。” 宋大河担忧道。 “不用,爹,我背得动。” 此次办理文书,还顺便把他作为禀生一年的米和银子全领了。 米只领了一些,剩下的全部换成银子,但这些已经够宋大河与宋二河扛的了。 哪还腾得出手背宋老头? 好在自己如今十五岁,宋老头这点儿重量,他还是能背回家的。 如今事已成定局,宋应知无心再想自己读书的事。 眼下,二哥和姐姐的婚事才是最要紧。 他得回去和张氏好好商量才是……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