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挺好的,尤其是色彩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光影的处理更是巧妙绝伦……这风格和梁举人有些相似。” 沈公子说完,看向宋应知,“你是他的弟子?” 宋应知先是点头,后又摇头,“他是我的夫子。” 虽不知钱叔为何要让他与这沈公子交好,但他深知钱叔不会害他,便耐着性子回话。 “学生?”沈公子听后,有些诧异,能学到梁举人的八分本事,他以为是梁举人亲收的入室弟子。 竟不想此人只是梁举人私塾里的一个学生。 “你擅临摹?” 沈公子一针见血说道。 既不是亲收弟子,还能学得八分,除了临摹,他想不到其他理由。 一个人天赋再好,也会有自己的风格,但这幅画却处处透露着刻意的痕迹,只怕八分本事也是此人故意为之,实则这人完全能临摹梁举人的画。 “我不擅。” 宋应知心里一惊,这沈公子竟然仅凭一句话就能猜出他能临摹。 不愧是北夏朝最年轻的举人。 今年八月乡试放榜,他也去看了,解元当之无愧就是沈离君,沈公子。 果然,人太聪明了未必是好事,宋应知瞬间不想与此人打交道了,他道: “沈公子若没其他事,在下就告辞了。” 说着,他抬步就要走。 “请留步!” 只见沈离君将折扇插在腰间,向前几步拦住宋应知的去路。 “在下沈离君,这位贤弟,你这幅画,我买了,还请借一步说话。” 宋应知抬眼看向沈离君,却见对方一脸真挚的看着自己,态度虔诚。 沈离君身后,钱叔疯狂的对着他挤眉弄眼,宋应知犹豫了。 “……便依沈公子言。” 罢了,看在钱叔的面上,他便走这一回。 宋应知同意后,沈离君与钱叔纷纷松了口气。 钱叔赶紧又换上了一副笑脸,讨好着沈离君说:“沈公子,请上二楼。” 几人上到二楼的雅间,钱叔先是贴心地关上房门,随后又忙着去沏茶。 沈离君示意宋应知坐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丝毫没有身为世家公子的架子。 等钱叔沏好茶,沈离君便挥退众人。 “刚才在下太过唐突,还请贤弟莫要见怪。” 说着,沈离君亲自给宋应知倒了杯茶。 宋应知摇了摇头,开门见山道:“我还有事要处理,沈公子若有事找我,直说便是。” 见状,对方也不再继续绕圈子。 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后缓缓说道:“贤弟,实不相瞒,过些时日我就要回苏州祖宅给我祖父庆生,他老人家平日里最是喜爱顾长康的画卷,我这恰有一幅宋朝一位画师临摹的《斫琴图》,但破损较为严重……” 沈离君停顿一番,喝了一口茶继续道:“今日来此本想找找有没有更好的临摹本,不想却遇见了宋贤弟你。” 话说到这里,沈离君的目的不言而喻。 宋应知心中一动,却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沈离君,想知道他究竟要说什么。 只见对方放下茶杯,目光真诚地看着宋应知:“我观贤弟画技精湛,连梁举人的本事也学得十成,这临摹自然不在话下,所以想请宋贤弟帮我临摹这幅《斫琴图》,价格为一百两。” 宋应知微微皱眉,拒绝道:“临摹名画费时费力,我马上就要回临芳县,只怕不能如沈公子的愿了。” 说完,他起身便打算离开。 沈离君慌忙起身拦住去路,急道:“宋贤弟可是觉得价格低了?我再加一百两!” “这不是钱的问题,沈公子,若我没能按时归家,家中长辈会万分担忧。” 这些都是借口罢了。 宋应知现在没心思画画,也不愿和这沈公子有任何牵扯。 “还请沈公子让路。” 见他态度坚决,沈离君直叹气,侧身给他让了行。 宋应知朝对方点了点头,随后快步走出雅间,下楼准备离开了字画铺。 钱叔看到他下楼,忙向前追问道:“如何?沈公子可与你说了啥?” 宋应知摇摇头,准备绕过钱叔离开。 “钱叔,我先回去了。” 见这臭小子不开窍,钱叔差点被气晕!也不在乎沈公子一行人能不能听见了,他直接骂道: “臭小子!你急死我,那你可与他打探商船的消息?!” 闻言,宋应知一顿,随后猛然看向钱叔,“你是说,他知道商船的消息?!” “废话!你用脑子想想,出海这么大的事,刺史大人会不知道吗?!” 钱叔一脸无奈,恨铁不成钢道:“还不赶紧回去!” 被钱叔这般催促,宋应知后知后觉,他来不及多想,转身就往楼上跑去。 再次回到雅间,沈离君正坐在桌前,一脸郁闷地喝着那杯已经凉透的茶。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宋应知去而复返,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宋贤弟,你这是……”沈离君疑惑地问道,眼中又燃起丝丝希望。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应知气还未喘匀,就赶忙躬身行礼,急切地说道:“沈公子,实在对不住,方才是应知鲁莽了!” 沈离君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宋应知的来意。他心中暗喜,急忙追问道: “贤弟可是愿意了?” “这幅画,我接了。” 宋应知点点头,“钱我分文不收,只求沈公子能告知一事。” “何事?!” 沈离君大喜,忙给宋应知又沏了一杯茶。 这次宋应知没拒绝,顺手接过来饮了一口。 “沈公子可知前阵子钱家商船海航一事?” 沈离君稍稍拧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商船海航之事,我倒是听父亲提起过……宋贤弟想问什么?” 宋应知心中一紧,焦急地说:“沈公子,几个月前,我二哥随钱家商船一道下海去了,如今半丁消息全无,若沈公子这里有商船的消息,还请告知一二!” 闻言,沈离君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对方要问什么朝中秘事! “贤弟,实不相瞒,此次下海,是我朝周少莘外使大人奉天子令,远赴外海寻找一物,不仅有大型船只,还配有马船、粮船、坐船以及战船等,除了朝廷的官船,随行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船,加起来大大小小也有上百艘,船与船之间都有固定绳索相连,哪怕是遭遇特大风浪,也不会轻易有事,你大可放心。”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