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三哥买的,想吃就得先谢谢三哥,铁蛋,快给哥哥说谢谢。” 兄弟俩好长时间没见着,加上宋应知这几个月变化大,铁蛋已经认不出这是他哥哥了。 最后还是抗不过桂花糕的诱惑,乖乖的对着宋应知说: “谢谢哥哥,哥哥吃桂花糕!” 宋应知哪有不应的,“铁蛋自己吃吧,真乖。” 拿到糕点后,小家伙兴奋得满院子跑,这动静很快就把屋子里的其他人吸引出来。 众人见宋应知也跟着回来了,纷纷惊讶道: “石头,咋和你二叔回来了?” 老周氏内心开始紧张,这娃子不会是没钱了,回来要钱的吧? 前段时间,她娘家弟弟也送自家孙子去私塾念书,听说束修加上买书和纸墨笔砚,一天就去了十多两银子! 石头去私塾时,她就给了六两,这哪能够啊? 自从知道这事后,她夜里睡觉老梦到石头回来找她要银子。 如今,梦成现实,老周氏哪能不慌? “奶奶,私塾里放假了。” 宋应知解释道,天色有些暗,他没察觉老周氏的不对劲,转而对着刚出来的宋老头说道: “爷爷,我这次回来,要在家里待到过完年,初八才回私塾。” 原来不是回来要银子的,老周氏松了口气。 这会,她才瞧见小孙儿手里拿着桂花糕,顿时,老周氏眼中眸子大亮!忙往宋二河身后的背篓走去。 “哎哟!石头又买啥回来了?” 闻言,宋二河顺势将背篓放下,从里面把肉和桂花糕拿出来交给老周氏。 “娘,石头买了两斤肉和一斤桂花糕,您快尝尝!” 老周氏一听有肉还有桂花糕,脸上笑开了花,“哎呀,我的乖孙儿,还惦记着奶奶呢。” 说着伸手就去拿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一股桂花香气瞬间在嘴里散开,香得老周氏当即眯了眼。 铁蛋见状,赶紧上前抱住老周氏的腿,撒娇道: “奶奶,我还要,我还要。” 就连宋应明也厚着脸皮跑到老周氏跟前闹着要吃。 “奶奶!你可不能偏心!铁蛋都拿两块了!我也要!我也要!” 大家都被这俩兄弟嘴馋的模样逗乐了。 老周氏在一旁咂咂嘴,“吃吃吃,就知道吃,吃完这个,一会儿可不准再吃肉了。” 话虽如此,老周氏还是给了宋二河两块桂花糕,剩下的她全拿回自己屋里藏着。 老周氏走后,宋老头总算得了机会,他将宋应知带去堂屋,询问这几个月在私塾的生活,顺便还考了宋应知不少问题。 对此,宋应知不紧不慢,一一作答,宋老头听后不住地点头,很是满意。 “不错!看来你没辜负爷爷对你的期望。” 夸赞之余,宋老头又开口问道: “先前听你说初八就回去了,咋会这么早?” 他年幼时也上了两年私塾,自然知晓私塾都是在春耕结束后才会授课。 宋应知赶紧解释说: “爷爷,孙大夫子说,过完年孙儿就可以去甲班学四书五经,孙儿担心跟不上,刚好我那舍友初八就回私塾了,我便想着提前回去,遇到不懂的,也能请教他。” “原来如此。” 宋老头缓缓点头,“你既有心念书,回去早些也好。” 今年家里多了十亩水田,春耕只怕比往年都要忙,宋老头本想让宋应知留到春耕之后再回私塾。 如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敲了敲烟斗上残留的烟灰,转而问道: “你爹这一个月都在家里养着,没去看你,留给你的银子,可花完了?” 对于宋家人,宋应知最害怕的就是听他们提钱。 当初他去孙秀才的私塾时,宋大河只给了他一两银子,这是宋老头的意思。 一两银子哪够? 若是真担心他没银子,早就让二叔给他送去了。 宋应知不相信宋老头会这么好心关心他,当即找了个理由回答说: “回爷爷,我入学比较晚,为了追上夫子的教学速度,这半年来我每日都在看书,一个月也就去一回书肆,挣来的钱只够交每月二百文的吃食费,一两银子早已花完。” 宋应知小心翼翼的解释,不敢抬头看宋老头,生怕他看出自己在撒谎。 好在宋老头听后,虽然很失望,但也没多想。 “是爷爷疏忽了……日后若是没钱了,就去城西找你二叔,晓得没?” 宋应知刚要点头,便听爷爷继续说:“不过……你也要节省些,毕竟你大哥现在也在城内跟着大师学手艺,每个月都要三两银子,诶!短短几个月,家里就去了十五两银子……” 三两? 宋应知满脸惊讶,他抬头望着宋老头,“爷爷,您不是说每个月二两吗?” “二两是孝敬大师的,他那吃住都要钱,便又多添了一两银子。” 什么金贵人家?吃住每月要一两? 这般想着,宋应知也问了出来。 “这是大师的要求,为了你大哥的未来,咱们只能同意……唉!”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老头一脸无奈。 正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临芳县就这么大,大师一年也没接几单大活儿,靠着点儿名气,刚好能维持一整个家的吃穿。 能收下宋应天,最先是碍于情面,本想走个过场就把人打发走,奈何宋应天天赋甚好,大师生了惜才的心思,这才勉强收下。 可这样一来,宋家这五十两支撑不了多久…… 难怪宋老头也开始打起他的主意。 若自己真是个五岁小孩,只怕身上得银钱早就家里人被骗光了。 宋应知假装难过,一脸失落的看着宋老头问: “爷爷,那咱们家是不是没钱了?孙大夫子说,过完年我就要去甲班学习四书五经的,到时候还得买书。” 这一套下来,最起码二十两银子,过去,宋应知总想着不从家里拿钱,宋家就不会为难他。 现在看来,他想错了,他不要钱,宋家反而会觉得他有钱,一个个就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 听到宋应知要买书,宋老头脸上有喜有愁! 喜的是自己果然没看错,这孙儿果然是读书的料,愁的是家里剩下的银钱只够大孙儿明年的学费,再没多余的银子给宋应知买书了。 宋老头深吸一口烟,皱着眉头问道:“这几本书,要花多少银子?” “爷爷,我今儿回来前就去私塾问过了,九本书最差的也是二十两。” “二、二……十两?!!” 哪怕做了心理准备,宋老头还是被吓得差点将手中的烟斗扔掉! “咱们家现在哪有这个钱!”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