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前世他并没听爹说过。 不过有了这些纸,很长时间都不用再愁了,笔和纸都有了,现在就剩砚台和墨。 “爹,今儿你还回家吗?” “回,以后每日都回。” 他得回家给孩子带饭食,县里吃的太贵了。 “那爹,你能帮我去河里找一块看起来比较平缓,又光滑的石头吗?我想拿来当砚台用。” 这是宋应知唯一能想到做砚台的办法。 今儿连着进了好几家书肆,宋大河也知道砚台长什么样,想了想觉得儿子这法子可行,便点点头。 “爹晚上回去给你找。” 回去路上,宋大河看见边上正好有一家布庄,以往来布庄都是家里的女人们,男人很少踏足这个地方。 尽管有些不好意思,但瞧见儿子这身衣服,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来往布庄的人什么样的都有,因此店里的伙计在瞧见一脸寒酸的父子俩进来时,虽未表现有多热情,却也没出言讥讽。 “这位大哥想买点什么?” 见店里的伙计是名男子,宋大河松了口气。 “小哥,请问下你们这儿有没有做好的衣服卖。” “大哥,您算是来对地方了,我们这儿,不仅卖布,做好的衣服也有!您随我来。” 原以为是穷苦人家来买些粗布的,不曾想竟是看走眼了,伙计的态度瞬间来了个大转变。 原来,这布庄里面竟是别有洞天,外面一间铺子专门盛放各类棉麻丝织布匹,里间则是用来挂做好的衣服。 只是大部分都是男子的样式。 宋应知到了这里才恍惚过来,他爹是要给他买衣服。 “爹,我们走吧。” 这儿的衣服太贵了,根本买不起。 “来都来了,买完再走。” 宋大河这会已经被这些做工精美的衣服给惊呆住了,连碰都不敢碰。 只是一想到儿子在私塾里被嘲笑,他便又狠心下来。 “小哥,可有我家孩子穿的?” “有!您看这边。” 说来,这伙计也算机灵,他早就注意到父子俩的脸色,明白这单怕是挣不了几个钱,但秉着麻雀再小也是肉的道理。 伙计便带着二人走向店里最便宜的一套衣服前。 “这件衣服原是某个商队给他们家少爷订的,定金都给了,可惜做好后一直没人来拿,我们东家找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那商队遇到点急事提前走了,这一等,就是好几年,时间久了,这衣服难免陈旧发霉。” 说着,伙计便把内里的衣服扒拉出来给两人看。 “呐!都是脏的,洗都洗不掉,就是想卖也没人要,你们要是不嫌弃,就便宜卖了。” 这么好的衣服,他们怎么会嫌弃! 宋大河赶紧问道:“小哥,这个多少钱?” 只见伙计伸出一根手指头,“一两银子。” 一两?! 父子俩瞬间傻眼,一匹上好的棉布都才四五百文,咋一件发了霉的衣服还要一两银子?! 宋大河顿时有些局促,他搓了搓手掌,不好意思问道: “小哥,还能再便宜点吗?” 伙计摇摇头,“这衣服的料子是桑蚕丝,只收你们一两银子已经是半卖半送了。” 看二人还是为难,伙计明白这单生意只怕做不成了。 于是便改口道:“要么,你们就还是去前面铺子里买布匹回家自个做。” “是啊,爹,我们买布回家让娘给我做吧。” 宋应知不明白他爹为何执着于买做好的衣服,以前不都是买布回家让娘做的吗? 然而回应他的,却只是宋大河无奈摇头。 “小哥,我们不买蚕丝布做的,有棉布做的吗?” “有,不过最小的至少也得七岁才能穿上,这孩子……” 伙计打量一遍宋应知,“还没七岁吧。” 然而宋大河听见伙计这么说,却是高兴坏了。 “七岁够了!七岁够了!七岁正合适,孩子长的快,要不了多久就合身了。” 见宋大河仍然执着于买衣服,伙计只好把那件棉料的青衣给找出来。 “这件是我们店里才做好的,五百文。” 比起刚才那件,这件足足便宜了一半,宋大河当即就拿出银子递给布庄伙计。 “小哥,我们就要这件!” “好嘞!” 原以为还得磨一番嘴皮功夫二人才肯买,没想到宋大河突然这么爽快。 担心二人反悔,伙计赶紧把衣服包好,快速带着二人回到前面铺子里结账,直到将二人送走后才松了口气。 一路上,抱着怀里沉甸甸的衣服,宋应知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温暖又带点酸涩。 千言万语到了嘴边,最后只变成了一句话。 “爹,谢谢你……” 虽然他爹从一开始就反对他念书,可他真进了私塾后,他爹不但没嫌弃他是个累赘,反而尽自己所能给他最好的。 此刻的宋应知在想,前世他如果没有偷家里粮食,没有老往山里跑,没有闹分家……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不会他爹也会像如今这样对他? 然而风有点大,路上行人有点吵,宋应知说话的声音太小,走在前面的宋大河并未听见这句道谢。 因此,不论前世还是这一世,宋应知都得不到他爹的回应。 出了布庄后,二人没有再买其他东西,没多久就到了私塾。 东西有点多,宋大河只好帮着孩子提进宿舍,好在这回没遇上宋童生。 累了一个下午,总算回到宿舍。 宋大河帮着把东西一一放好后,休息了会儿便要走了。 临走时,他从兜里拿了二十文给宋应知。 “爹要回家了,这钱你找个地方藏好,万一哪天爹要是没来给你送吃的,就自个拿钱买。” 宋应知接过串好的二十文钱,开心的点点头。 “爹,我会藏好的,绝不乱花!” 他终于有钱了! 这小财迷模样把宋大河逗笑了。 “行了,和爹出去这么久,也累了,你早点休息,爹走了。” 见人要走,宋应知赶紧把钱藏在枕头底下,转身追了出去。 “爹,我送你出去。” “好好待在宿舍里,别乱跑,我认得路。” 这点路哪需要他一个五岁小娃送,宋大河转身头也不回走了。 转眼,小院就恢复往日的平静。 宋应知目送他爹离开后,转身回宿舍拿起窝窝头和土豆开始啃咬。 这副身子现在还太小,为了买纸,今儿下午跟着他爹跑遍全城,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虽然只是粗面野菜,可宋应知吃得老香了。 要知道,在宋家每日都是些玉米糊和面汤,馒头是要留给家里干活的男人们吃的。 吃饱喝足,宋应知马不停歇的拿出《千字文》开始研读。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