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会好好念书的!” 宋老头听后,却是连连摇头。 “不单单是好好念书这般简单,石头,你现在还不明白爷爷意思,你只需记住爷爷今日所说之话,我送你来私塾,是期望你日后能够考取功名,为咱们宋家改换门庭……” 望着爷爷眼中的希冀之光,宋应知不知缘何,心中失落至极。 “爷爷,我记住了。” 宋老头的这番话让宋应知彻底清醒,自己之所以能来到这儿,仅仅是因为宋老头不愿错失这个改换门庭的契机。 在他心中,最为疼爱的孙儿依旧是大哥。 之后漫长的等待时间里,二人再未开口说话。 宋童生到时,爷俩保持着一站一坐的姿势已然许久。 见到宋老头,宋童生先是一愣,好一会儿,一个熟悉的名字才浮现于脑海之中。 “路山堂弟!” 宋路山是宋老头儿时的名字,太久了,几十年都未曾有人这般叫他,恍惚了好一阵子,他才激动地说道: “路远堂兄!” 宋童生虽比宋老头大了七八岁,但他们皆是当年一同逃难来此的孩子,情谊自是旁人无法相比的。 两人相对而坐,问候许久,谈论过往。 宋应知乖巧地立在宋老头身旁,聆听着二人讲述当年的逃难之旅。 原来,宋童生的父亲竟是前朝最后一任举人,只可惜还未来得及欢喜庆祝,天下便乱了。 边疆战火纷飞,朝廷内乱不止,各州的粮仓皆被调走支援边疆。 宋家好不容易熬到新朝建立,战火停息,却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农田颗粒无收,朝廷国库空虚,粮仓无米,眼看着饿死的人越来越多。 最终,新任刺史力排众议,率领军队在城中挨家挨户搜刮粮食,违抗者满门抄斩! 一夜过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倘若当初咱们宋族选择留下,是否已然苦尽甘来……” 粮食虽没了,但至少房子和田地都还在,只要降雨,宋家便能重新崛起。 “现今的生活也算不错,虽说穷了些,但至少咱们宋家摆脱了商户的身份……” 对于这一点,宋童生倒是颇为赞同,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族人这些年过得可好?” 虽是这样问,宋童生却是与族人并不熟络,当年天下虽初定,但他爹的秀才之名还在,他家也没有在搜刮粮食户籍名单上。 若不是他爹非要跟着族人一块走,只怕早已做了举人,自己也不至于止步于童生。 这也是为什么在他爹死后,他们一家就搬来县里的原因。 “都挺好的,今日族里还有喜事嘞!” “是大牛家狗剩娶媳妇吧?可惜了我这边太忙脱不开身,不然定然要亲自走一趟。” 此事,宋童生也曾听娘子提及过,只不过私塾离不得人,故而只让人去送了些礼。 “嗐!都是小辈们的事了,咱们这些老头子去了,他们反倒拘束。” 宋老头估摸了下时间,再寒暄下去只怕要在此处用午饭了,于是轻咳两声,正式表明今日来意。 “我今日前来,实则有一事要劳烦路远堂兄……” 说着,宋老头将宋应知拉至二人面前。 “石头,快给你路远爷爷问好!” 宋应知听罢,乖乖地喊了一声“路远爷爷好。” 宋童生早就留意到这个孩子了,只是一直未曾来得及仔细打量。 “堂弟,这是你家的孙儿?” “这是我大儿子的孩子,前些日子我原本只是想教孩子们识几个字,却无意发现这孩子在读书上极具天赋,为了不耽误孩子,便想着带过来给你瞧瞧。” 宋童生听后,好奇不已。 “哦?这孩子都学了些什么?” “不怕路远堂哥笑话,我在磁州时,也没念过基本书,这么久了也就教他识得《三字经》和《百家姓》,但这孩子聪慧无比,教过的字,他竟是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每每提及,宋老头都倍感自豪!他也上过私塾,以石头这般资质,莫说万里挑一,至少考个秀才不成问题! 看一遍就记住了?宋童生来了兴致,莫非这小娃娃有过目不忘之能? “如此厉害?那我可要考一考了!” 他示意宋应知走到跟前,仔细端详一番,见孩子毫无怯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问道: “窦燕山,有义方的下一句是什么?” 宋应知不急不慢回道: “回爷爷,下一句是:教五子,名俱扬。” “嗯,不错。” 宋童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问道:“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是什么?” “人不学,不知义。” ……一连问了好几句,宋应知都很快答了出来。 宋童生满意的同时,也想知晓这孩子是否真的过目不忘。 “来人,去书房把我桌上的那本书拿来。” “是!老爷。” 来了! 见门口的家丁离开,宋应知心知真正的考验来了,能不能留下就看接下来的表现。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一会儿,书被拿来了,宋应知瞥了一眼,是四书中的《论语》。 宋童生随意翻开一页,指着其中一段文字念了起来,宋应知微震,这正是穿越前语文课里的内容,不等他松口气,宋童生便合上了书。 “孩子,你给爷爷讲讲刚才看到的内容。” 宋应知不慌不忙,竟将那段文章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宋童生大为惊喜,站起身来,连连赞叹。 “堂兄,这孩子确实是个奇才!” 说着,他又把书打开,指着刚才那段的其中的一个字问道: “这个字可记得?” 宋应知点了点头,“回爷爷,这个字念‘愠’。” “好好好!是个好孩子!” 宋童生这会已是笑得见牙不见脸,不管这孩子是不是真的过目不忘,凭刚才的表现就已说明天赋不错。 “堂弟,这孩子我收下了,你们今日先回家好好准备准备上学该用的笔墨纸砚,过两日就直接把孩子送过来,我定当悉心教导!” 宋老头听了,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宋应知就要给宋童生磕头。 “石头!还不快谢谢你路远爷爷!” 宋应知抑住内心的激动,正要跪下。 “使不得,使不得!” 宋童生赶忙拦住,“你我本就是一家人,哪怕这孩子没天赋,我这个做爷爷的也自会用心教导。”喜欢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种田不成,只好科举发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