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证明了你没有一个能跟你聊聊天的朋友”。
特别是真在大公司上班的人,跟朋友吹牛聊天的时候,别人说到这事,自己一个字都没听说过,朋友一句:“你在公司都没有一个能聊天的同事吗?”
莫名的就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和排挤,混得不好的感觉。
能进大公司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哪能落个无人疼无人爱的孤家寡人形象。
这种不经意装逼的感觉,路菲菲自己就体验过。
去南极的游轮上会每人送一件防寒冲锋衣,款式跟普通冲锋衣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袖子上有一个南极的图案,还有我已签定南极公约的英文字样。
同事问她这衣服是在哪买的,她说是去南极的时候船上送的。
旁边同事露出惊讶地表情:“哇,你还去过南极?”
尽管那个时候去南极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不过路菲菲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得意。
路菲菲跟林老板又举了个例子:“东晋的谢安,看到淝水之战赢了的战报,面不改色,继续下棋,直到客人问了,他才说’小儿辈大破贼’,当着客人的面,他神情举止都没什么异样,特别淡定。其实,他兴奋地要命,回屋以后才发现自己开心地连鞋齿被磕掉了都不知道。
讲究的就是那种淡定从容端着的劲,装得好,流传千古,第一时间兴奋地说出来,就是他心无城府,喜形于色。”
说一千,道一万,路菲菲要设计这个袖标,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纯朴的人性需求——静静地装个逼。
路菲菲告诉他:“多一个袖标,跟少一个袖标,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联名”这种营销手段还没有风靡中国的时候,要一个地方企业的老板理解它有点困难。
不过,林老板自己说服了自己:“反正各公司能订的货不多,正好检验一下工厂的质检员的工作能力 ,以及看看整个流水线的质量管理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空间。”
没过多久,北方迎来了第一股寒潮,大风在高楼之间乱蹿,有些楼建得很不合理,风在楼中间转了几个圈,风速比在开阔地上大了许多。
好多人在论坛上发贴,说今天突然降温,要被风吹死了。
然后,又出现了常见的南北对决:
“你们北方的温度虽然低,但是我们南方更冷,你们是物理攻击,我们是魔法攻击。”
“我们南方连集中供暖都没有。”
“傻南方人,集中供暖是要给钱的,几千块呢不是国家白供。你们能冷几天?你们愿意为了冷的那几天交四个月的供暖费吗?”
“国家不白供,但是单位报销啊。”
“除了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哪家单位报销?是在私企外企上班的人不配活着了吗?”
……
除了吵架贴之外,还有几个抱怨穿搭麻烦的贴子:
“等供了暖,出门要一层一层穿,进门要一层一层脱,烦死了。”
“就是,我今天就穿得像个球,公司空调的热风一点都不热,在公司里都不能脱羽绒,被同事说像北极熊。”
“我今天穿的冲锋衣,里面就穿了一件羊毛衫,一点都不冷。”
“我也是,今天就是风大一点,空气不湿,冲锋衣把风挡在外面就行了。”
……
这些贴子都“有图有真相”,时尚男女在寒潮里穿着冲锋衣,也可以轻便舒适,活动自如,跟旁边穿得像球一样的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就是这些大企业员工们自己的高端局了,他们知道袖标上会有公司的标,在外面遇上的时候,有意无意,眼睛会往袖标上瞟。
有时候遇上自家公司的人,会莫名的心生亲近,看到对手公司的人也会拿出应有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大佬穿着冲锋衣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其中不乏二十多岁就创业成功,身家过亿的互联网弄潮儿。
慢慢的,冲锋衣从“户外运动服饰”变成了“青春、活力、有才华、有财产”的象征。
刚开始,科技圈子之外的人还是觉得“冲锋衣好土、好丑”,结果后面连影视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的人在穿,包括央视的出镜记者。
就连女明星都在片场休息的时候都被人拍到身穿冲锋衣,手捧热饮料,听导演说戏,或者跟助理讲话。
事实证明……衣服好不好看,脸很重要。
一件宽宽大大,还没什么款式变化的冲锋衣,在好几位女明星的加持下变得好看了起来,透着一种轻松、闲适的感觉。
再有人说冲锋衣土和丑,就有人带图回复,让她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没有长成女明星这样,把好好的衣服给连累的又土又丑。
每次这种贴子的最后,都是以对骂、管理员删帖或者其中一方懒得再回复了做为结束。
不管怎么吵,冲锋衣偏硬朗和工装范儿是事实,想要让自己走柔美路线的都市精致girl们就不乐意穿了。
其实,追求柔美的消费者本来就不是冲锋衣的受众。
其中不少人追求的是极致的白幼瘦,只愿自己皮包骨,腿细得像麻杆,胳膊能见骨,她们是在暴雪天都能穿短裙露大腿的神人。
林老板和路菲菲都没打算硬把她们拉入消费者的圈子里。
但是……如同无脑霸总小说里,霸道总裁会对抽自己一耳光的保洁小妹一见钟情,难以搭配的冲锋衣,也引起了时尚搭配博主的兴趣。
有一对服装搭配博主在她们的博客上公布了她们用冲锋衣搭配出“我见犹怜”风的照片。
一件大大的冲锋衣下,是一条蓬蓬的小公主裙,穿着系着一根袢带的圆头娃娃鞋。
模特的头发被水弄得有些微湿,贴在脸上,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镜头,被涂得水润润地嘴唇被牙齿轻轻地咬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