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也趁此机会,了解靑洲英坭的管理层。会议结束后,林浩然把伯顿留了下来。
“伯顿先生,今天真是辛苦你了。”林浩然微笑着说。
“哪里哪里,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能被老板您提拔为靑洲英坭的总经理,我深感荣幸,也充满了干劲。”伯顿诚恳地回应。
“通过今晚的管理层会议,我对靑洲英坭的管理层结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香江毕竟是华人为主的城市,且我们的许多客户群体多为华资地产商,然而,管理层却几乎全是英国人,伯顿先生,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林浩然看向伯顿,问道。
伯顿心领神会,笑着答道:“老板,我明白您的意思,确实,本地华人中不乏杰出的管理人才,我会积极发掘并提拔他们,以平衡管理层的构成。”
“很好,伯顿先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多元化、高效能的管理团队,那些有能力的高层自然应当留任,但对于那些能力不足却占据关键位置的人,我们需要做出调整。
我的期望是,华人和洋人中高层领导能够各占半壁江山,香江商业环境繁荣,人才济济,若内部无法满足需求,我们也不妨从外部引进,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林浩然进一步阐述道。
“完全明白,老板。”伯顿点头应允。
“看你昨晚没睡好,今天又忙了一整天,早点回去休息吧,从明天开始,公司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的努力和付出。”林浩然关切地拍了拍伯顿的肩膀,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看着伯顿离开的身影,林浩然独自一人坐在主位上,思索起来。
靑洲英坭公司的事情,算是完美搞定了。
接下来对靑洲英坭公司的布局,已经不着急了,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完全归他管理了,再也不怕别人将靑洲英坭公司抢走了。
所以,他接下来要干的事情,就是赚钱!
手中还有6300万港元可用,可这点钱对他而言,太少了。
一家靑洲英坭公司,远远满足不了他。
让他将企业慢慢发展,他也没这个打算。
最简单快捷的办法,就是并购更多的优质企业。
前世,李加诚为何能够成为华人首富这么多年?
还不是因为他在发展的工程中,不断抄底收购优质企业,让他的事业不断翻倍。
翻看前世那位李加诚的传奇之路,他简直就是一位抄底之神。
从1967年的低价收地,到1972年的抄底房地产,到1977年的抄底永高公司,1978年的抄底九龙仓股票转手卖给包裕刚,到收购靑洲英坭,到1979年的收购和记黄埔,上演蚂蚁吞大象的神话,再到1993年84亿港元收购电讯企业orange,1999年千亿卖“橙”,再到后来的投资facebook等科技股,获利上百倍等事迹等等。
这些事迹无一不在告诉林浩然,想要超越别人,想要以更快的速度积累财富,想要站在商界的最顶端,本分地经营生意,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李加诚只是本分地经营着他的朔胶厂,最多成为一名小有资产的富豪罢了。
如果李加诚只是本分地经营以房地产业为主的长江实业集团,最终也不过成为香江一流富豪罢了。
要成为顶级富豪,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精准的投资眼光,不断寻找并抓住市场中的“抄底”机会。
所以,林浩然所要做的,就是像李加诚那样,当一名抄底之神!
当然了,收购到的企业,也要好好经营,否则最终资产也是被败光。
在别人眼里,想要抄底,太难了,这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否则别说抄底了,不搭上自己的本金就算不错了。
可林浩然不一样,他拥有领先数十年的先知记忆。
哪怕这些记忆中,他记下来的东西只是个大概,那也足够了。
就比如这次的九龙仓增持战,如果他不清楚九龙仓增持战这件事情,看到报纸上包裕刚说无意继续收购更多的九龙仓股票,那他肯定也信了。
毕竟正常人都会觉得,包裕刚拿出这么多资金收购了李加诚的九龙仓股票,那他肯定资金不足了,不再继续收购九龙仓股票也很正常。
可正是因为林浩然从后世穿越而来,知道包裕刚不仅仅资金充足,而且早已经决心弃舟登陆,所以他果断出手。
虽然因为实力低无法参与九龙仓的收购战,可利用了包裕刚与怡和系争斗的间隙,分得了一杯羹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这么一杯羹,让他赚了七千万港元。
所以,抄底这件事情,必须要干下去。
说不定抄着抄着,哪天他就成世界首富了。
当然了,目前的他,离世界首富太遥远了。
路途遥远,想要到达终点,要很长一段时间。
可他并不缺时间,他才24岁,还有大把的时间……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