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军的话,不出所料的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郭坤南:“我想问问,还有啥你不敢抓的?”
卢琪琪说:“我觉得有一种恐怖的东西,他肯定不敢。”
胡军:“你确定?”
卢琪琪:“你敢抓大蜈蚣吗?”
胡军颇有高手风范的回复:“巧了,接下来将由我给大家展示,我新抓的鲜活大蜈蚣。”
“别眨眼,惊喜马上来!”
【胡军已被禁言】
黄忠飞:“大家继续聊天,别发奇奇怪怪的东西。”
俞雯:“班长真好!”
江亚楠:“妙呀(拍掌)。”
继胡军消失后,单凯泉讲:“掏龙虾太麻烦了,我以前用细竹子加绳子拴肉,扔到池塘钓龙虾。”
“一个下午能钓上来很多。”
单凯泉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摸鱼逮虾不陌生。
他刚说完,很少发言的白雨夏问:“钓龙虾和钓鱼有什么区别吗?”
原本单凯泉只是兴趣所致,才说的这句话,谁能想到,白雨夏竟然出来发言了。
惊喜居然来的如此突然,单凯泉激动坏了,奋力打字。
董青风窜出来说:“龙虾还能钓?他用嘴咬钩吗?”
郭坤南:“龙虾有钳子啊,它夹住肉不带松的,蠢得一批。”
董青风:“受教了。”
两人说了好几句,单凯泉的长篇大论才发出来:
“钓鱼和钓虾不同,钓鱼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会钓到什么样的鱼,很有惊喜。钓虾的话,没啥大的区别,钓虾比较简单,适合新手,而且钓虾的手感非常好,我喜欢在绳子上栓一块田鸡肉,因为钓虾的杆子很短,所以你能清晰的感受龙虾上钩以及那种拖拽的手感。”
单凯泉这段文字,占满了整个聊天界面,一看就知道,他绝对废了心血。
白雨夏:“明白了,多谢。”
仅仅一句谢谢,单凯泉便笑得跟傻子一样,他的世界一片晴天。
王龙龙:“田鸡?太浪费了,我能不能用癞蛤蟆钓虾?”
郭坤南:“你能不能对虾好点?”
黄玉柱说:“千万别用蛤蟆钓虾!”
董青风:“咋说?”
黄玉柱:“蛤蟆有毒,我小时候不小心踩到过,它身上的毒汁溅到我右眼里了,我现在右眼的视力,不如左眼。”
王龙龙:“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经常侧身玩手机,导致两眼视力不一样呢?”
班群里聊的火热。
耿露放好手机,继续和姜宁摸虾。
河边安静,天气极好,蓝天白云,令人心情开朗。
池塘的水面,偶尔荡起一圈涟漪,似乎是小鱼儿弄出的动静。
可惜他们今天只掏虾,不捉鱼。
鱼儿逃过了一劫。
太阳逐渐南移,阳光越发浓烈耀眼,耿露出发前,特意看了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显示今天最高气温32度。
她原以为今天很热,妈妈还告诫了她可以换一天。
然而耿露不在乎,难得有和姜宁一起玩的机会,别说32度,哪怕42度,她依然敢出门。
只是,不知何种原因,耿露没感觉到热,相反,周身却有一种大自然的清凉,舒适无比。
她只当这是贴近河边的原因。
薛楚楚同样有此感,倒是薛元桐丝毫未察觉。
实际,姜宁特意施展了法术,控制了一定范围的温度,否则大太阳底下的,很晒人。
掏虾十分顺利,桶里龙虾堆了好多,咋眼望去,黝黑暗红的小龙虾拥挤在一块,叫人觉得不适,随之,却又有种收获的快乐。
姜宁掂了掂桶,感受了其中的份量:
“我觉得够了。”
薛楚楚到池塘边清洗胳膊,蘸水搓洗两下,满是淤泥的手腕逐渐恢复嫩白:
“嗯,可以回去了,不然桶里太多龙虾,说不定要死很多。”
薛元桐跑来查看,一见如此多虾,她本想习惯性的掐腰,可转念想到手上全是泥,只好悻悻收起动作。
“这些虾,我贡献了一半!”
姜宁:“你真厉害。”
“那当然了。”薛元桐全盘收下他的夸奖。
嘻嘻,今天是姜宁刮目相看的一天。
薛楚楚打开手机,背向太阳,勉强看清屏幕上的时间。
“10点多了,我们收工吧!”
姜宁表示没问题,回去还要处理小龙虾,同样费时间。
耿露欣赏了一会虾,又拍了两张照片,先发给妈妈,然后又发到班群,还有她平时所在绘画的群。
郭坤南:“真多啊,这得好几斤吧?”
耿露询问姜宁,得到答案:“快10斤了。”
10斤虾,足足有一百多只,大半是她和薛元桐一起掏的,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姜宁倒不奇怪,掏虾时,他不光给薛元桐和耿露施加“不坏’法术,还顺便用法力压制洞里的小龙虾,导致此次掏虾极为简单。
群里的张池跳出来:“有10斤?”
耿露:“对呀,好多只。”
张池说:“现在小龙虾多少钱一斤?”
孟桂说:“十几块吧。”
张池:“那这桶里的小龙虾,不得卖一百多?”
孟桂:“差不多吧。”
张池说:“我在工地干一天,才150啊!我能掏虾吗?”
崔宇:“你可以试试。”
他看张池不太顺眼,最近张池钻钱眼里了,跟他们聊天,张口闭口谁谁谁赚了多少多少钱,之前搞路由器,对他的那种鄙夷,崔宇一直记着呢。
张池:“试试就试试。”
崔宇:“发达了别忘了兄弟们。”
货车边的阴凉地。
张池正在玩手机,他打算@耿露,突然,远处有人喊道:
“别特么玩手机了,继续干活!”
张池抬头望去,便看到大机器的驾驶位,坐有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年轻人长得痞痞的,朝他们喊话。
张池由于欠别人钱,所以他周末没回家,在附近找了个工地,主要是加工混凝土空心砖。
苦力活,很累,
年轻人是老板儿子,大家喊他‘小老板’。
小老板负责操控机器,顺便管理工人,而张池是干活的工人之一。
他不情不愿的起身。
“小张,咱俩搭伙!”说话的是个中年人,他衣服上沾满水泥灰,面孔黝黑老实,久经苦难。
张池和他配合,弯腰奋力抬起一袋沉重的水泥,倒进机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