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凭空多出来的粮食(1 / 1)

十月金秋时节,阳光如同被打翻了的金漆一般,洋洋洒洒地倾落在元宝村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村庄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华裳,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大宝山、小宝山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师精心描绘过一般,呈现出一幅五彩斑斓、如梦如幻的画卷。 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黄的赛金……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景象。 远远望去,元宝山就像是几座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宝石,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退水后补种的各种夏季作物,经过社员们的辛勤耕耘与悉心照料,如今这些夏玉米、夏小麦、夏大豆以及夏花生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各个生产小队的社员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镰刀挥舞间,金黄色的麦浪纷纷倒下,采摘下的玉米堆满了整个打谷场,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苏豫和赵小筎刚回到元宝村,就被眼前那一片热情繁忙的景象所感染。 两人抱着小毛豆,相视一笑,出去看了一趟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到这里,终于体会到内心的宁静和安逸是如此的珍贵和难以割舍。 “苏家小院”热闹成了一个小剧场,全因苏豫这次带回来了一台电视机。 晚饭后来串门的村民们络绎不绝,苏豫只能将电视机搬到了院子里。 于是乎,大家都自觉地带着小板凳来串门了。 一个星期下来,实在是闹腾得受不了,苏豫干脆把电视机搬到了大队部,就算是苏豫为元宝大队的文化娱乐生活做贡献了。 第二天,终于是吃了一顿安静的晚饭,刚收拾完碗筷,就听到院门一响。 “哥,我回来啦!” 苏豫和赵小筎一听,“文军回来了!” 连小毛豆都咿咿呀呀地跟着两人往外跑。 一个月不见,丁文军瘦了,但个子似乎又高了那么一点点。 “怎么这么晚才到?”苏豫捧着他的肩膀左右打量着,一脸的欣喜。 “没让爷爷派人送,我自己乘火车到的朗山,坐汽车再走回来就有些晚了。” “快去洗把脸,我给你热饭去。”赵小筎拉着丁文军就进了屋。 丁文军给苏豫带来了丁大昌的一封信。 信中首先表达对苏豫照顾丁文军的感谢,其次描述了申城学术交流会后的一些动向。 有关单位经过评估,认为苏豫目前隐匿在元宝大队的良种培育地基是最安全的,因此会抹去他的一些痕迹,并做一些相关的安全设置,请苏豫理解。 至于苏豫托丁大昌上交的全套空间环境诱变技术资料,高层会作出合理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也正符合苏豫的预期,他本来就不想与外界有太多的牵扯,安安心心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苟着,它不香吗? 两天后,罗教授带着行李和段成君再次来到了良种培育基地。 “苏豫啊,这回我真得不走了,可要赖在你这儿吃饭啰,哈哈哈!” 小老头高兴地像个小孩子,而且段成君这一次带来的一大批实验室设备让他看了也直流口水。 罗教授和苏豫的人事关系和档案全部被调离了豫北大学农学院,罗教授将负责苏豫未来学术上的对外联络。 段成君的身份比较神秘和复杂,苏豫只知道他负责更高层次的联络和协调。 北望市元宝良种培育基地的机构资料从北望市消失了,至于隶属到了哪里,不得而知。 安永亮仍然兼任良种基地的书记,只不过这个身份也被隐藏了,他作为苏豫与地方的联络人,暗中的级别也被提升了两级,连他自己知道后都被吓了一跳。 汪丙炎也专程去省府参加了一次保密级别很高的会议,对于苏豫和良种基地的一切当然全力配合。 盘龙公社与元宝大队之间被划拨出了一大片空地,半个月时间就建起来了一排排简易的营房,据说这里将进驻一个连级的雷达部队。 苏豫身边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罗教授精力充沛,晚上在良种场的会议室里,开办了一个文化补习班。 丁文军、赵小茹,以及良种场招收的那些年轻后生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学习。 苏豫当然非常支持,身边的人,未来都将会委以重任,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可不行。 没想到,仅仅半个月,会议室已经人满为患,村上听到消息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这更加激发起了罗教授的满腔激情。 虽然元宝大队今年作为蓄洪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秋收过后,加上之前极高的头茬红薯产量,总体算下来,居然和去年的粮食产量持平,而且后面还有一批红薯将在十一月底成熟。 县里减免了很大一部分元宝大队今年的公粮上交任务,如此一来,元宝大队今年每家每户可分配的粮食比往年要多了很多,乐得赵玉贵和沈云川几天都没闭上嘴。 酿酒作坊的厂房在扩建后,范建新亲自带人将全套的酿酒设备送过来并安装妥当,关键还是免费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试运行成功,酿造出了第一批地瓜烧的品质与手工酿造相差无几的消息传来后,范建新兴奋地差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翻了两个后空翻。 酿酒机械设备的风声他已经放了出去,手头的订单都已经有了十几个,虽然这个产品对于朝阳机械厂总体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属于他自留地里的产品,利润是实打实留在自己厂里的。 玉米脱粒器的销量越来越大,效益非常好,但毕竟没啥技术含量,别的机械加工厂很容易仿造。 但是酿酒设备就不一样了,从技术含量上来说完全是独一家的存在,特别是苏豫设计的这一款成套设备,在国内酿酒设备完全处于空白的状态下,未来的前景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不得了。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底,二茬红薯也开始了收获,亩产达到了三千二百斤以上。 不光是元宝大队,其它按县里的推广要求,将信将疑种植了元宝红薯的公社、大队,也纷纷传来了好消息。 虽然预想到了结果,但当真实的全县粮食产量统计数据放在书记赵登秋和县长岳奇峰面前的时候,俩人吃惊地同时心里不免都乐开了花。 最大的增量就是红薯,全县二茬红薯种植面积虽然只有八千多亩,但产量达到了两千七百多万斤,平均亩产都在三千一百斤以上。 这完全可以说是凭空多出来的一批粮食啊! 数据被迅速报逐级上报,汪丙炎在算账,廖怀林也在算账,这要是放在全北望市、放在整个豫北省,那得多出多少粮食啊! “不行,这玩意一定要加速推广!”喜欢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七八:开局一片田到华夏腾飞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我在清朝当宠妃 大明神探1546 你们都知道未来? 韦小宝玩转三国 聊天群:开局获得赛亚人血脉 吞噬星空之支取天赋 重生印度当警察 我缔造了超凡时代 泰昌大明 风起北美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