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17日。 弯河时代公司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全体股东正式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弯河时代公司515位股东,同时签订了合同,以签字、按指纹、盖章的形式,确定了自己的持有股份。 签订合同之后, 全体股东集体表决选举出了第一届领导班子。 刘福来担任弯河时代公司党委书记,刘兆丰担任总经理,刘茂财担任副总经理,王卫国担任招待所经理,王秀芹担任饭店经理。 其他还有财务经理、人事经理,以及后勤、安保等。 值得一提的是, 刘红苕进入了人事部,成为了一名人事,刘江河进入了财务部,成为了一名会计。 至于刘劲草、刘浩川,则是没有进‘弯河时代’公司,他俩都被派到了‘华山公司’,归根结底,‘华山公司’才是他们老刘家的基本盘。 养殖和饲料,这是未来的支柱性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让王卫国、刘红苕、刘江河他们进入‘弯河时代’公司的主要目的还是锻炼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磨砺出来。 剩下的刘白杨、刘青松、刘苍岩三人则是年纪尚小,不足以扛事,这次并没有安排。 除了老刘家这几个人,‘弯河时代’公司的各个管理岗位安排的都是其他社员,根据此人在队里的口碑,个人能力,来做出相应的安排。 每个岗位都有一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过了之后,人事科会对每个人进行考核,从而决定这个人是否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 这个考核制度刘青山当众宣布之后,获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又当众宣布了一些管理条例之后,刘青山就准备宣布散会,可这时王秀芹却是站了起来,“青山!” 她这一喊,呼啦啦—— 其余人也全都站了起来,一个个全都看着刘青山。 刘青山愣住了。 “秀芹婶,你啥事?” “你当啥官?” “我?” 刘青山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便笑道:“我啥官也不当,再有一个多月我就该去燕京上学了,公司的事情还得靠大家。” “那不行!那咋行哩?”王秀芹断然摇头。 其余人这时也纷纷开口,一个个嚷嚷着。 “对啊,这可不行啊……青山,你可不能不管额们啊?” “青山,这你不在公司,那额们心里都没底呀,这招待所到底能不能开起来?” “要额说,上学归上学,但这公司青山你也得管,现在大队都有电话了,你就算是在燕京,那也能打过来,大家能说上话呀,这联系方便着哩,你们说是不是?” “对对对……青山,你放心,额们肯定不会打扰你上学,不会打扰你写文章,就是……就是……额是说如果啊……如果公司遇到难事了,你得帮着大家伙想想办法呀!” “这公司也有青山你的股份哩,你可一定不能撒手,当甩手掌柜可不好!” 众人越说越激动,甚至有人起来跑到了门口把路给堵上了。 大有刘青山不答应,就不让他走的架势! “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在公司一切事务都理顺之后,咱们的招待所正常运转,饭店正常营业之后,才去燕京上学,不会撒手不管的!”刘青山苦口婆心的说。 众人齐齐摇头。 “不行不行……” “你不当官,额们心里还是不放心,没有底呦!” “要额说,青山你也挂个副总经理的头衔,不让你挂总经理,你要读书要写文章,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你挂个副总经理总可以吧?” “对对对,秀芹说的对!” “青山……” 刘青山这个无奈啊…… 他确实不怎么想管理公司,还有就是他去了燕京之后,两地相隔遥远,管理不便。 还不如把机会让给别人。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起来…… 弄到最后, 赵兴邦提议让刘青山担任‘弯河时代’公司的顾问,这个顾问的权力等同于总经理,但不需要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这个提议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就这样, 刘青山只好答应,当这个顾问。 啪啪啪啪—— 掌声如雷,久久不息。 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兴奋之情,还有些人激动的嗷嗷直叫。 此刻的他们都不知道,这次会议将会对‘弯河时代’公司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 转眼间,三天光阴在尘土与汗水交织的奋战中飞逝而过。 7月20日,上午9点10分。 公鸡坡! 这座曾经荒芜、只长着稀疏酸枣果子的土坡,此刻,成了整个弯河、乃至方圆几十里目光汇聚的焦点!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毫无预兆地炸响! 一长串鲜红的炮仗在坡顶新楼前猛烈地跳跃、爆裂,喷吐出浓烈的青白色硝烟,如同一条兴奋舞动的银龙,裹挟着硫磺的辛辣气味,直冲云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突如其来的巨响,瞬间撕裂了清晨的宁静,也点燃了所有人心底压抑已久的激情! “噢——!!” “开张喽——!!” “盖起来喽——!!” 紧随鞭炮声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如同积蓄了万年的火山,在这一刻轰然喷发! 上千名弯河社员,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参与了建设,此刻都像潮水般涌向公鸡坡。 他们挥舞着手臂,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狂喜、自豪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激动。 吼声、笑声、夹杂着哽咽的呼喊,汇成一股震天动地的声浪,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久久回荡,惊飞了林间的鸟雀! 硝烟渐散,那栋矗立在公鸡坡顶的三层小楼,如同一位身披霞光的新嫁娘,在万众瞩目下,缓缓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它稳稳地扎根在公鸡坡顶,背靠着苍茫的远山,俯瞰着脚下蜿蜒的弯河村落和金色的麦田。 三层楼体,方正挺拔,虽无雕梁画栋的奢华,却透着一股子黄土高原特有的硬朗与质朴。 青灰色的砖墙,由于部分是旧砖,部分是公社协调来的新砖,颜色略有深浅,可却更显真实有层次感,在晨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一扇扇刷着深棕色桐油的木制门窗,镶嵌在砖墙上。 所有的窗户上,都装了大大透明的白玻璃,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了最吸睛的亮点。 这些大玻璃窗,极具现代气息,让人一看,就不禁心生惊叹。 招待所并非孤零零矗立,还有一道齐腰高的青砖矮墙,沿着坡地走势,将楼前一片平整的空地圈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小巧而规整的院落。 矮墙砌得工整利落,顶部用同样的青石条压顶,显得简洁大方。 院落的点睛之笔,在于那扇极具特色的朱漆大门! 大门采用厚重的梨木打造,刷着鲜艳喜庆的朱红色油漆,在阳光下红得耀眼夺目。 门板并非简单的平板,而是用厚木条拼镶出简洁大方的几何菱形图案,既避免了单调,又透着一股子朴拙的装饰美。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头。 大门上方,用青砖巧妙地砌出一个向外微凸的拱形门罩,门罩中央,镶嵌着一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板,石板上,阴刻着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弯河时代招待所”! 这字是刘青山亲笔题写的,笔力遒劲,饱含墨汁,字迹填以黄铜粉,在朱红大门和青砖门罩的衬托下,金光闪闪,气派非凡! 如果说招待所是弯河挺起的胸膛和门面,那么饭店,就是弯河跳动的心脏和温暖的胃。 饭店的门脸比招待所更显开阔、亲民。 同样刷着深棕色桐油的宽大木门敞开着,仿佛在热情地招呼着八方来客。 门楣上方,悬挂着与招待所同款金色“弯河时代饭店”招牌,在阳光下闪得耀眼。 最吸引人的,是那几扇宽大明亮的玻璃窗! 这是落地窗,它们几乎占据了门脸墙面的大半,像几块巨大的、透明的画框,将饭店内部的景象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路人。 视线穿过光洁的玻璃,饭店内的景象一览无余,纤毫毕现。 这个设计在当下,可以说是划时代的。 每一个看到这巨大的落地窗的人,无一不是目瞪口呆、暗自咂舌。 最靠近那几扇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光线最好、视野最开阔的位置,被设计成了别具一格的“卡座区”。 这里可没有软包沙发,而是就地取材,匠心独具。 泥瓦匠们沿着窗下砌起了一道齐膝高、一尺宽的土台子,表面铺一层榆木板,再刷上一层清亮的桐油,呈现出温润的土黄色。 土台子上,间隔摆放着几个厚实的草编蒲团。 每两道土台子之间,则摆放着高度适宜的榆木桌。 冬天烧灶时,这土台子还能吸收些热气,面朝明亮的玻璃窗,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眺望窗外的坡地风光或远处的村庄麦田。 这种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炕头式”卡座,一经亮相,就引起了无数人打量。 除此之外, 餐厅中间还有四人桌区、长桌区,以及包间。 设施完善,功能齐备。 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不错,这个饭店有点意思。” 一个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青色长裤的中年人低声说道,与此同时,他身后一个年轻人将手中的照相机对准了‘弯河时代饭店’,随即按下快门。 咔嚓—— 咔嚓——咔嚓—— 照相机不断的拍着,将‘弯河时代饭店’的每个角落都给记录下来。 这时, 又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她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头烫波浪卷,身穿格子衫,脚踩小皮鞋,一举一动都很洋气。 “郑组长,县里的郭干事说中午要在这里给咱们接风洗尘,杨主任也会过来,您看?”她低声说道。 郑国栋看着远处热闹的场景,头也不回,“晓敏同志,你没有透露我们的身份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没有,您不是已经交代过了嘛,我怎么会乱说?”周晓敏笑着回道。 “嗯。” 郑国栋点了点头,“那就一起去吧。” “好,那我等会儿和郭干事说一下,顺便也叫下其他同事。” 说完,周晓敏便走了。 郑国栋又道:“都问清楚了吗?” 那个拍照的年轻人立刻收起相机,低声道:“问清楚了!” 顿了顿,他又道:“弯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先提出来的人是刘青山,在他的主张之下,刘福来、杨天兴这才同意实施。西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李邦彦的三儿子李长征,之前是在弯河插队当知青。” “杨天兴能得到李邦彦的支持,应该是刘青山从中帮忙牵了线。” “去年8月份,刘青山领着家里人夜里上山逮知了猴,然后将知了猴卖给县里的饭店,挣了一些钱。” “李长征那时候还在弯河,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的面黄肌瘦……” “后来刘青山就从李长征手里收了些知了猴,从而缓解了李长征的窘迫处境!” 听到这里, 郑国栋那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喃喃自语:“原来是患难之交,那这样的话就说的通了……” 年轻人跟着点头。 看到郑国栋暂时没有说话的意思,他就又继续说道:“李长征今年回了长安之后,没少给刘青山帮忙,现在华山公司的那些约克夏猪崽,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李长征帮忙购买的。还有那些机器设备、以及那辆边三轮。” 郑国栋摆了摆手,“这些无关紧要,不是咱们此行的重点。况且刘青山也不缺钱,他也不是官员,这其中不牵扯什么贪腐。” “是!明白!” “报纸上那些数据都是真的吗?” “是真的!” “没有一点水分?” “……暂时,没发现。” 郑国栋那平静的脸庞顿时有些动容,他转过头看着自己的秘书,“走访了多少人?” “69人!” “这69人家里粮食都够数?” “够!!有些人家里的粮食甚至还要比亩产455斤要多一些,比如梨树沟生产队的李春生家,黑龙潭生产队的刘树德、刘兆丰、赵黑牛家,还有……” 听完之后, 郑国栋又问道:“这些人都是随机抽查的?” “对!” “呼——” 郑国栋长长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笑容,“看来咱们是不虚此行啊!领导看到报告后,肯定会非常高兴!不过,资料一定要搜集充分,扎扎实实!” “明白!” 顿了顿, 郑国栋又道:“你和刘青山接触过吗?” “接触过。” “展开说说……” “他,很不简单!” “哦?” 郑国栋转头看去,有些好笑的看着自己的秘书。 他这位秘书身世不凡、背景雄厚,加之又聪明过人、处事老道,因此眼光一向都很高,从不轻易夸人。 不说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吧,但其实也差不多。 可关键是, 宁泽安有这个实力! 郑国栋笑道:“这我更要听听了,到底是怎么个不简单?” 宁泽安想了想,这才说道:“他这个人,有才华,真是才华横溢,才思敏捷!” “这肯定的,人家可是名扬全国的大作家。他那些作品,我也看过,确实都很不错!你说点别的……” “他很有想法!他那些想法……很有见地!” “想法?” 郑国栋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你是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 “那他还有什么想法?” “他没具体说,我也很想知道。” “好吧,难得见你如此推崇一个人,还是同龄人。泽安啊,那你可以趁着这段日子,多和刘青山接触接触。” 宁泽安却是微微摇头,“不急,反正再过一段日子他也就要去燕京了,到时候有的是机会。” “高考成绩还没有出来。” “我知道,我相信他一定能再次考上燕京大学!” ……喜欢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