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良以后,新的炸药威力比以前纯粹的黑火药要强许多,至少炸这种一般府县城墙,却是用不到以前那种两三千斤之数,只用了六百多斤,便炸出了一个数丈宽豁口。
上千精锐甲士,涌动而入,不出一个时辰,城池便易手。
-------------------------------------
拿下宿迁以后,下一个目标自然是上游的邳州。
但让李定国等人没想到的是,清军居然主动让了邳州,直接撤军往北,退出数十里,直到吕梁山一线(不是山西的那个吕梁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休整补充完毕以后的光复后军,也在张名振的带领下,抵达永固山前线。
此时,光复左军、后军兵锋,距离徐州城,不过五十里而已。
徐州和襄阳类似,都是连接中国南北的战略要冲。
但具体上却和襄阳大不相同。
徐州地处平原,不是襄阳那种山水形胜,得天独厚的地方。
故而,防守徐州,想凭借一两座城池,扼守关键,就拒敌数十万,是不可能的事情。
必须要在周围数十里,都得部属防御,节节抵抗,方有可能。
只不过瓦克达反复思量之下,又与图海等人商议,最后认为,在徐州与明军决战,断不能一味坐困死守,必须利用清军骑兵优势,于平原之上,伺机突破。
这思量倒也不错,徐州地处淮北鲁南,一马平川,正是铁骑用武之地。
于是乎,按图海制定的策略,徐州战役,清军战略,大概可以用八字概括。
“步守骑攻,城防军通”
即,将步卒主力,包括新军在内,主要置之于徐州周边诸多坚城、营寨之内,变成一根根钉子,限制明军的行动范围。
而骑兵主力,则在各个城池营寨之间,相互奔驰,寻机突袭明军,若成,城中原本坚守的步军就能迅速就近转入进攻,若是不得手,也可以就近撤入城池之内,再寻找下一个机会。
为此,瓦克达还让年轻的骁将,赉塔来统帅正红旗骁骑营、护军营骑兵,而自己和图海,则统帅步军,驻守各城。
其中,瓦克达驻于徐州城,图海则驻于黄河北面的沛县。
当然,最为特殊的,还是独领镶白旗的多罗郡王岳乐,此时却是驻军于磐石山,卡在黄河边上,隐隐威胁光复后军后路,未尝没有想一雪前耻的想法在。
-------------------------------------
“岳乐、图海二人,年少英骁,文武驰通,以败军之际,弱冠之龄,而当大任,虽谓之螳臂以抗王师,然未尝无可称也。”
——《后明史,建虏第二,诸将列传》
第40章 机会
“所以说,此战,尔等任务,却非攻陷城门,而是尽可能混进去,一定要把鞑子粮草给我烧了!”
李过正色对着眼前的将佐吩咐道
前几日,明军多次发起夜袭,但效果都不大,除了一次勉强占住的南门外的屯兵城,不过天亮以后,也被清军派精锐夺了回来。
双方各自留下数百伤亡后,依旧如常。
而事情的转机,却恰恰就来自这次差点成功,却十分可惜的夜袭。
在短暂的拿下城南屯兵城后,明军除却斩杀近百,还俘虏了十多名清兵,在天亮后,被清军反扑之时,带队的明军参将,颇为有见识地咬牙将这些俘虏带了回来,而没有留在战场,或是一刀砍了。
于是乎,明军十分幸运地发现,这十多个俘虏里,有一个蒙古出身的清军镶蓝旗佐领,乃是两天前才因为城南屯兵城守将,运气倒霉,被明军炮击伤中,不治身亡,他被调到了屯兵城,用于填补空缺。
换句话说,这人对于此时清军襄阳城内的布置颇为熟悉。
毕竟济尔哈朗已经率部在襄阳城里呆了一个多月了,这些镶蓝旗军官将佐,对于城中要害布置,还是颇为熟悉的。
李过二话不说,找到了归正营的军官和锦衣卫帮忙,直接连夜拷打审讯,锦衣卫的手段自不必提,一晚上的时间,就啥都交代了。
从这厮的言语中,锦衣卫结合其他既有资料情报,确定了清军在襄阳城内的辎重、粮草储存地。
早在两年前,济尔哈朗就开始策划在襄樊和明军死磕了,所以他早就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襄阳城能守下去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城中粮草够吃。
济尔哈朗自光烈五年起,就大量搜刮襄樊、郧阳、南阳地区的粮食,储存于襄阳,以保证够五万大军半年食。
此时城中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马,济尔哈朗再守个大半年完全没问题。
换而言之,如果能够摧毁这些东西,那么……
这想法一出,李过以下诸多将领都有些按捺不住。
这种事情,首先肯定是寻求锦衣卫的帮助。
但锦衣卫方面却是也有些难办,一方面,城中守军大部分都是镶蓝旗的八旗兵,和清军在北直地区组建的新军,忠诚度绝非绿营兵马可比,很难策反。
另一方面,当年江南战役尤其是南昌的陷落,都是教训,故而清军对于明廷锦衣卫的手段也是有了深刻认识,故而临战之前,济尔哈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城中百姓全部驱逐除去,以避免明军里应外合的可能。
故而,明军若真想对城中粮仓辎重下手,唯一办法,只有用“特种部队”的手段了,也就是派精锐潜伏入城。
可这事情,明军还真没经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