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郑母一大早精神抖擞地开始招呼众人起来。 “都快起来了,今儿个回娘家,可不能磨蹭。” 一家人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围坐在一起吃早饭。 吃完早饭,郑母立刻开始收拾东西。她小心翼翼地把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整理好。 其实现在物资缺乏,能拿得出手的也不过是一些鸡蛋和自家地里收获的土特产罢了,但每一样礼物都饱含着满满的心意。 一切准备就绪,郑母带着一家人踏上了回娘家的路。 一路上,络绎不绝的人都是去走亲戚的。大家边走边碰到认识的人,便相互寒暄交谈。 “哟,这是回娘家呀!” “可不是嘛,你们这是去哪儿走亲戚呢?” 淳朴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而真挚的笑容。 郑文苑看着路边尚未融化的积雪,心中充满了感慨,在这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浓厚。 大家虽然物质生活匮乏,却有着最纯粹的情感,不像后世,亲戚一年难得见一回,邻居几年碰不到一面。 那时的人们,互帮互助,共同度过艰难的岁月,亲情在这简单的往来中愈发醇厚,邻里之间的情谊也在日常的相处中不断加深。 郑文苑想着,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独特的魅力吧,虽历经困苦,却依然有着最珍贵的人间温情。 一家人走了许久,半路郑文苑还是没能坚持住,直接抱住她爹的腿耍赖要他背。 郑父满脸严肃,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思绪翻涌。 他心里一直因为没有男孩子而深感难堪和自卑。 在他的观念里,男孩子才能传宗接代、撑起门户,而家里的三个女儿,让他在村里总觉得抬不起头来。 所以,他自然对家里的三个女儿不是很亲近,平日里,他总是沉默寡言,很少与女儿们交流互动。 此刻,郑文苑抱着他的腿,他的内心纠结万分。 一方面,他觉得不应该惯着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另一方面,看着女儿疲惫的小脸,他又有些不忍。 郑母见状,赶紧过来解围。 “文苑,别闹,你爹累了,自己走。” 郑文苑却不依不饶, “不嘛,我走不动了,就要爹背。” 她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她不想她娘劳累背她,另一方面她就是要慢慢打破郑父守旧的思想,第一步就是亲近他。 郑父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蹲下身子,让郑文苑爬上了他的背。 他的动作有些僵硬,显然还不太适应这种与女儿的亲密接触。 郑文苑趴在父亲的背上,嘴角忍住笑,一路上,她调皮地不是往他耳朵里吹气就是挠他痒痒。 郑父被她逼得左右摇晃,却又不能把她扔下去,只能不断地呵斥她。 “别闹,老实点。” 可郑文苑哪里肯听,依旧我行我素。 郑母在一旁看着父女俩的互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多年沉重枷锁也消散了些。 郑文静和郑文茵也被妹妹的大胆举动而显得格外轻松愉快。 终于来到了外公外婆家,还没进门,郑母就在外面喊起来: “爹,娘,我们来了。” 外公外婆闻声赶紧迎了出来,脸上满是喜悦,外婆一把拉住郑母的手。 “可算来了,一路上累坏了吧。” 郑母笑着摇摇头, “不累,就是想你们了。” 说着,便让孩子们把礼物拿过来。 “爹,娘,这是给你们带的一点东西。” 外公看着那些鸡蛋和土特产,嘴里一直念叨, “来就来,还带啥东西。” 郑文苑乖巧地走上前, “外公,外婆,新年好。” 郑文茵和郑国静也跟着问好。 外婆笑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孩子们都长大了,快进屋,外面冷。” 一家人进了屋,屋里虽然简陋,但却十分温暖。 泥墙土瓦,旧木桌椅,却处处透着家的味道,火盆里的炭火微微跳动着,散发着让人安心的热度。 外公问道: “这一路上还顺利吧?” 郑母点点头, “挺顺利的,就是下了雪路有点滑,不过还好,我们都小心着走过来了。” 外婆拉着郑文苑的手, “苑苑啊,你都半年没来外婆家了,有没有想外婆呀?” 郑文苑甜甜一笑,眼睛弯成月牙儿。 “想呢,可想外婆了。外婆,我做梦都梦到外婆给我做好吃的呢。” 外婆宠溺地刮了刮郑文苑的鼻子, “你这小馋猫,外婆这就给你做好吃的去。” 大家坐在一起烤火聊天,没一会儿,小姨一家过来了,带着两儿一女,顿时房子里热闹非凡。 中午小姨、郑母和外婆甘氏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不一会儿,一道道香气扑鼻的菜肴被端上了桌。 有红烧鱼、大蒜炒鱼杂,蒸鸡蛋,猪脚炖萝卜,包菜,清炒木耳,最后还有一锅滑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文苑第一次吃到滑川,惊为天人,那滑嫩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忙问了郑母这个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红薯粉加水调成糊;第二步:猪肉剁碎,放入糊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第三步:锅里加水,用勺子舀猪肉糊一块一块围着锅面贴上,等表面稍干铲入锅中,煮熟就行了。” 郑母详细的给她解释。 “娘,那下次咱家也做。” 郑文苑满脸期待。 “那等买了五花肉再说。 ”郑母笑着摸了摸郑文苑的头,这年头五花肉非常难买到。 “哟,苑苑,你问这么清楚,是就想自己做饭呀?” 小姨笑着调侃道,她穿着一身朴素的棉衣,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脸上微笑。 郑母笑弯了眼睛,眼里满是骄傲。 “苑苑去年就会做饭了,而且味道还不错。” 外婆甘氏夸赞道:“咱们苑苑这么小就这么能干。” 她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慈爱。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郑文苑的肩膀,“苑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甘氏不是个重男轻女的人,这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小舅妈也是生了三个女儿,现在肚子里面还怀了一个。大舅妈生了一儿一女,所有的孩子她都是一视同仁。 饭后不久,大舅一家回来了。大舅妈娘家就是马路对面的村子,抬脚的功夫就到了。喜欢重生六零:我靠在空间养家禽躺赢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六零:我靠在空间养家禽躺赢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