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年(1 / 1)

厄卫三同步轨道,9号轨道船坞。 两组大型对接臂之中,一艘匕首状的大型军舰正缓缓向后倒退,驶离港口。 1600米的舰体在标志性的灰白色海军涂装之下被衬得更显冷酷肃穆。 待舰艏完全离开港口一段距离之后,军舰尾部4座天鹅座太空工程GM-4A型辅助离子引擎内靛蓝色辉光依次亮起,在全舰数百个隐蔽式姿态喷口的的帮助下,这艘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原地转向,继而驶向不远处的预先划定的集结区域。 在那里,29艘与它模样别无二致的“兄弟姊妹”们正整齐而沉默地排列在太空中,如同等待接受检阅的士兵。 【生产编号:EMY-9-0060-0018】 【级别:ISD-III型】 【下水日期:AFE60.0201】 ... 观察舷窗的玻璃钢将凯洛伦低头阅读眼前报告的景象倒映其上。不多时,待全息文字关闭,重新望向窗外代表战舰引擎光芒的方向,凯洛伦负手而立,有些微微出神。 自完成对“异形宇宙”人类势力(凯洛伦依照记忆中的资料私底下取的称呼)的统合后,已经过去整整五年。 五年,对一个连自家“移动首都”都让人切成两半、一度到覆灭边缘的独裁政权来说,能改变的事着实有限; 但如果五年,对一个统合了一整个疆域最远横跨200光年、人口近300亿的成熟文明的新兴星际国家来说,能做的事就有很多了。 当前的第一秩序,与五年前初来乍到的那个残兵团体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是组织架构。 曾经在星战银河系的“崛起时代”,第一秩序尽管控制着从未知空间到外环横跨数万光年的广袤领土,拥有至少数百个工业化星球、数千个成规模的资源殖民星系与数不清的小型殖民地。 但本质上其仍然是由前最高领袖斯努克所掌控的独裁军政府。 彼时的第一秩序在政府架构上讲究一个“以军带政”,不要说十分简陋,主打的就是“能用就行”。 除了那些最最重要的中心星球,第一秩序对其他麾下世界的管理往往简单粗暴:待完成军事占领后,军队(政府)委派的行星总督们的唯一职能便是将当地的资源——包括矿产、兵员、税收、工业产品等按时收缴并立即将其分配至军队的各个方面。 至于怎么完成?抱歉这不是总督们该考虑的事儿了。 正是依靠这种以军事高压为底色的“横征暴敛”模式,第一秩序成功地在新共和国眼皮底下仅仅数十年就攒出了一支足以令全银河色变的致命武装,并完成了那个跨时代的歼星武器“弑星者基地”。 但讽刺的是,即便如此,由于新共和国那过于矫枉过正的绥靖思潮与分权国策,不少在第一秩序接管前便已经完全陷入无政府主义灾难、饱受星际海盗、走私集团、地方军阀肆虐蹂躏的外环世界在被纳入第一秩序版图后,却意外旗帜鲜明地支持着新政府的统治。 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老谚语:最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 现任最高领袖凯洛伦对此深以为然。 不过,他所求的远不止这些。 在现任海军元帅、新维会常务副主席索龙的帮助下,凯洛伦对第一秩序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 原有的最高委员会正式升格为“最高执政委员会”,成员由原本的12人扩大到13人,增加1个地球人席位,十年任期,目前由前UPP领导人苏沃洛夫担任。 同时新维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亦包含在内,任何决定第一秩序未来的重大决策或命令在程序上都将由新维会中执委与最高执政委员会共同通过后颁布。 最高执政委员会下设殖民地参议会,由第一秩序疆域范围内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殖民世界选派1名代表参加,增设的第13名最高执政委员的换届选举亦由参议会选出。 考虑到当前疆域面积过小,且疆域内尚有多处未探明的“星障”区域,第一秩序并没有恢复以往的星区制,而是暂时仍然沿用旧时政权的行政区划。 但包括殖民地总督制在内的一系列行政制度与诸如财政部、工业部、开拓部、标准局(注释1)等一系列正式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均被建立起来。 新秩序维持委员会——这个重新建立的“官方”政团正以惊人的生命力扩张着自己的影响力:尽管在全新版本的“新秩序”理念下,第一秩序政府并没有强制其治下之民加入,但在理念部(注释2)宣传机器全方位且无孔不入的开动之下,民众们开始逐渐理解并相信由“理性、团结、进步”所构成的新秩序能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那种历史上异族统治者“以少御多”的各种人为制造技术、身份乃至民族差别的限制防范政策在最高执政委员会看来不值一提:在这个变幻莫测、充满未知险恶的残酷宇宙中,还有什么是比你我同属人类而更令人感到宽慰的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吞并、吸收、乃至融为一体,这才是凯洛伦心中新帝国的基础。 因此,没有了政治上的顾虑、在拥有了足够原材料作为生产资源后,第一秩序那数万年科技底蕴所蕴含的生产力开始井喷般爆发:更先进的技术、更廉价的能源、更优质的商品在第一秩序企业联合行会下属企业的带领下开始进入人类社会市场。 无数自动化高效率工业、农业设施如野草般在整个人类疆域的版图内肆意生长;廉价耐用的反重力技术与超空间技术彻底颠覆了以往被巨企垄断的星系内、乃至星际交通运输行业;比合成人更便宜、也更合适生产活动的各类机器人被大量生产、售卖和使用,合成人则被集中用于各类需要仿生外貌的场景与行业。 尽管在许多殖民地中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社会结构变化,但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却也让先前被巨企无情剥削的广大劳工们生活大大改善。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新维会的各个地区支部也在官方的帮助下纷纷成功建立起来。 许多殖民世界,尤其是那些有着更多政府雇员的大型殖民地世界的民众要求加入新维会的申请如雪片般淹没了地方支部,甚至在火星、泰坦等几个情况最为火热的世界,新维会干部们不得不启用大批机器人来清点处理那些绕过线上电子申请,直接以实体信件形式投递的入会申请书。 而与火热形势相对的,新维会各级支部却以“过分冷静”的姿态处理着人们的热情。这些由退伍老兵、前安全局特工和克隆人组成的干部们以一种审慎的态度,严格按照“入会条件”梳理着志愿者。 但即使是这样,五年来新维会会员在各级政府单位与军队(冲锋队除外)的增长率仍达到120%以上。 正如索龙元帅在针对此事对最高领袖的汇报中所提到的那样:“真正的统治不在于让百亿人恐惧,而在于让每个人相信——他们的衣食住行、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等等一切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都是新秩序宏大乐章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军队方面的变化同样巨大。 陆军经过几年的扩充,全军总数达到了4000万人的员额——其中战斗部队约为3200余万,完全从冲锋队手中接过了国土防御的使命。 新建后的第一秩序陆军被分为机动军与驻防军两大体系,这其中经过层层选拔并完全以第一秩序标准进行换装整训的部队被编为机动军,他们只占到陆军总数的15%——正是这600万人依靠着第一秩序海军舰队强大的机动能力承担了整个领土范围内的机动作战任务。 但这也不代表剩下的那些以殖民地防御为主要任务的驻防军就能够简单顺利的完成任务。 要知道,哪怕是当下连星区都没有办法建立的第一秩序疆域,登记在册的大小殖民地(包括卫星、太空城)也超过1万个,而要靠三千多万去撒到这200光年范围中不均匀分布的上万个殖民地,显然不切实际。 因此除了参考历史上的惯例,仅在拥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星系如大型工农业产业聚集地、百万人口规模以上殖民地、星际交通枢纽、军事要塞等位置部署重兵外,绝大部分的中小型殖民地仅象征性地安排少量兵力,甚至一些新垦开拓世界与太空城这类边远无足轻重之地仅存在当地居民组建的治安与准军事民兵。 但就算如此,当前这点兵力仍然是捉襟见肘。因此,顺理成章的,大规模的机器人与克隆人部队便重新被第一秩序启用。 机器人自不必多说,依托于廉价的B1为核心,除了作为海陆军与冲锋队的辅助军之外,数支包括战舰和重型武器的实验性机器人部队已经开始组建。那些资料库中早已过时的邦联设计此刻便是“经济”与“实用”的代名词。 而克隆人方面,第一秩序延续了先前的“人道主义”做法,在定制的数个军事用途克隆人批次中放宽了体貌特征的随机性,并且交替采用数百个不同的优秀母本基因,以此将克隆人“无痛”补充进有需求的单位,在快提升部队战力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了以地球人类为主的自然人部队抵触。 至于海军,同样大肆扩军。 在原先至高无上号直属舰队的基础上,海军重新组建并划分出四大舰队,分别是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舰队。外加最高领袖直属(首都防御)舰队,原先的十艘复兴级除了定局者号与坚定号配属直属舰队外,均平均分配给四支舰队作为核心旗舰使用。 编制有了,产量同样得跟上,凯洛伦此刻在厄卫三所看到的,便是最新一艘海军量产型歼星舰的下水仪式。 加上先前其他造船厂所建造的批次,第一秩序已经为舰队建造了五十条最新的“帝国III”级歼星舰,它们每一艘相比于旧型号帝国II级在人员需求上减少了85%,仅需五千五百名船员(或机器人)便可以完全控制。(注释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它们搭载的2个海军航空兵联队和足以容纳陆军师级单位的舱室仍可以支持其单独执行深空巡航及行星镇压任务——当然,海军现在更倾向于为歼星舰配齐辅助舰艇组成战斗群。 现在,50艘已下水歼星舰中最先服役的15艘及其所属战斗群已经齐装满员,形成战斗力并正式加入了第一秩序海军的战斗序列,有效充实了海军战力。 除此之外,被外界戏称为“海军预备役”的开拓部下属探索舰队,那些老式但数量庞大的旧地球战舰,仍然在二线发光发热,并在必要时为第一秩序海军提供协助。 ...想到这里,凯洛伦在为这些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内心深处也同样感到一丝焦虑......五年来,尽管冲破星障区的大探索行动从官方到民间都没有停过,但他再也没有能找到一丝关于先前那两个存放了原力神器的神庙或遗迹。 【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他的眉头又一次深深锁住。 “滴滴滴——” 是通讯请求,当凯洛伦接通频道时,出现在全息影像中的是索龙元帅的面孔。 五年来充实而劳累的工作让索龙即使在全息影像中也能看出一丝疲惫,但他的声音却一如既往地那样冷静,显得不急不徐:“最高领袖,没打扰您视察吧?” 忽视了奇斯人在某些时候莫名其妙地冷幽默,凯洛伦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说重点。 “三天前,汤谷集团下属LV-989-1矿业开发舰队从当地发回的一份紧急情报显示‘遭遇了民间非法开采武装’,向集团总部请示应对行动,该情报同时抄送开拓部。” “FOSB(安全局)分析部门在例行核查时将该情报列为‘优先等级B’,故而在今天早上整份情报资料被摆到了我的办公桌。” 他停顿了一下,脸上难得表情有些怪异:“根据你曾经对FOSB的“66号命令”,我认为你也有必要亲自知晓此事。” 凯洛伦的呼吸变得粗重。 ———— 注释1:标准局,是银河第一帝国负责组织银河工业标准化的官僚机构。该局计算生产配额和产量,然后将其分配给为帝国工作或与帝国合作的无数帝国化公司,并监督这些公司对它们的遵守情况。任何差异都会报告给该局的数据中心,而该数据中心又受到帝国安全局的密切监控,如果怀疑有任何犯罪行为,该局会有特工随时待命进行干预。第一秩序重建了这个部门将其作为下达生产预算指标(没错,部分计划经济)及确保跨星际工业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经济部门。 注释2:第一秩序理念部,负责第一秩序官方所有社会宣传、意识形态管控、新秩序理论学习研究等工作的部门。 注释3:帝国I级歼星舰需要船员名。喜欢重生凯洛伦,开局半艘至高无上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凯洛伦,开局半艘至高无上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宠婚:不及七爷套路深 你走丢之后 厉少,你老婆又淘气了! 川崎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白月光拒绝渣攻求复合 闪婚而已[先孕后爱] 失控雪山 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