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1 / 1)

一碗高粱白下肚,司马大炮和赵廷明的话,明显开始多了起来。 这高粱白是四十八度的,算不得是劣质白酒,但是赵大鹅知道,一般自己那个三叔对这种瓶装酒是嗤之以鼻的。赵铁刚喝酒,不过五十八度的酒,他一口不动,六十五度打底,七十多度正合适。酒越烈,他越喜欢。用赵老三的话来说:那高粱白,多数掺水了……说是四十八度,其实三十度也没有。 不过对于司马大炮和赵廷明来说,一口闷了一大碗,还是有点多的。 这俩人,从山南海北聊到五代十国,从盘古开天辟地,聊到安禄山反唐,从成化犁庭聊到了清军入主中原。 最后又聊到了司马大炮的这支洋炮。 “大哥,我和你说,我这个洋炮,可不是普通的洋炮。”司马大炮已经开始不称呼赵廷明为老赵了,改成了大哥。“这洋炮,可有年头了。我太爷爷用这洋炮,早些年,还打过黑瞎子呢。不过吧……” 赵廷明:“不过咋滴?” 司马大炮叹了口气:“那次打黑瞎子吧,这枪开了两枪,没打死。最后来我太爷爷死了……” 众人目瞪口呆:“……” 赵廷明喝的酒都有点醒了:不是,司马大炮说的半天的光辉时刻,果然没有躲开那个宿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年打猎的,哪有不被熊瞎子弄死的。 赵大鹅撇撇嘴,从柜上拿了点花生米吃着,真想就着酒吃,但是她又不会喝酒。 前世赵大鹅就听过好多打猎的故事,后世的小说里也好多什么赶山赶海的小说。 人们还特别喜欢看。 图的就是一个新鲜。 但是实际上,打猎这个行当,难死。 首先来说,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不傻。一般都是昼伏夜出,特别是大型动物,基本上捕食的时候,都是晚上出来。 打猎你能晚上去嘛?很显然是不能的。 晚上无论是视线,还是对地形的熟悉,一定都不如那些土生土长的动物们,人家家就在那里,去人家地盘,难的很。 其次,就是特别像老虎,熊瞎子,特别抗打。 要是给人来一洋炮,人早就嘎了。但是给熊瞎子来一洋炮,熊瞎子不能说啥事没有,但是它指定死不了。而且洋炮的威力,并不是特别大,这种类似于霰弹枪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单发的。有点类似于喷子。 司马大炮这个是双管的,一下两发,算是相对在当年比较先进的了。不过也需要打了一次,就重新装弹的。 而且一般打猎的时间,都是冬天。 冬天下雪天的时候,大雪封山,动物没啥吃,逼着他们白天也要出来觅食,行动不便的时候,才是打猎的好时候。 夏天的时候,很难打猎。 因为人一定没有熊瞎子跑的快…… 而且,如果手里没有家伙,没有枪,和熊瞎子对着干的话,肠子都能让它扯出去二里地长…… 但是冬天打猎也有缺点,天冷的话,人穿的就厚实,手指也会不太得劲,冻的发抖。所以司马大炮的太爷爷去打猎,死了的话也很正常。 反正赵大鹅是没听说过那个猎人能活到老的。基本上都是半道崩殂了…… 司马大炮感慨了一会儿,说了一些太爷爷的往事,多是一些当年如何英勇。 但是赵大鹅只要一想到最后司马大炮他太爷爷让熊瞎子给吃了,多少觉得有点……搞笑。 当然了,这种悲伤的故事,怎么能笑呢? 哈哈哈哈…… 别管怎么说,酒喝的还是很愉快的。 司马大炮扯着酒碗,说道:“嫂子,你也上来吃吧,又没有外人。” 司马大炮说的是郭氏,不过郭氏直接拒绝了:“你们吃吧。我那会吃过了。” 郭氏可不想听他们瞎白话,过了一会儿,郭氏问赵大鹅:“大鹅,你饿不?” 赵大鹅想了想,好像也不是特别饿。 毕竟那会刚刚吃了的,到这会儿也就三两个小时罢了:“不饿。” 郭氏说道:“你要饿了,我给你包几个饺子,煮着吃吧。等他们,可没什么时候的事了。” 赵大鹅又说了一遍自己不饿,郭氏这才作罢。 赵大鹅又给几个人,烫了一瓶白酒,四个人喝三斤白酒,估摸也就到位了,下午抓狼的事,基本也泡汤了。 这边赵廷明也扯到了正经话题:“大炮呀,我们村,这才倒霉呢。那几个laidai特么的精神不好呀。你说它们不去别的村偷羊吃,跑我们村来了。结果,我有个侄子,就出去看看,腿脚不利索,让狼给掏了脖子,人都死了三四天了。出了人命,我这个村长就更倒霉了。 检讨做了一大堆。头两天,那是一天八个电话。乡里县里都骂我,你说说看,我这招谁惹谁了?也不是我咬死了人,这个狼咬的,我有什么办法?但是,这个责任就是我的。我和你说呀,啥都不好干。” 司马三炮没喝酒,他声音还有点细,他一边吃着猪头肉一边说道:“那就是你们村,风水不好。我会看风水呢。你们村这个地方吧,我刚刚来的时候看了一眼,是四方汇聚的走势,四周都是大山,到了你们村,就平地了。是一个养财的好地方。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吧,狼也会看。它这一琢磨,你们村这地方,一定有好吃的就来了。这不就是相对论了吗?相对来说,本身你们村,那是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但是对于狼来了来说,你村的风水就成了人家的盘中之餐。” 赵廷明也点点头,觉得多少有点道理。 赵大鹅心里切了一声:又特么一个大明白。这不应该是狼觉得我们村地势比其他村平坦一些,跑路比较好跑吗? 不过要说起来村里的位置,赵大鹅也觉得村里的位置还可以,位置不太差。算是大山区里边,最平的地方了,难的不用住在山沟沟里边。 这个年代山沟沟里边,出门都费劲。像举人杖子就是纯山沟沟,要是本地的还凑合,那几只狼是外地来的狼,到了举人杖子,都得迷路…… 赵廷明喝了一口酒,问出了心里最想问的问题:“三炮,你说我们村,这些年,干啥都赔,是不是也和这个风水,有关系?” 赵廷明人老了,多少觉得人生靠命。 每天听着收音机的小广播,人家南方早就发家致富了,可是自己村里的产业,那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倒闭。就剩下一个砖厂,苟延残喘了。 问题是砖厂也不赚钱。 也不能说不赚钱,反正钱赚了,但是也收了不少饥荒。就比如赵大鹅欠的五千…… 而且砖厂,其实不是老赵家的人开的。是东台子村三组的人开的,虽然也是村上的财产,但是是人家老刘家的天下。 厂子也是他们组的。 赵廷明一般都插手不了。 司马三炮一听,点点头:“要不咋说,一靠风水二靠命,三靠爹娘,四靠老婆呢。这人就是得认命……” 得。 赵大鹅懒得听了,出去透透气。 农村吃饭就这样,说说就扯到风水命上边来了。 赵铁刚也动不动,喝多了就说自己命不好…… 命不好,还顿顿喝多了? 大清的皇帝都没他日子过得滋润,一天喝三顿,顿顿喝一斤,就这样了,命还不好? 命不好的,喝的起三顿酒? 对了,看看赵老三喝酒完事回家没,别一天天的喝酒,正事不干。 于是赵大鹅对郭氏说道:“大奶奶,我回去了呀。改天我再过来吧。” “不看看枪了?”赵廷明问道。 赵大鹅:额……其实原本想看看的,但是吧,这几个人太能说了。赵大鹅就懒得看了…… 司马大炮一听有人想看看枪,也说道:“丫蛋,来。我让老三把他那把汉阳造给你看看。那把枪,是真好。我这把洋炮,和它比起来,就土了。” 司马三炮也就听话的把枪给拿了出来,递给赵大鹅看:“没事,没上子弹。” 赵大鹅嘿嘿一笑:“那就不怕擦枪走火了。” 赵大鹅还是头一次摸着枪,木头把,铁管。真枪…… 还感觉真不错。 赵大鹅就是没办法照相,要不高低拿着这把汉阳造照张相,要不以后可能就没啥机会了。 看过了之后,赵大鹅就把汉阳造还给了司马三炮。 “谢谢哈。” “这丫头真招人稀罕。”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赵大鹅便离开了。 顺着路回家,到了老宅,赵大鹅看见赵铁生拿着洋镐劈木头呢。 木头就是头两天放树,剩下的粗的树叉子。 由于那两棵树比较大,所以这树叉子都有小树那么粗了。 本来就是说了这树枝树叉子留下来,所以大树放了之后,粗的就装车去破了木头板子,送到家赵铁柱家里,剩下的这些就留下来了。 “着急劈木头干啥?挺湿的,啥时候木头干了再劈吧。”赵大鹅说道。 “不劈没啥烧火了……”赵铁生说道。 赵大鹅哦了一声。 好吧,是自己想的不太周到了不是。家里确实没啥烧火的了。 本来烧火的就不多,家里这几个“大仙”,都不干活,估摸过几天就得睡凉炕了。 赵大鹅有时候都不得不佩服赵廷绪他们几个,那是真呆的住。木头树枝树叉子那么多,咋就不整点? “吃饭没?”赵大鹅问道。 “没有。” “你不是去铁柱子家了?没混到饭?”赵大鹅疑惑不解。 按理说,无论铁柱子的儿子赵永涛开不开心,中午饭无论谁去,都得管饭的。头几年的时候,要是老赵家的老人没了有时候还守灵七天呢,后来守灵七天太费钱了,大家伙都去帮着,就要都管饭。 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守灵三天。 但是,只要姓赵的去了,就得管饭。 不过这饭倒不是白吃的,去了就送你一块白布。 就是孝布。 赵大鹅前世也没有走南闯北,不太清楚别的地方的习俗。 反正东台子村这边的习俗就是人要没了,家家户户的去买一些纸钱,送到主家,算是给死了的人“路上”留着花的。 家属会给一块孝布。 这个也就扯孝布子,就是一张大白布。 这个时代,早就没有一匹布的概念了。但是,白布还保留着一匹布的说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一匹布,米白色的,不是纯白色的。主家家属磕个头,给人。 无论辈分,都得磕头。 人能去,就是给主家面子。 这种事,老话说的好,平时想请都请不去这么多人,只有人没了,才这么多人去。 管饭的标准其实不太高,就是平时四个碗。 主食基本是馒头,四个碗分别是白方——切成方块的肥肉。三尖白片——切成三角形的瘦肉和切成片的肥肉。干豆腐,海带丝。 这是标配。 基本上家家户户这个标准,不过这个时代家家户户也不是特别富裕,所以那两碗猪肉,可能也没几块……不过必须有,没有是不行的。 赵大鹅是以为赵铁生吃了的。 赵铁生没抬头,继续劈木头,说道:“我不吃。铁柱子死好几天,抬不出去,这么多人去吃饭,不把他家吃穷了。” 赵大鹅眉头一皱:??? 问题,这和其他人没啥关系吧……铁柱子也不是为了大家伙抓狼死的,他是被狼咬了,但是和其他人关系几乎为零。 还不是铁柱子自己心疼羊不要命的追狼,觉得自己能和狼干一下子,结果让狼咬死了…… 这特么他要把狼整死了,他能和天肩并肩……不过他死了,就没啥说的了。 至于赵铁生…… 赵大鹅叹了口气,眉宇间有些不愉快。 赵铁生就这样的人,你说他做的对吧,有点道理,但是不太多。确实铁柱子死了,一堆人去吃饭,放树破木头整了三天,做寿材估摸最少两三天,还得劳忙三天。就是十来天了。 开始说的就是守灵三天那个,是变不了的。如果有寿材是三天,这边习俗基本上是第一天守灵,让没了的人,亲戚朋友个人家的什么看他最后一眼,第二天就本家的出人,去山上选个点位,在他父亲的脚底下,挖坑。 第三天埋。 但是一般这边习俗不让见太阳,所以都是半夜去的,被迫三天,是这个样子。 赵铁柱也应该是这样。 但是他没有寿材,就等着吧,鬼知道到底需要几天了。喜欢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哈利波特之会魔法的我 数码驯兽师:阿尔法 穿书之撩夫日常 穿越之男妻当家 和金手指大佬网恋了 [穿书]抱错金大腿 反派他越救越黑化 穿为渣了大佬的小少爷后 重生后我让渣攻火葬场了 被养大的真少爷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