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妈,你看大鹅,这嘴都吃的叼了,饺子还说不好吃呢,改天改天整点窝窝头吃。”周春文笑着说道。 赵大鹅嘿嘿一笑:“我大姨不会做。那得改天把王桂香再送进去,咱们进去看她顺她几个窝窝头。” 赵大鹅这么一说,其他人就跟着笑。 刚吃过早饭,果不其然,赵廷明就来了。 “老周在家呀。” 周育仁笑呵呵的把赵廷明给迎了进来。 赵廷明见到赵大鹅便说道:“大鹅,昨晚咱们村出点事。铁柱没了,他们家闹。非得叫村里给发丧。这不是laidai给他咬了,人没了。村里也有点责任,所以我也没办法就答应了。但是村里也没啥钱,我琢磨借你们家后院的几棵树用用,破点木头板子,给他打一副棺材。” 赵大鹅倒没有着急说话,而是拿着茶壶,给赵廷明沏点茶。 随后才说道:“大爷爷你这个事,你问我爷爷呀。” 赵廷明一拍大腿:“那树也不值钱,你们家后院卖给你了。那些树也是你的,我问你爷爷干啥。” 赵大鹅说道:“给倒是可以。但是得给钱呀。这又不是别的事,白事哪有不给钱的?” 赵大鹅说的确实是实际情况。 农村有这个习俗,红白喜事。 红事指的就是结婚,白事指的是丧葬。 红事的话,像儿子娶媳妇,哪怕拉饥荒什么的,都是无所谓的。这年头娶媳妇不拉饥荒的少之又少。但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拉饥荒也得拉。总不能看着儿子打光棍。而且习俗里,这也不算什么事。 家家户户都这么来,就无所谓。 但是白事还真没有拉饥荒的。 俗话说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人死债消,一般人老了,不可能拉着饥荒走的,哪怕穷困潦倒,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饥荒还了。 清清白白来人世间,也要清清白白的走。这是人之常情。 “铁柱子家这个事是这样的。大鹅你这个饥荒,算村里欠你的,你看行不。和他家无关。”赵廷明解释道:“村里不出这个钱不行,他们不是要讹人家医院,就是讹人家卫生室的。你说我咋办?我也没啥好办法。 况且山上有狼,确实是村里的问题。自认倒霉吧。我都上报了,上边说这几天就派人过来打狼来,结果人还没来,先出事了。别人家,倒也有树,不过没你家后院那几棵树大,这不着急用嘛,你这答应了,我立刻就把木头弄到东山那边那个厂子给破成板子,今下午就开始整,多找几个木匠,估摸明早就差不多整完了。” 赵大鹅只好答应:“那可得多写点。那几棵树,可有个百八十年的历史了,粗。我还打算过几天盖房子做房梁呢。一棵树能出四五根檩子。大爷爷,这样吧,你直接砍两棵,一棵你回头自己破点板子啥的,自己用。剩下的那棵估摸整一个棺材也用不了呢,你爱干啥干啥用吧。” 赵廷明点点头:“行。就这么定了。” “一棵树八百。” “多少?”赵廷明都震惊了:“大鹅呀,你那个后院我卖给你才八百块钱。你整一棵树回本了?两棵树我还得搭上八百?” “这不一样,我那是现钱呀。你这是公家的呀。再说了,大爷爷你是大白条的,那不得涨价呀。”赵大鹅说道:“要不咋整,村里没钱,硬赊着。猴年马月能给,我估摸都给不了,写八千都没用……”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东台子村村里打的白条实在太多了,有时候赵廷明都不知道打了多少白条了。 反正也没钱还,那就先欠着,以后再说。 于是赵廷明也就同意了,回头再给赵大鹅写个条子,盖上村里的公章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村里有钱还?就再说吧,反正短期十年八年是没钱…… 随后赵廷明便走了。 赵大鹅呆了一会儿,也觉得无聊,便琢磨回家看看他们放树去,于是问周春文:“大姐,要不下去看看去?我家树可大了……” 周春文换了一双袜子,收拾一下:“放树有啥看的?我还没见过人放树咋滴?不过你大姨父事多,说那树大,能出挺多柴火的,他想整几捆树叉子。” “整呗。放两棵树,都够烧半年的了。”赵大鹅倒也不在乎。 要不然那些树枝树叉子没人要,也会被别人给捡走了。 反正也多,谁爱拿谁拿吧。 周春文推了一个推车,便跟着下去了。 两个轮的推车,还特别重,好像是那种工地用的双轮推车,不是普通人家用的单轮的。 一般这个时代,村里都是用单轮的推车。一根四号管子,加上一个车轱辘,便做成了一个手推车。成本也就三四十块钱。不说家家户户都有,反正也差不多。 但是周春文推的推车很明显,太过于笨重了一些。优点就是皮实抗造,缺点就是太重,费力。 赵大鹅:切,九成又是大表哥顺来的。 当然,也可能是收破烂有人卖的。毕竟这玩意一看就不是个人家的,没准是哪个厂子什么用过的,十块八块就卖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这个时代,倒闭的厂子多了去了。 赵大鹅买的粉碎机,也就是白菜价。这时候想买点白菜价东西,不太难。 当然了,首先还是得有现金,没有买白菜的钱,啥东西白菜价,依旧会买不起的。 “大姐,你不如让我大姨父赶着驴车去,这不拉的柴火多点?” 周春文皱眉:“你懂啥!那多不要脸呀……我这是用点,赶车过去,你爷爷奶奶该说了:完了完了,外人抢我们家柴火了,万一闹起来咋整?” 赵大鹅想了想,好像周春文说的也有点道理,虽然这道理并不太多。明明后院是她花钱买的,要不然赵廷明也就不会来问她来了,他直接问王桂香她们就得了。 院子是她买的,树也是她的。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 但是老赵家柴火更少,主要几个人都懒得不行。 那么多树,那么多柴火,自己砍几棵,或者弄点树枝什么的,太简单了。但是就是没人弄去。 不过赵大鹅也明白,老宅那几个货色是这样的,没人弄呢,他们也就硬挺着。但是真放树了,有人去整柴火了,他们又该来事了,说是他们的树了。 反正就是一群让人糟心的玩意。 到了老宅后院,赵大鹅就看见村里一群人在旁边看热闹呢。 老赵家几个人,在几棵树之间,正在选到底放哪棵树呢。 放树的这些人,多数都是老赵家本家的人,赵大鹅远远的看着,最后是赵铁生腰上拴着一根绳子,之后爬到了树上。 本来应该是直接在下边用大的锯子把树给锯断就行了,结果呢王桂香说怕树倒了歪了,把老宅那三间土坯房给压塌了…… 所以就耽搁了时间,需要有人爬到树顶,把大树一段一段的用绳子拴好了,之后一段一段的锯下来。 这样就会把事情变得极为复杂,估摸着没个三四个小时,这两棵树是没什么机会放完了。 赵大鹅倒是无所谓,但是嘎了的又不是她特别亲近的人,让他们等着吧。 其实赵大鹅心里甚至觉得,放树越耽误时间越好,最好折腾到下午两三点钟,这样就没法去木材厂破木头了。 赵铁柱是没了,但是你说他没事把责任推给别人干啥呢? 素质亟待提高!!! 狼进村子了,赵铁柱自己出去的,也是自己被狼给掏了的,因果就是这个因果了。没有狼给他脖子咬了一口,他指定啥事都没有。结果可好,到处讹人,什么玩意! 素质高低的人都有,有些人就爱占便宜,也有的人好吃懒做。农村的人际关系处理起来更是难上加上难的。 有些人根本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仗着自己看点电视什么的,就开始胡说八道。 像赵大鹅居住的这种生活环境,大家大多数都是本家。不是本家,也都是住了几十年的邻居,一个村的。讲那些什么尔虞我诈,就多少有点离谱了。 一定有两家邻居因为一些小事,吵了起来,甚至打起来的。但是过了一年半载,关系也就缓和了。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迫的。 低头不见抬头见,昨天打仗就今天见面,还能弄死对方不成? 杀人指定是犯法的。 所以这更需要一些隐忍,双方都隐忍,之后假面微笑,把事情和关系慢慢缓解了。 而且,在这种偏僻的地方,世俗就更离谱。 所谓死者为大。 赵铁柱是死了,但是他儿子老婆讹人家村里钱,也就讹了。不过大家虽然是本家,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情况,也并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 都在旁边一边看着放树,一边比较愉快的聊天。 至于赵铁柱会不会冻上了,没人在意。 这个时代,像赵大鹅所在的东台子村,还没有推行火葬。就是土葬。 土葬比较简单,挖个坑,把人放棺材里,之后抬着从家里,直到山上。 老多人抬棺材了。甭管关系如何,到时候村里的年轻的,都一起去,把人抬出去。 赵大鹅经常挂嘴边的话,动不动把谁抬山后去,指的就是这个过程。 棺材就是找个木匠做的。 一般家里有老人的,都基本会提前在家里预备着一口棺材,这倒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 毕竟,人总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这里的风俗文化,对于人离开这个世界,讲究的特别多。这个以后再说。 赵大鹅指着树顶上的赵铁生说道:“大姐,你看我爹。他这个人,啥事他都要掺和一下子,这树难道非的他爬?和他都没关系,我都把树给卖了,爱特么谁上谁上,摔着咋整?但是你看我爹,欠欠的,非的他上。” 周春文把推车放在一旁,一屁股坐在推车上,打着哈欠:“无所谓。掉下来你就没爹了不是?!省的以后你们家还干仗。” “万一摔不死,来个半身不遂呢?” “嘶……那还是别掉下来了。” 赵铁生是不知道,自己的闺女是这么“孝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铁生带着绳子,蹭蹭蹭的就爬到了树顶上。地面是没啥风的,但是到了树顶,那风呼呼的。 赵铁生都有点把不住树了。 这棵树真有一百多年了,差不多一丈多粗,七八十米高了。别说打一副棺材,就是十副棺材也没事。 不过赵铁生倒也不觉得这树多珍贵。 东台子下边河套边上,这样的树,比比皆是。 有的是这么粗的树。 这个年代,生态保护的还是相对来说相当好的。当地风调雨顺,树木长的也快。 最主要的应该是工具落后,生产力相对原始。 砍这么粗的一棵树,那得十来个小伙子,齐心协力,半天都费劲弄完。 再说了,要这么粗的树,干啥用,也是个问题。 家家户户顶多就是盖房子用,问题太粗的也用不了。烧火,劈柴劈不开,图啥。 做别的? 这棵树给一个村打家具都快够了,根本用不了。 当然了,后世这么粗的树,早就成了古董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人需求这树,也就没有人买,没有卖了。 树太高,上边的风就越大。 赵廷明在下边喊着:“生子你抓稳点,别掉下来。别在上边浪,把绳子绑腰上。” “大爷,你放心吧。我爬树从小就厉害。”赵铁生在上边大声喊着。 赵大鹅在远处一摊手:“大姐你听。气人不?” 周春文也点点头:“你爹说话,确实够气人的。你是咋活到今天,没被气死的。” “唉,全靠忍着。”赵大鹅叹了口气。赵铁生说话气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以来,都是答非所问。有时候还特别话多,动不动就诉苦,委屈。 “他要摔着了,就扔我奶奶那屋去。指定是老太太浪的,非的让他上树的。这绝对不是别人上不去,应该是我爹从小的时候,王桂香有什么危险的,都让他去。一是因为我爹爱逞能,二是确实没人去。那两个老家伙,偏心的离谱。” “还行,我们家我奶奶就不偏心。”周春文说道:“我还没出生,我奶奶就没了。看来,我以后找婆家,也得找个父母双亡的……”喜欢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