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1 / 1)

“爸,要不放炕头,多烧点柴火,炕两天就好了。”赵铁刚建议道。随后他还有意无意的说道:“又没抓着大鹅,妈你咋就断定是大鹅干的?” 王桂香立刻眉头紧锁:“不是赵大鹅干的?那就是你那屋那个不提气的小瘪犊子赵永波干的。” 赵铁刚顿时更加尴尬,只好尬笑:多余替大鹅打掩护,这家里遍地是地雷。 “永波昨天是淘气。但是他挺……挺……” 算了,赵铁刚都有点编不下去了,其实赵永波也挺不是个东西的…… 这活不是赵大鹅干的,八成就是赵永波干的。 反正老赵家“不肖子孙”,还挺多的。 “没一个好东西。”王桂香话虽然这么说,不过她还是喜欢孙子:“永波小,淘气。刚子你以后多说说他。别这么淘气,把水缸砸了,别的倒没啥,不还得三十多块钱买吗?我和你爸,哪有多余的三十块钱呀。” 不提钱还好,一提钱,赵铁刚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切,我二哥攒的三四万都在你们老两口那里,你们老两口也没给我,就算整没了也不至于连三十块钱,也没有吧?! 赵铁刚有那么一瞬间,就差点说出来:赵永波砸的漂亮,不愧是我赵铁刚的好儿子! “反正我没钱。三块钱都没有。” 赵铁刚吊儿郎当的状态,让赵廷绪很不满意:“你一个大老爷们儿,三块钱没有,你还好意思说?” 赵铁刚也不反驳,继续说自己来的事:“爸,我琢磨去赵永波他三姨家看看,要我媳妇搁他家呢,我琢磨这不正好看看?!” 赵廷绪把那套被子扔到炕头,准备用火烧炕。这样干的虽然慢一些,但是总是用手拿着,在炉子旁边烤,也太辛苦了一些。 随后赵廷绪,斜着身子靠在炕头,把烟笸箩拿过来,搓了点旱烟叶子,随后用白纸包上,最后点上抽了起来。 他那根烟斗,摔折了,至今还没人给他换新的。 被迫之下,只能用大白纸卷烟了。 赵廷绪吧嗒吧嗒的抽了两口旱烟叶子,吐了一个烟圈,随后分析道:“那你去看看。把你儿子抱着,给他妈看看。没准你媳妇,就跟着你回来了。” 赵铁刚却不傻,这空手套白狼的主意,估摸只有这老两口能想出来:“爸,我空手去呀?!” 这个年代,农村媳妇回娘家的很多。无非就是两口子打架,和婆婆关系不好,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一类的。 但是张翠兰显然不符合这个犯愁。 张翠兰是因为老赵家穷,回的娘家。 按着这个理由,老赵家如果不能发家致富,把新房子盖上,并且解决赵铁刚和赵铁生哥俩住一个院子的问题,恐怕很难回来。 赵铁刚和张翠兰过了五六年了,深知张翠兰这个人,嗯嗯……“说到做到”。 反正张翠兰是一个胆子大,但是怕死的那么一个人。心思重,但是文化不多,不过不太好骗的那么一个人。 与其说张翠兰是因为和赵大鹅干了一仗跑的,不如说张翠兰早就想跑了。和赵大鹅干仗,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老赵家日子过得穷,不是一天两天了。张翠兰虽然懒,但是她不傻。她可不是刚来的老赵家,老赵家基本穷的底掉了,藏都藏不住那种。加上赵铁刚一天喝三顿,这日子张翠兰早就不想过了。 张翠兰和赵大鹅的母亲情况又不太对。赵大鹅的母亲程锦湘娘家虽然没什么人,老娘也快不太行了,但是起码能支门过日子。但是老张家已经穷的快饿死了。 老张家现在的情况是:张翠兰父亲光棍一条,三个弟弟清一色光棍,大姐嫁人,她嫁人,三妹子刚结婚不久,四妹子和别的男人跑了…… 老张家的穷,基本能冠绝一个乡镇。那影响力,几乎无人能及。谁都知道老张家穷的连住的房子都没有,爷们四个,挤在西地村的土地庙里面,硬把漏雨的土地庙,当成了家。 回娘家,都得先上柱香…… 所以别说空手去,就算赵铁刚大包小包的拿一堆东西,也很难把张翠兰叫回来呀。 赵廷绪又何尝不知?只不过家里实在没钱,便没好气的说道:“那还拿着八抬大轿,把她抬回来?” “要不,我和我那个连襟说说好话,请他先喝一顿酒,之后再说?”赵铁刚试探着问道。 反正家里没钱,一次把张翠兰叫回婆家,基本不可能。那就放长线钓大鱼,先稳住张翠兰。而赵铁刚这个连襟,就显得有用的。毕竟从立场上来说,张翠兰的妹妹张翠梅自然不可能不偏向她姐姐,只有这个连襟,才可能相对中立。通过他,来劝说张翠梅,之后再从此慢慢的让张翠兰“弃明投暗”,重新回到水深火热的老赵家。 用儿子当挡箭牌恐怕很难。赵铁刚知道张翠兰对赵永波有感情,好歹亲生的,但是感情并不太多。 赵廷绪琢磨了一会儿,终究叹了口气,说道:“刚子,你就说家里的这头青牛,以后给你们那房。你看看咋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铁刚愣了:“爸,那青牛是我二哥二嫂养的。是我二嫂彩礼钱来的,你给我了,我二嫂不能干呀!” “呵呵。”赵廷绪不屑一顾:“你二嫂不是没在家?这平时都是我帮着喂的。好歹有我一半。再说这牛也快生犊子了,大牛是她的,牛犊还是她的?占我的地方,吃我的粮食和草,这牛犊本来就是我的。” 赵铁刚总感觉哪里不太对,但是又说不出来。 不过程锦湘确实不在家,这牛最近也确实是赵廷绪喂的。至于赵铁生?赵铁刚根本不考虑。因为赵铁生说话根本不算,一旦赵廷绪说了,那赵铁生就算不同意,又能咋滴? 赵铁刚知道二哥一切都听赵廷绪的,所以他也就觉得这事可行:“爸,那你可说准了。现在我二嫂是没在家,但是大鹅可在家呢。到时候,她不同意,和你干起来,这事你可别赖我。” 赵铁刚把责任推的那是干干净净,一推二六五,根本没他啥事。反正决定是赵廷绪做的,也是他说的。到时候,赵大鹅不同意,要吵架,也不是他赵铁刚的错。 赵廷绪不耐烦的说道:“就算这么算,我经营那牛一年了。你二嫂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回来我也得和她掰扯掰扯,不能让我白经营着吧?!要不,把大牛给我,要不把牛犊给我。反正得给我一个。” 王桂香也说道:“可不是咋地。那你爸爸一天喂牛白喂了?再说了,我不还得管大鹅吃饭呢?这不也得花钱?!” 赵铁刚一脸问号:??? 王桂香说瞎话不脸红吗? 大鹅住她大姨家快两个月了,可真没怎么在家吃饭,就算吃饭,米面也都是她自己带来的。 怎么说呢,现在老宅就是赵大鹅的食堂。 想起来就来,想起来就走。 王桂香继续说道:“况且,前院那边那块地方,她赵大鹅拿去用了,我说什么了吗?我拦着了吗?这孙女,整天说她奶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整天埋汰我,磕碜我,我都没咋滴她!!!” 赵铁刚心里笑了笑,觉得母亲可能是气急了。 王桂香一定是想着弄赵大鹅,问题岁数大腿脚不好,抓不住赵大鹅! 要是能逮住赵大鹅,王桂香早就和赵大鹅打起来了! 赵铁刚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说:“爸妈你俩说的对。怎么这头牛,也得有你们一半。这样你给我大牛,或者以后大牛生牛犊了,给我都行。我先去忽悠张翠兰,我说我爸妈给我一头牛,我也不说大小,到时候再说。反正,牛犊也能长大,多吃点草的事。早晚,都能长大,都是大牛。” 赵廷绪没有再多说什么,赵铁刚自讨没趣,便离开了家里。 他本来想带赵永波也去张翠兰的妹妹张翠梅的婆家,但是赵永波不肯,赵铁刚就拿了一张儿子赵永波的照片,揣在上衣的口袋里,出发了。 张翠兰的妹妹张翠梅,是张翠兰的三妹,张翠兰在几个姐妹里,排行老二。张翠兰的姐姐嫁到了隔壁不太远的村子,另外四妹子不知道去哪了,听说是和别的男人跑了,去了省城那边。具体是哪里,谁也不知道。 张翠梅去年刚刚结婚,丈夫叫刘小春。是一个刚刚退伍回来的人,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因为曾经当过运输兵,会开汽车,也算是这个年代非常厉害的一门手艺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有汽车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农村,一个乡镇,能有几个面包车,都是很厉害的。 所以刘小春就找到了一个工作,在县里的煤厂,开车拉煤。 东北比较冷,冬天要生暖气,县城就会集中供暖。但是喀县成立的时候和节点都特别特殊。县城和其他地方的县城不太同。 喀县本身以前是归另外几个县城管理的,后来是在六十年代,为了促进民族和谐,特意重新设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设立的时候,县里只有一个小的火车站。理论上,县城如果依附火车站设立,会好一些,交通方便。 但是,那边没有河…… 所以县城就重新规划在了很远的河边。也就是今天的县城,取了名字叫大城,旁边挨着的是小城。 乡下人叫习惯了,就叫大城子。 县城有水源,有河。但是因为上游的县城,有一座国家级的炼钢厂,废水排的厉害,所以那条河水,污染的特别严重。导致水非常难喝。 这也是赵大鹅能把康熙泉卖出去的主因。 而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整个县城的其他供应来源,都要从火车站把东西,往几十里外的县城运。 这个时代哪有什么高速公路,汽车更是少。货运枢纽,全部依托火车。 县城为了供暖,就需要买大量的煤炭。而煤炭只能火车运过来。那就只能需要用卡车,再一车一车的把煤炭,运回县城。 有的留作集中供暖,有的直接贩卖给其他的人生暖气用。 所以,刘小春这个会开车的人,成了香饽饽。刚转业不太久,就到了煤厂工作,工作也很轻松,就是开汽车。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工资还挺高的,一个月五百块。 最主要的是,从此刘小春家里,基本就不缺煤炭了。 赵铁刚到的时候,刘小春正在院里卸车里残存的煤炭。 这倒不是刘小春偷公家的煤炭,而是有的时候,干活的工人不可能把车里的所有煤都卸的一干二净不是。 这车又不是翻斗车,需要人工卸货,所以剩下点也是正常的。 虽然剩的不多,但是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很多了。 大车煤,几十吨,剩下个三五十斤,根本不叫剩。但是三五十斤,对于刘小春来说,那就是很多很多煤了。 虽然这些煤,都是小块的残留,但是丝毫不影响烧火呀。他正干着活,就听见有人叫自己。 “小春呀,忙着呢。” 刘小春个头高,一米八多的身高,长的棱角分明,体格也壮实。干活也有劲,小伙也帅。 远比赵铁刚好一些。 当然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张翠兰长的就是个小胖娘们,还满脸横肉,可以想象,张翠兰的三妹子,张翠梅显然也不可能突然就苗条了…… 刘小春娶媳妇娶了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长的也一般的媳妇,而他本身长的还好,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自身家庭有点问题。 刘小春的家庭原因就不多说了,反正现在刘小春住的院子,看起来就特别别扭。 房子坐落在院子正中,是三间草房…… 赵铁刚都看出来这家庭,确实条件以前不太好…… 毕竟老赵家虽然也穷,那好歹是土坯房。房盖是掺加了谷草的土方子,也还算结实。 但是刘小春家里的房盖是草……草上边是塑料布。也是三间,东边那间没窗户,西边那间也没有窗户。 院子很大,后边是树,房子在中间。前边啥也没有,除了墙角堆了一大堆煤之外,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 赵铁刚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我家不是东台子最穷的,顶多排倒数第一。 这最穷的应该就是刘小春家里。 问题,他一个月五百块的工资,怎么可能结婚一年多了,还这么穷? 不科学呀!喜欢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哈利波特之会魔法的我 数码驯兽师:阿尔法 穿书之撩夫日常 穿越之男妻当家 和金手指大佬网恋了 [穿书]抱错金大腿 反派他越救越黑化 穿为渣了大佬的小少爷后 重生后我让渣攻火葬场了 被养大的真少爷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