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一百零八章 文联小礼堂的座谈会

第一百零八章 文联小礼堂的座谈会(1 / 1)

周六的中午,灿烂的阳光洒在燕京城的街道上。 胡为民骑着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向着北影厂疾驰而去。 为了今天的座谈会,他是特意请了假的。对此,馆长也很支持。 当他的自行车在北影厂门口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龚雪早已等在门卫室旁。 今天她穿了件浅灰色的确良衬衫,衣领处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胸针,在太阳的照射下中闪闪发亮。 "等很久了?“胡为民单脚撑地,额前的头发被风吹得翘起一撮。 龚雪摇摇头,目光落在他被汗水微微浸湿的后背上:“你骑得太急了。”她递过一条绣着茉莉花的手帕,“擦擦汗。” 手帕上的香气让胡为民恍了恍神,真是温柔。 还是大姐姐会体贴人。 他小心翼翼地把手帕折好塞进胸前的口袋,正好贴着心口的位置:“上车吧,张德宁说座谈会前还要对下流程。” 龚雪轻轻扶住他的腰,跃上后座。自行车启动的瞬间,她下意识地环住了他的腰,又立刻松开,只虚虚地抓着衬衫下摆。 “抓紧些。”胡为民的声音混在风里,“前面有段路可不好走。" 果然,经过一段颠簸的马时,龚雪不得不紧紧抱住他的腰。隔着薄薄的衬衫,她能感受到他背部肌肉的紧绷,还有加速的心跳——不知是因为骑车的劳累,还是因为别的什么。 春风拂过她的刘海,龚雪耳尖已泛起了粉红色。 这一刻,她什么都不想,就想靠在他背上,享受着难得的轻松和惬意。 很快,目的地到了,文联小礼堂前已经停了不少自行车。 张德宁远远地就迎了上来:“可算来了!” “为民,这位就是龚雪同志吧?” 不等胡为民回答,她亲切地拉住龚雪的手,“你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写得太好了,今天一定要多发言。” 胡为民支好自行车,突然发现龚雪那乌黑发亮的头发被风吹乱了几缕。他鬼使神差地伸手想帮她整理,却在途空被张德宁撞见。 “哟,为民,你这是一点都不避讳外人啊?”张德宁看着两人,促狭地笑道。 龚雪慌忙自己捋了捋头发,胡为民则假装去调整车铃。 文联小礼堂坐落在一条梧桐掩映的僻静小路上,是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小楼。灰砖砌就的外墙上爬满了常春藤,朱漆大门上方悬挂着“文艺工作者之家”的木质匾额,字迹已经有些斑驳。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是一方铺着暗红色地毯的门厅。左侧墙上挂着幅巨大的水墨画,描绘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情景;右侧则是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历年获奖作品的精装本。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油墨香和陈年书籍特有的气味,混合着木质地板打蜡后的光泽感。 主礼堂能容纳百余人,今天只摆了二十多把木制靠背椅,围成半圆形。 正前方是个低矮的讲台,铺着墨绿色的呢绒桌布,上面放着玻璃茶杯和一个麦克风。阳光透过西侧高大的彩绘玻璃窗斜射进来,在打蜡地板上投下五彩斑斓的光斑。 北墙上挂着幅遒劲的书法作品,墙角立着座钟。 最引人注目的是东墙整面的书架,摆满了各类文学期刊合订本,书脊上的烫金年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工作人员来回穿梭,搬动椅子、添茶水。靠窗的位置,几位早到的评论家已经热络地聊起来,茶杯里升起袅袅热气,在光束中画出缭绕的轨迹。 胡为民和龚雪两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哪都觉得稀奇。 参观完后,胡为民问:“张姐,今天除了我和雪,龚雪同志,参加座谈会的人还有谁?” 张德宁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名单,扶了扶眼镜念道:“《文艺报》的副主编郑明远,燕大中文系的吴祖湘教授,对了,还有你熟悉的《燕京青年报》的傅林……” 她突然压低声音,“文化部文艺局的张副局长也来了,就在二楼休息室。” 啧,还有官面上的领导。 胡为民闻言整了整衬衫领子,龚雪在一旁悄悄帮他抚平后背的褶皱。 张德宁继续道:“特别要介绍的是这几位——”她指着名单下方,“燕京作协的王建军,他本人就是老知青;还有两位特殊嘉宾...” 正说着,礼堂侧门走出个穿藏蓝色中山装的老者,胡为民眼睛一亮:“吴教授!您也来了?” 他之前还想着吴教授不会来呢。 吴祖湘笑着摆手:“左右今天下午没课,我也过来听一听。”他转向龚雪,“小胡,这位就是龚雪同志吧?” “嗯,龚雪,总政的话剧演员,如今正在北影厂拍电影,是《甜蜜蜜》的女主角。”胡为民介绍道。 龚雪连忙鞠躬问好:“吴教授,您好!” 吴祖湘上下打量着龚雪,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好,好!你那篇《论知青题材的影像表达》写得很不错,今天一定要多发言。” 胡为民见龚雪耳根微微发红,连忙岔开话题:“吴老,咱们都是燕大的,一会儿要是有外人向我发难,您可要支持我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用你说?”吴祖湘嘴角翘起,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来,“看到没有,这是我整理的《孩子王》读书笔记,足足写了二十多页。”他压低声音,“待会要是有人刁难你,我就拿这个砸他。” 龚雪忍不住掩嘴轻笑,胡为民则哭笑不得地接过纸包。 这时张德宁补充道:“对了,还有两位《孩子王》的读者代表。”她指向角落,“那位穿军绿色外套的同志,是燕京周围的乡村教师;旁边扎马尾的姑娘,是首钢的工人,同时还是业余作家。” 胡为民顺着指引望去,突然怔住——观众席最后一排,坐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张德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声道:“那是《人民文学》的资深编辑谢明清,不请自来的。” 正在这时,礼堂里响起一阵掌声,张德宁快步走来:“各位,座谈会要开始了,请入座吧。” 吴祖湘拍拍胡为民的肩:“去吧,今天我给你压阵。”又对龚雪眨眨眼,“姑娘,待会发言时帮我盯着点这小子,别让他又满嘴跑火车。” 龚雪敏锐地察觉到胡为民瞬间绷紧的背脊,她不动声色地碰了碰他的手腕,递过一个安抚的眼神。 胡为民深吸一口气,从兜里掏出那方茉莉花香的手帕擦了擦手心,看的一旁的龚雪害羞不已。 三人走向座位时,胡为民注意到龚雪的皮鞋在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悄悄放慢脚步,让她能走得更稳些。 会议正式开始,文化部文艺局的张副局长缓步走上讲台。他身着深灰色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小小的红色徽章。 张副局长上台,台下立即安静下来,只有干咳声偶尔响起。 “同志们。”张副局长声音浑厚,带着几分官腔却又不失亲切,“今天我们齐聚一堂,讨论《孩子王》这部作品,我感到十分欣慰。” 他环视会场,目光在胡为民身上停留片刻,毫不掩饰赞赏之色,“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正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青年在特殊年代里的精神追求……” 张副局长发言时,胡为民有些走神。他发现别人都带着本子,就他和雪姐傻乎乎的,啥都没准备。 于是,他只能带着礼貌的微笑,安静听领导发言。 听得出来,领导对他和他的作品很看好,再结合其身份,也许这是某种官方信号? 胡为民胡思乱想着,很快领导发言结束。 接着是《燕京文艺》主编周艳茹发言。 她今天穿了件藏青色列宁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孩子王》在《燕京文艺》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 她自信从容,一一列举寄信人,“读者中有知青,有工人,有教师,他们都说在小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部作品和如今主流的伤痕文学有很大不同,为什么还能如此受欢迎?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孩子王》的作者胡为民同志,上台谈一谈他的感想。” 当主持人宣布胡为民上台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胡为民起身时,龚雪悄悄捏了捏他的手腕,这个细微的动作却让他心头一暖。 站在讲台上,胡为民深吸一口气。他看见吴祖湘教授在前排对他点头鼓励,看见角落里那位乡村教师正激动地看着他,他还看见后排《人民文学》的资深编辑谢明清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 “感谢各位领导、前辈和读者朋友参加此次座谈会。”胡为民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真正的文学永远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永远要对理想主义保持敬意。而孩子王...” 胡为民在台上侃侃而谈时,龚雪正微微前倾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他,唇边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喜欢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情潮汹涌 京港欲醉 四合院:我和媳妇的美满生活 被全网黑后,我靠种地爆红全网 八零,首长不追了,带崽离婚真香 带着十二符咒穿越星穹铁道 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 综影视:你的心愿,我来完成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