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选角(1 / 1)

胡为民这版《甜蜜蜜》和原版肯定是不同的,只是取了个名字,内容几乎没什么关系。 这样一来,原版的角色就没有参考意义了。 而且,拿原版的黎铭和张漫玉在这个时代的国内对照比较,也是不太公平的。 国内八十年代初倒是拍过一部爱情片,是上影厂的《庐山恋》。 《庐山恋》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国党军官的女儿,从美利坚回到中国大陆,在庐山与男主一见钟情,但碍于那个特殊年代,被迫分开。 五年后,改革开放了,女主再到庐山,二人干柴烈火,如胶似漆。但男主父亲是大陆的军官,双方在战场上还交过手,女主以为又要黄了,结果男主父亲主动找上来,说: “你是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你父亲虽在海外,对祖国也是念念不忘……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欢迎他回来!” 怎么说呢,这部作品能过审真的很不容易。 《庐山恋》的剧情和台词在后世看来尴尬的让人抠脚,可在那个时代却是石破天惊的。 该片上映后超过5亿人次观看,票房就达到一个亿,折算成现在的票房价值150亿元。它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永远的传奇,更被誉为新中国“纯美”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可以说,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郭铠敏,女主角是张钰。 因为这部电影,两人一夜之间大红大紫。 有趣的是,张钰成名后跑美利坚去了。 说是在事业的高峰期,放下名利,出国学习深造,实际情况和那个陈充没什么两样。 后来她在美利坚混不下去,先是在弯弯拍戏,没掀起什么浪花才又回国赚人民币。 嘿。 对了,张钰是结婚后抛弃丈夫跑的,而她的丈夫是上影厂的导演,给了她不少帮助。 只能说,很符合时代特色。 张钰拍《庐山恋》的时候,已经是圆脸妹子了,不太符合胡为民的审美。 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美女大多是那种大脸盘子,他属于后世审美,更喜欢精致瓜子脸。 思考片刻后,胡为民抬头道:“谢导,女主角的人选关乎电影的成败,我觉得漂亮是先觉条件,您觉得呢?” 谢铁丽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咱们北影厂的女演员哪个不是美女,不过我挑来选去,没有觉得哪个合适。” “咱们北影厂的女演员是很漂亮,不过他们的气质有些燕赵儿女的豪迈之风,有些大大咧咧,不太符合我给李翘定下的人设。” “李翘是什么人?按照旧时代的说法,她就是千金大小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种。她在美利坚,接受的除了西式教育外,还有传统教育,所以气质会偏向温婉。” “所以女主角看着必须是那种不仅漂亮,还要清纯的女演员。” “最好还要看着洋气些。”谢铁丽补充道。 旋即,他更头疼了。 “漂亮,清纯,还要洋气的女演员,咱们北影厂似乎没人符合啊?” 谢铁丽摩挲着下巴,沉声道:“算了,女主角的人选标准出来后,怎么都能选出来,咱们接着说男主角吧。” “关于男主角,谢导有什么看法?”胡为民问。 “男主角人选好找,英俊、阳刚、帅气,我们厂一抓一大把。” “比如说呢?” “张国民怎么样?” “形容一下?” “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国字脸,阳刚之气浓厚……” 胡为民沉默片刻后,斟酌着道:“谢导,我觉得男主角年龄不宜过大,二十来岁最好,长相嘛,帅气是一定的,但要偏俊美一些。” 谢铁丽有些奇怪,“男主角黎小军是工人吧?一个工人阳刚一些不正好吗?” “您说的没错,但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男主角的俊美搭配女主角的精致脸,不是更配吗?”胡为民说了一通,稍微喘口气后,接着道:“而且男主角性格比较腼腆,在爱情方面比较被动,俊美型男主更符合人设。” 谢铁丽手指下意识敲击着桌子,在沉思片刻后,方才点头道:“小胡说得有道理,那大方向就按照这个来。” 暂时定下男主角的标准后,接着是其他配角。 配角没有那么重要,胡为民主要是听着,偶尔才会发表一些意见。 “人选标准大致就这样定吧。”谢铁丽合上笔记本,没有出现太多波折,他也松口气。 “小胡,等主角候选名单定下后,还要麻烦你来看一看。” “没问题,保证随叫随到。”胡为民道。 “对了谢导,电影什么时候能开机啊?” “最快也要明年三四月了。” “啊,这么久?” 三四月,黄花菜都凉了。 他可是知道,《甜蜜蜜》有个竞争对手,大家题材差不多,谁先上谁先吃改开后第一部爱情电影的肉,晚了说不定连汤都喝不上。 谢铁丽不以为意道:“久吗?我们拍电影一直都是这样,认真筹备,仔细打磨才能出好电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为民眉头微皱,这个时代的电影靠国家拨款,都有拍摄指标,不能少拍,也不能多拍。因此,就拍摄速度而言,都是那种不疾不徐的类型。 好处就是像谢导所说,能出好电影。 可也有坏处,制作周期长。 尤其是在明年关键时刻,速度一定要快才行。 想了想,胡为民建议道:“谢导,爱情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咱们北影厂选择了爱情电影,未必其他电影厂想不到。” “我觉得现在咱们就是在和其他电影厂抢时间,要是慢一步,新中国第一部爱情电影的名头可就是别人的了!” 果然,谢铁丽神色大变,他眉头紧皱,连连点头,“小胡说得对。我只想到了咱们北影厂,没有想到其他电影厂也能拍这个题材的电影。万一我们和其他厂题材撞车,肯定是先发的影片有优势。” “不行,我得和厂长好好说道一下,拍摄资金必须尽快到位,演员人选也要快点确定下来!” 说罢,他看向胡为民,神色柔和,“小胡,你又帮了我大忙啊!” “谢导言重了,《甜蜜蜜》要是能成为国内第一部爱情电影,这个名头对我也有好处。”胡为民摇摇头,没有接受他的感谢,反而挤眉弄眼道。 谢铁丽笑道:“哈哈,你这个小同志!” 散会后,梁晓生送胡为民离开北影厂,谢铁丽则收起笑脸,忧心忡忡地找上了厂长王阳。 两人是闭门谈话,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只知道谢铁丽离开后,王阳让人去查国内其他电影厂今年正在拍摄的电影,以及明年的电影备案。 显然,胡为民的建议,王阳也听进去了。 …… 胡为民回到燕大后,继续写他的《黄飞鸿》和《孩子王》。 双开自然是累,更何况现在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对他来说更是折磨。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就是他的钢笔字越来越好看,比不上馆阁体,却不比后世的庞中华差多少。 反正胡为民对自己的字挺满意的,这个年代能写一手好字,也是非常吃香的。 《黄飞鸿》和《孩子王》两部作品他每天都会写,《黄飞鸿》写得多一点,每天四千字左右。《孩子王》相对会少一点,每天写个一千字左右。 《黄飞鸿》就是他用来赚稿费的,加上脑海里有画面,所以写得快一点。《孩子王》是他的精雕细琢之作,他是想发表到主流杂志上的。 具体能不能发表,他不知道,但他会尽全力。 胡为民白天上班的时候摸鱼写作的情况学校心知肚明,但都没有说什么,反而都很支持。 因为胡为民在燕京及其周边已经出名了,要是名气能扩散到全国,对燕大的名字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燕大上下心里跟明镜似的,没有理由不支持。 这天,教务处的马老师来图书馆视察工作,看到胡为民正在用心创作,便走了过去,“小胡写得真认真,这回小说写完准备发表在哪?” “马老师。” 胡为民抬起头,问好后,方才回答:“我最近正在创作两部作品,一部是通俗小说,已经和《故事会》杂志社说好,写完会投给他们。” “小胡同志还投稿到了《故事会》?” “嗯,我们之间合作多次,都很愉快,那部通俗小说可以说是《故事会》专门定制的。” 马老师眉头微皱,有些不甘心,“那另一部呢,也是通俗小说?” “另一部是偏严肃题材的小说,目前还在创作中,也没想好投到哪。”胡为民摇头道。 马老师很高兴,连连点头,“严肃文学好啊,只有严肃文学才有影响力。” 胡为民笑了笑,没说话。 在他心里,两者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过,这话现在说出来还是有些离经叛道。 毕竟在这个年代,通俗小说差不多属于不太正经的文学作品。 虽然都是小说,但小说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小胡投稿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燕京文艺》。”喜欢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 综影视:你的心愿,我来完成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 真千金被弃?直播当红娘火爆全网! 综影视之有莲华灿 综影视穗禾 我见郎君多妩媚 重生八零,我靠百倍复制空间旺全家 亡命枭徒 穿越之:女杀手摇身一变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