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段时间,张为清就把一个大浮球绑在锚绳和绠绳的相交处。
如此这般的每隔十五到二十米的距离,打下一根竹桩,到了中午时分,他们这组人才勉强完成了一亩多养殖筏架的搭建任务。
效率之慢,令人发指。
要知道在四十年后,用打桩机干活,一组人一天就能干十几二十亩,比现在快了几乎十倍。
连续的干活,所有人都累的不轻,负责打桩的师傅们浑身早就被汗水打湿。
张为清和林照成两人稍微好受一些,绑浮球的活不算重,还能轮流着休息一会。
“大家抽根烟歇会儿吧,饭应该快到了。”张为清看了看日头,估摸着十二点多了,就从包里掏出烟整包整包的散给这些师傅们。
当然蒋成超林朝东两人也都有份,包括跟着来帮忙的几人。
师傅们累坏了,喝了茶水就坐在船板上休息,有人还庆幸今天阴天,太阳不算毒辣,否则更遭罪。
又等了一会,张德让和张为民就开着小舢板船过来了,用竹筐装了满满一筐的光饼,还有几个大木桶,里面装着干净的山泉水。
“大家辛苦了。”张德让笑着将光饼分给大伙,又帮着大家把他们的水壶重新加满水。
所有人都饿坏了,起码一人吃了三四个光饼才停手。
吃饱喝足,几乎人手一支烟,饭后一支烟,快活似神仙。
抽完烟,各个打桩队的队长就吆喝着干活了,他们可不是按天拿钱,而是按照打桩的根数收钱。
一根一块五,每个工人每天差不多有个两三块的收入。
一直干到傍晚时分,打桩队的人要回家了。
张为清大概的估算了一下,今天一天差不多完成了十亩,按照这个速度,只要天气好,半个月就能全部完成。
打桩队的师傅们开船回家,蒋成超和林朝东则是被张为清留了下来,海上的条件有限,中午吃的太潦草了,晚饭得好好的吃一顿。
当然,张为清也没打算把人带回家里去,而是带着去了招待所,跟侯叔打了招呼今晚在这边做饭。
侯叔自是欢迎的,能跟着蹭顿好的,还有酒喝,乐的见牙不见眼。
张为清去买鱼买肉,林照成则是回家拿米面粮油这些,还要去地里摘些蔬菜作为配菜。
自从张为清两兄弟靠着捕鱼发了财,家里那一亩多菜地里种的菜也没人计较了,要吃的时候自己去摘就行。
而种菜则是张德让和沈凤霞做,张为清两兄弟偶尔也会去帮帮忙。
晚上,又是丰盛的一大桌,红烧肉,小鸡炖蘑菇,清蒸的乌鲻鱼,还有压轴的葱烧海参,看的蒋成超和林朝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海参,我一个月的工资才够买四根。”蒋成超牙都要咬碎了。
林朝东也觉有些不好意思,这晚饭太丰盛也太贵了。
“养殖海带的事情两位多费心。”张为清率先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又不是为了你,海带养好了,我们也是有好处的。”蒋成超嘀咕了一句,也把碗里的酒喝光。
“就这伙食,真的,后面你这边我来盯着,但凡出一点问题,我死海里。”林朝东更直接,这就表态要专门负责张为清这边的海带养殖了。
“你想得美。”张为清笑骂道:“海参谁舍得天天吃。”
海参太贵了,今天他们第一次来,招待一下还可以,天天吃海参,养殖海带赚的钱都不一定够他们吃的。
林朝东摇头:“都不用海参,就这桌上的,每天能吃到一道菜,我都愿意在你这里常驻。”
“那说好了啊。”张为清举碗跟他碰了一下。
每天花一块两块钱招个技术顾问,在他看来太划算了。
“呃,我觉得还是回去跟猴子一起排个班吧。”蒋成超眼珠子咕噜噜乱转,这样的好事,他也想要。
在其他养殖户家里,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喜欢重生1983,从赶海走向成功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