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窨子,冬暖夏凉,是解决眼下困难最好的法子。” “但这个好主意,是咱们第五生产队的知青周逸尘同志想出来的!” 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那个站在人群中,神色淡然的年轻人身上。 惊讶,错愕,难以置信…… 各种各样的情绪,在社员和知青们的脸上交织。 就连知青点那些人,此刻也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他们前两天还在为了住宿问题闹事,结果,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居然是周逸尘? 江小满的胸膛挺得更高了,她看着身旁被众人注视的周逸尘,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光。 而周逸尘,只是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露出了谦虚的笑容。 那份从容与平静,与周围的震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高建军显然对他的反应很是满意,点了点头,继续对着喇叭说道: “咱们向阳大队,需要的就是这种肯动脑子,肯为集体着想的好同志!” “周逸尘同志下乡时间不长,但他做的事情,在场的各位,都有目共睹!” 这话,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在场许多人记忆的闸门。 有社员琢磨着,周逸尘下乡时间不长,可办了不少事。 又是当卫生员,又是治好了张大爷的心绞痛。 还给牛接生,成了公社承认的正式卫生员。 连知青误伤徐光明,也是周逸尘给救回来的。 现在,连新知青的住宿问题,也是周逸尘想办法解决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有周逸尘的身影。 村民们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逸尘这个名字,已经如此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与一件件大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从城里来的年轻人,早已不是那个初来乍到、需要队长挑选的普通知青了。 他用他那手神乎其神的医术,和他那颗聪明的脑袋,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在向阳大队,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早会很快结束,人群三三两两地散去。 周逸尘背着,和江小满,还有社员们一起往山上走去。 而大队部这边,则彻底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 王振山、张建设几个生产队长,扯着嗓子指挥着各自队里的壮劳力。 “都加把劲儿!争取今天给它弄完喽!” “二狗,你小子刨土快点!没吃饭啊!” “铁蛋!那木头往这边抬!” 社员们干劲十足,铲土声、夯土声、号子声,响成了一片。 ……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太阳从东边升起,又晃晃悠悠地落到了西山头。 转眼,就到了第二天。 在下午收工的哨声吹响之前,六个崭新的地窨子,终于在知青点旁边的空地上,宣告完工。 这地窨子,是东北农村最常见的临时住所。 从地上往下挖一米多深,四壁用木桩和泥土夯实,顶上用粗壮的木头搭起人字形的屋梁,再铺上厚厚的茅草和泥土,只留下一扇门和窗户。 虽然看着简陋,甚至有些寒酸,但它半埋在地下,能最大程度地抵御北风,是冬日里绝佳的避风港。 向阳大队六个生产队,一个队负责一个。 即将到来的二十多个新知青,一个地窨子住上三四个人,绰绰有余。 也就在地窨子彻底完工,社员们爆发出欢呼声的时候,周逸尘也采完药,背着满满一背篓,从密林里走了出来。 “周医生回来了!” 山坡上,正在捆柴火的一个婶子眼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哟,小周,今天收获不小啊!” “周医生,歇会儿,喝口水不?” 正在上工的社员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 如今的周逸尘,在大伙儿心里,那可是能人。 江小满听到动静,猛地一回头,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眼睛一亮,脸上瞬间绽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周逸尘冲着众人笑了笑,径直走到了江小满的身边。 他看着她被风吹得红扑扑的脸蛋,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很自然地开口问道:“累不累?” 江小满用袖子擦了把汗,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不累!” 刚下乡那会儿,她是真的觉得煎熬。 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晚上躺在炕上,骨头缝里都往外冒酸水。 可现在,她已经初步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体力活。 虽然还是累,但已经没了最初那种看不到头的绝望。 周逸尘看着她这副小野猫似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深了。 他正想说点什么。 突然,江小满“哎呀”了一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什么东西?” 她低头一看,指尖上,是一点冰凉的湿意。 周逸尘也抬起了头。 只见灰蒙蒙的天空中,不知何时,开始飘飘洒洒地,落下了一片又一片洁白的雪花。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起初只是零星的几点,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盐罐子。 可转眼间,雪就大了起来。 细小的雪沫,变成了鹅毛般的大片,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地飘落。 山坡上砍柴的社员们都停下了动作,仰头望着天。 “下雪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 一片雪花,轻轻地落在了江小满脖子上那条鲜红的围巾上,瞬间就化成了一点水渍。 周逸尘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漫天飞雪中,那个顶着可爱娃娃脸,笑容比雪还干净的姑娘。 今年的第一场雪,来了。 雪花越来越密。 从一开始的星星点点,转眼就变成了扯絮般的鹅毛大雪。 北风卷着雪片,呼啦啦地往下灌,天和地之间,很快就白茫茫一片,连远处的山峦都模糊了轮廓。 山坡上,负责计分员的社员用手拢在嘴边,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下大雪咧!收工!都收工回家!” 这话一出,像是往滚油里泼了一勺凉水,整个山坡瞬间就炸开了锅。 “噢——!收工喽!” 社员们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欢呼,手上的动作瞬间麻利了好几倍。 大伙儿利索地捆好柴火,扛起锄头,三三两两地准备下山,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喜悦。 江小满拉了拉脖子上的红围巾,把下巴缩得更深了些,哈出一口浓浓的白气。 她仰着那张冻得红扑扑的娃娃脸,看着漫天飞雪,眼睛亮晶晶的。 “逸尘,这雪不会一直下吧?” 她凑到周逸尘身边,语气里带着几分惊叹。 “我听人说,咱们黑江这边的雪,一下就能下到一米多厚呢!” 周逸尘看着越下越大的雪,语气平静地回答:“那得看这雪下多久了。” 江小满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像两颗沾了水的黑葡萄。 她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藏不住的窃喜:“那……咱们明天是不是就不用上工了?” 她这话,刚好被旁边一个扛着柴火的老社员听见了。 那老社员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旱烟熏得发黄的牙。 “小江知青,这可说不准。” “明儿一早,要是这雪还在下,那肯定就猫冬了,不用上工。” 老社员用手指了指脚下的地,继续说道:“可要是今晚就停了,地冻得不结实,那明儿该上工还得照样上工。” 旁边另一个挑着柴火的婶子也笑着接话:“看这架势,老天爷是心疼咱们,想让咱们歇歇脚了。” “我瞅着啊,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明儿个,你们小两口就踏踏实实在家歇着吧!” 听到这话,不光是江小小,就连一向淡定的周逸尘,嘴角都忍不住勾起了一丝笑意。 来到这向阳大队快一个月了,他们俩,还真没正经歇过一天。 周逸尘还好,他是卫生员,干的是技术活,并不累。 可江小满是实打实的累。 这丫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着队里上山砍柴,干的都是最耗费体力的活儿。 她嘴上不说,可周逸尘看得出来,她早就盼着能有个下雪天,能让她名正言顺地在热乎乎的炕上,睡个懒觉了。 今天,总算是盼来了。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