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朝廷就想了一个办法,士卒平常都是领半饷,只有戍边或者打仗之时才能领全饷。
大宋军队战力越来越弱,虽然有上层腐朽的原因,但是和这一点也不无关系。
士卒连家人都养活不起,上了战场谁会去拼命?
什么报效国家,大字都不识的士卒哪里有这个觉悟?
普通士卒的想法很简单,当兵就是为了吃皇粮。
皇粮吃不饱肚子,谁管皇帝是谁,天下是谁的。
这些年军中逃兵数量都日益增多。
好在他们这次打了胜仗,多少还是有点赏赐的。
不过当士卒回到军营后,得知了这次的赏赐,一片哗然。
这次有功劳的士卒,竟然赏赐了田地。
根据杀敌数量,功劳大小,能得到三五亩田地。
当然了,只有功劳足够的才有。
这次英国公带去的五万兵马,得到田地赏赐的只有不到五千人。
其余人只得了一点银钱赏赐。
即便如此,也让其余将士眼红了。
一亩田地再怎么样也值个好几两,好一点的能值十几两甚至几十两。
汉人对于田地总有种别样的情感,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有田地的百姓几乎都不会往外卖。
那些地主乡绅卖田都是成片卖的,不会一两亩或者几亩的单卖。
他们即便有钱,也很难买的到田地。
这个消息一出,那些没有得到田地赏赐的士卒十分懊恼。
恨自己当时为何不多杀两个敌人,说不定他们就能得到田地的赏赐了。
别说他们,西郊大营其余士卒得知消息后,眼睛都红了。
这个时候若是调兵上战场,这些士卒怕是会抢着去,上了战场也会悍不畏死。
不要觉得离谱,对于苦哈哈来说,怕的不是死,是穷。
每年都有一些逃兵,其中好些都被抓回来当众处死,目的就是为了震慑。
即便如此,每年依旧还有很多逃兵。
为什么有人冒死都要逃?
还不是因为当兵连家人都养活不了,有人宁愿冒死逃出去另谋出路。
大多数士卒虽然没有逃离的胆子,但是他们在军中也是混日子,上了战场谁会去拼命?
毕竟他们若是死在战场上,朝廷给的抚恤也不多,一家老小也很难活下去。
但如今立功赏赐田地,谁还在乎自己那条贱命?
等对战死将士的抚恤出来后,许多士卒甚至吵着要请战了。
阵亡将士,一律补偿其家人十亩良田,以做抚恤!
且这十亩田地免税十年!
十亩田地多吗?
真不算多,一年收成也就一千多斤粮食。
肉食匮乏,成年男子一天吃个几斤粮食都很正常。
算下来只够一个成年男子吃饱的。
但是这年头普通百姓人家谁能天天吃饱啊。
十亩田地在生吃俭用的情况下,足够一家三五口人生活下去了。
等十年后,子嗣也长大成人了,也能想别的办法赚钱补贴些家用了。
十亩田地不多,却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
官家因为心情好,席间多喝了几杯。
宴席结束,有些微醉,回了寝宫准备睡一会。
这时刘公公把西郊大营的情况禀报给了官家。
官家听完后,也是咂舌不已。
这次给有功的士卒赏赐田地,是赵兴提出来的。
清量田亩进展虽然不是特别理想,却也清查出了不少隐匿的田地。
这些田地自然要归朝廷所有。
以前不赏赐,是因为根本没田。
否则也不会因为无法安置那些流民,把青壮充入军中。
大宋和平这么多年,却养着一百多万的军队,压的朝廷都快喘不过气来了,难道官家不想裁军吗?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每个士卒背后代表着一个家庭,裁了以后,这些士卒家里没有田地,一家人靠什么生存?
要是裁军二十万,连带背后的家人,最少有一百多万人。
这么多人没了生活来源,得引起多大的乱子?
(本章完) ', ' ')